王亞威
常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近年來,地方高校不斷朝著“雙一流”建設目標的方向前進,高??蒲惺聵I蓬勃發展[1-2]。因此,對地方高校二級學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要求,使地方高校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以及當代青年人才的培養都能滿足國家高精尖技術領域的創新工作需要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3-4]。然而,許多地方高校二級學院科研管理工作相對薄弱,未能跟上科技創新、科技發展改革的腳步[5-6],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方高??蒲泄ぷ鞯捻樌M行。由此,對各個地方高校已經基本形成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體系進行挑戰、審查和革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構建出符合各?;厩闆r,具備各校獨特特色的制度和體系至關重要[7-8]。科研管理工作應該受到關注和重視,科研管理人員需要進行全面、正規的培訓,他們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高低應當經得起考驗,需承擔起對于科研人員公正負責的責任和義務[9]。同時科研管理系統等科研管理相關配套設施需要建設和完善,科研評價和獎懲方案亦該革新,在保障科研工作的前提下,科研人員的辛勤勞動需得到充分的尊重,但科研人員不可趾高氣揚,科研管理人員不能懈怠,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科研管理工作的機制化、制度化會更加完善,某些長期困擾的難題都可以在上述改革創新之后得到解決[10-12]。地方高??蒲泄芾砉ぷ鞯某尚c科技創新體系的改革發展壯大密不可分,各地方高校應結合各自實際發展條件,堅定不移地落實二級學院科研管理方式的深化改革創新,保證科研質量和水平,穩步推進地方高??蒲邪l展和科研創新并順應時代的發展,加強各自的科研競爭力[13-16]。
當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是以校級科研部門為核心進行管理,二級科研管理多數以學院為主導管理。學院方面的科研管理多數是服務于老師科研項目相關的基礎工作,如傳達校級科研信息、相關材料申報和結題填寫工作等。二級學院方面未能將科研管理工作納入主要工作內容,自身科研管理職能責任擔負較低,同時部分高校二級學院科研管理的權限職責尚不明確,存在校級與院級職責劃分不清,存在學院方面在行使科研管理職責時,校級已經提前履行相同的科研職責,二者綜合科研管理存在部分重疊和疏忽現象,容易造成科研項目管理程序繁瑣以及內容冗雜,多數二級學院科研管理人員存在分配不足以及管理意識疏忽。
首先,由于多數二級學院科研管理人員認為教師科研項目屬于個人業務,并以校級科研管理為主,二級學院科研管理人員很少能夠進一步精細教師科研項目。
其次,二級學院科研管理人員不足,且多數情況下身兼數職,由于二級學院自身處理學生基本工作應接不暇,很少有多余時間規劃科研項目管理內容,很難投入更多的精力將科研項目管理進一步細分并落實。
最后,學院方面存在科研管理固化思維,未能從根本上真正認識到二級學院科研管理在高校科研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地方高校對于科研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二級學院科研管理部門設置不夠合理,許多二級學院并未設置專管相關科研問題的辦公室,或是僅設置數量極少的辦公室主管過多相關科研問題,導致權責不清,難于劃清界限,不利于科研管理工作的進行。
地方高??蒲许椖可陥筇顚懛彪s,多數二級學院與校級存在科研項目信息填報重復,增加教師與二級學院科研管理人員填報信息工作量??蒲许椖康拇_定一般經過申請、審批、立項、下發科研經費、項目檢查、學術論文成果統計和結題驗收項目等方面,科研項目申報各個節點填寫科研項目信息更多是需要紙質材料,同時科研項目填寫內容多次重復打印,并經過二級學院和校級層層審批蓋章,紙質材料蓋章未能實現電子化。高校科研項目申報下來后涉及科研經費下放,高校中大部分科研管理系統落后,科研項目系統與財務經費系統是各自獨立系統未能彼此互通,以至于教師花費大量時間跑流程、審批蓋章和打印相應材料。多數高校科研管理系統主要的來源是兩個方面:第一,高校內部自己編寫集成科研管理系統;第二,高校對外統一采購管理系統??蒲泄芾砣藛T無法保障管理系統的維護以及系統更新,缺乏對項目執行情況的跟蹤和監管,科研成果數據不能及時更新,無法進行科研成果統計分析。同時多數高??蒲泄芾硐到y的功能模塊不完善致使科研人員費心費力,科研管理人員和財務部門人員工作量增加。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對于各二級學院其學院內科研人員的科研考核評價機制,是基于每位科研人員在一學年的時間長度下所產出的科研成果進行量化評價而建立起來的??蒲腥藛T通常在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方面有明確的要求。但由于高??蒲泄ぷ魍哂虚L期性和連續性,這些要求一般沒有量化指標,考核評價制度不夠完善,導致科研人員很難根據不同科研活動的特點和性質來制定評價標準。這就造成了評價標準上的“一刀切”,而且在績效考核上也不夠科學。
首先,科研成果轉化體系與激勵機制不完善;其次,對高校專利成果的評估、對專利產業化的支持力度不夠;最后,沒有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沒有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教師在績效評價中重論文發表情況,輕專利申請情況,從而忽視了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力。多數高校涉及二級學院科研成果專項獎勵經費有限,校級與二級學院政策支持有待提高,科研項目成果獎勵考核、二級學院的激勵機制仍有改善空間。科研人員付出的心血是很難用量化標準進行考核,科研評價與激勵機制不完善,進一步使得科研人員在后續科研項目申報方面積極性降低。
多地高校在二級學院組織科研方面,缺乏對科研工作進行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和科學管理,缺乏對科研工作的有效管理和服務。大多數二級學院科研管理人員僅負責自己工作,缺少科研管理的實踐經驗,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科研管理人員缺少相應團隊化培訓。一方面,由于高??蒲泄芾砣藛T的專業背景不同,對不同科研項目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科研項目的管理和評估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管理方法不一致、評審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這也導致了一些科研項目評審結果偏離科研規律,難以實現預期效果。另一方面,目前高??萍脊芾黻犖橹写嬖谥R結構不合理、管理經驗不足、工作壓力過大等問題。高校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專業人員對科研項目進行指導和跟蹤,使得科研項目的立項與實施沒有得到有效監控,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在地方高校二級院系層面建立以院系為基礎的科研管理體系,明確二級單位更大的科研管理權限,制定并不斷完善相關規則與制度,可有效避免二級院系與學校行政層面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為地方高校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對于校級和院級科研管理部門人員要規定專人專事,盡量減少身兼數職,要求有重大科研項目的科研人員承擔科研管理職責,并進行服務意識培訓,為科研人員提供優良綜合服務。在申報過后,通過定期考核等方式對科研項目進行積極檢查和跟蹤,檢查已經獲得的階段性成果,評估科研項目進展與預期目標是否有偏差,對存在偏差的項目進行細心糾正,對關鍵性的目標進行細化,充分考慮項目執行的可行性。二級科研管理人員應充分意識到教師及科研人員的重要性,站在科研工作者角度,思考其工作所面臨的限制以及對細節處的具體需求,在服務中身體力行恪守職責,調動科研創新的積極性,以充分發揮其在科研創新中的作用。二級科研管理部門人員應引導并強化教師的科研成果保護意識,積極維護教師的知識產權。各二級管理部門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協同作戰,包括但不限于重點學院之間的協同,以促進管理人員間知識復合??蒲泄芾聿块T也應鼓勵并積極協助教師參與校企合作項目,積極督促項目負責人對其科研計劃的落實,協同作戰,促進企業發展,提升教師創新能力,提高管理人員相關業務能力,實現科研人員與管理人員的互利共贏,高校科研事業的全方位、高質量均衡發展。
二級科研管理機制應結合國家政策及學校實際情況,制定規范、科學、合理且適合地方高校各二級學院的特色科研管理制度?;诖耍瑑灮芾砹鞒蹋诒U瞎芾砗头盏幕A上實現制度精準落地,去除繁文縟節管理流程,實現精細化管理。對青年教師進行科研項目申報等流程的指導,落實相關文件及流程便于科研人員理解,避免管理工作中各環節混亂,節約科研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時間,實現科學管理機制下的科研人員工作重心始終保持在科研項目、科研創新等方面,科研氛圍愈加濃厚。各二級學院應該大力扶持各學科團隊骨干科研成員,促進科研人員團結共進,更有助于實現科研目標。與此同時,地方高校應根據各二級學院的特色科研管理制度,構建出符合本校科研環境和實力、參與科研項目情況與在職的科研人員數量、能力等實際情況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科研管理目標考核體系,使得考核指標設定合理,目標完成情況不至于兩極分化過度嚴重但又能夠將科研人員的科研工作成果、進展等有區分度,總體的數據應該大致呈現為正態分布。
表1 是某地方高校二級科研管理考核指標和權重,科研管理通過量化科研成果來達到考核指標。管理制度體系應有利于甄別和選拔出真正鉆研于科研的科研人員,但是考核結果數據不應該過分追求正態分布,不能夠偏離于構建考核體系的初心:合理、公平公正地評價科研人員的階段性工作。管理制度體系中,考核方式需靈活,評價指標需多元。在考核方式與評價指標上特定科研項目應該特定時長進行科研工作進展的考核,每個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也應該適當放寬考核策略,例如,國家級科研項目在遭遇科研難題,突破科研瓶頸時應該延長考核周期,在攻克科研項目中的相對簡單問題時應適當縮短考核周期,這有助于增強科研人員的科研熱情、調動積極性,防止因考核周期不當造成對科研人員的雙重打擊??蒲歇剳头桨敢_、透明、公正、合理,對科研人員的考核結果進行相應的獎勵與懲罰,獎懲分明,不能讓考核流于形式主義,獎懲可以和科研人員的職稱評定與認定和降低、職務升降、薪資待遇高低等相關。

表1 某地方高校二級科研管理考核指標及權重
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已初步實現了校級的信息化管理,但對于二級學院層面的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構建還較少。采用二級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方式可進一步縮減科研項目申報審批時間,簡化項目申報流程。
完善科研系統科研項目所涉及的模塊,如科研項目申報、科研經費、科研成果、科研項目數據管理及系統合作管理等方面進行細化。涉及科研管理系統與財務經費系統的科研項目模塊能彼此互通,加強高校校級、院級以及財務系統科研項目填寫信息彼此互通,實現“科研項目一次填寫”工作。在整合科研信息時,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在必要時,科研管理人員需要使用不同的現代化的信息管理技術,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及加工,不斷豐富信息管理數據庫,將信息提供給有需求的科研人員,使科研信息在被共享的同時還能被高效的管理,減少二級科研管理人員和教師的工作量并節約資金。
院級科研管理部門需盡快設置多個科研管理辦公室,每個辦公室下盡量設置有工作內容明確的科室,科研管理部門的行政人員組成結構應該呈現金字塔形,位于金字塔最下方的人員數量應該最多,這些人員就是直接解決具體科研管理問題的工作骨干,由上層領導全局把控,進行決策、計劃和組織,工作骨干成員保障各項工作落實,這樣組織結構下的科研管理部門工作細化程度高,解決問題效率高,同時二級學院內科研管理部門縱向的行政管理科學有序,橫向的多個辦公室分工明確和配合默契,管理問題的權責劃分清楚。由地方高校牽頭,二級學院共同參與,組織相關科研管理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各二級學院科研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定期組織工作經驗交流會,實現科研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提升。同時吸引一部分高學歷、高素質的青年人才加入科研管理的隊伍中,使年齡層次更為合理;再者可以吸收一部分科研教師到管理崗位,由于他們具備豐富的領域知識,從事管理工作可以事半功倍。完善科研管理人員激勵機制,通過大力宣傳科研管理隊伍中優秀典型和先進事跡,培養一批責任感、榮譽感強的科研管理人員;完善內部人員協調機制,實現多個部門相互協調幫助。在分配制度上對二級科研管理人員的薪酬進行適當調整,對科研管理人員因地制宜制定考核標準,保障科研管理工作的嚴謹性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二級學院科研管理工作必須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進一步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推動地方高校整體科研工作快速發展的需要,地方高校應盡快引導二級學院單位進行科研管理改革,在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時才能夠保證前沿科技難題的攻關、科研成果的高效轉化,保證科研質量和水平,為國家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過硬、富有積極主動性、創造性的科研人才,繼而促進國家科研事業的繁榮和綜合國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