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溫退火對鑄軋Ti/Al 復合板界面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2023-12-18 07:24:26許久健曹富榮許光明
材料工程 2023年12期
關鍵詞:界面

張 燾,許久健,李 勇,曹富榮,許光明*

(1 東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沈陽 110819;2 東北大學材料電磁過程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沈陽 110819;3 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沈陽 110819)

中國制造2025 提出工業生產的關鍵設備正在向輕量化、綠色化發展,對材料的綜合使用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的金屬或合金材料已經很難滿足要求。為了滿足對材料使用性能的需要,材料工作者們將目光放在復合材料的開發研究上,層狀金屬復合材料成為了很多工作者的研究方向。Ti/Al 復合板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層狀金屬復合材料[1-2],同時具有鈦的高比強度、耐蝕耐磨等特點以及鋁的質輕、導電導熱性良好、成本低等優點,目前已經應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和汽車等[3-4]產業。

目前,Ti/Al 復合板的制備方法[5]可分為兩類,包括固-固復合法和固-液復合法[6-7],其中爆炸焊復合法和軋制復合法是主要的固-固復合法,爆炸焊復合法[8-9]是目前常用的制備方法,其原理是炸藥在爆炸時產生巨大的能量,能夠推動兩層金屬板發生碰撞,撕裂金屬表面的氧化膜,使新鮮金屬露出并形成焊接過渡區[10]。這種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生產的板材不受尺寸的限制,但是生產出來的板材界面性能不均勻,嚴重影響材料的性能;另外在生產過程中造成噪聲、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已逐步被淘汰。軋制復合[11]可分為冷軋復合和熱軋復合,是將不同的金屬板材同時送入軋輥,通過較大的塑性變形使表層氧化膜撕裂,露出的新鮮金屬在壓力和高溫下相互擴散,結合在一起[12-13]。軋制復合法工藝簡單、效率高、成本較低而且可以實現工業化量產,但是生產的板材界面處有較多的金屬氧化物和金屬間化合物等脆硬相,界面強度較低,且有較大的內應力。固-液鑄軋復合法是目前固-液復合法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一種新的制備方法,這種方法是將液態金屬引入通有冷卻水的軋輥輥縫中,液態金屬迅速冷卻凝固,經過軋輥后發生塑性變形,從而制備出結合性能優異的金屬復合板[6-7]。該方法能夠實現液態和固態(或者半固態和液態)的復合,而且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實現自動化生產。

前人對Ti/Al 復合板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范敏郁等[14]采用爆炸焊接法制備出了Ti/Al 復合板,發現炸藥爆炸產生巨大的沖擊波,能夠推動兩板相撞,得到的復合板界面呈波紋狀,界面的力學強度較高。胡捷等[15]對爆炸焊接的Ti/Al 復合板的組織和性能進行了研究,也發現復合界面呈波紋狀,且界面上出現TiAl3和TiAl 金屬間化合物等脆硬相。陳澤軍等[16]研究了不同軋制參數對熱軋Al/Ti/Al 三層復合板的影響,由于鈦和鋁兩種金屬力學性能差異較大,軋制過程中變形不均勻,首道次壓下量要超過30%才能使兩種金屬結合。祁梓宸等[17]研究了異溫軋制對熱軋Ti/Al 復合板的變形協調性和復合性能的影響,其結論是隨著溫度的升高和壓下量的增大,鈦和鋁兩層金屬的變形差異越來越小,趨于協調。Huang 等[18]利用立式雙輥固-液鑄軋法成功制備了Ti/Al 復合板,并研究了復合界面的擴散機制和金屬間化合物,并得出結論復合界面的金屬間化合物為TiAl3并且其生長受到反應擴散機制控制。王文焱等[7]對鑄軋Ti/Al 復合板的力學性能進行了分析,得出鑄軋Ti/Al 復合板的強度優于金屬復合板的理論強度公式計算出的強度,說明冶金結合使得鑄軋Ti/Al 復合板的強度并非簡單的兩層金屬強度之和。盡管Ti/Al 復合板的研究已經很多,但是目前已經成熟的制備方式,如爆炸焊復合法和軋制復合法等,都存在著其無法避免的缺點,所以需要一種更加先進的制備技術推進Ti/Al 復合板制備技術的發展。

鑄軋復合法作為一種新的復合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目前還處在實驗室研究階段。首先,對于復合界面的形成機理,尚未做出確切的解釋。其次,由于Ti 和Al 合金的本質物理性能有著較大差異,形成高質量的Ti/Al 復合界面極其困難。此外,在鑄軋過程中由于冷卻速度較快,鋁合金組織中存在較大的宏觀偏析,使得板材內部性能不均勻,降低材料的綜合性能。由此可見,影響鑄軋Ti/Al 復合板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兩個:Ti/Al 復合界面的結構和力學性能以及鋁合金組織中的宏觀偏析。因此,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Ti/Al 復合界面的結合強度以及減小或消除鋁合金組織中的宏觀偏析來提高Ti/Al 復合板的強度。

本工作采用水平鑄軋法制備Ti/Al 復合板,并對Ti/Al 復合板進行高溫退火,同時研究Ti/Al 復合板在退火過程中的組織性能轉變。實驗發現短時間高溫退火可以提高Ti/Al 復合板的界面結合強度,這為提高Ti/Al 復合板的強度帶來新的思路,縮短Ti/Al 復合板在工業中的廣泛應用所需的時間。

1 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Ti/Al 復合板以AA6061 鋁合金為基體,TA2 鈦帶為增強材料,化學成分如表1 所示。本工作所用的合金以高純Al 錠(99.99%,質量分數,下同)、高純Mg錠(99.9%)、鋁硅合金(20%)、鋁鉻合金(4%)、鋁銅合金(50%)、鋁錳合金(10%)為原料,所用TA2 鈦帶為退火態,尺寸為150 mm(TD)×0.7 mm(ND)。

表1 AA6061 和TA2 成分(質量分數/%)Table 1 Components of AA6061 and TA2(mass fraction/%)

1.2 鑄軋復合及熱處理

通過鑄軋法制得Ti/Al 復合板,所用鑄軋機為實驗室自研的水平雙輥鑄軋機,實驗示意圖如圖1 所示。首先根據6061 鋁合金的成分,將添加的合金元素進行配比稱重,然后將鋁錠放入電阻爐內加熱熔化,待鋁液達到720 ℃左右,按照規定順序依次加入合金元素,然后將熔融鋁合金的溫度調整到705 ℃,保溫30 min后精煉除氣,靜置20 min 后即可澆鑄。

圖1 鑄軋復合實驗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asting and rolling composite experiment

澆鑄前,先對TA2 鈦帶進行表面處理,用丙酮和酒精去除表面的油污,然后烘干表面的水分,另外軋輥表面打磨光滑后均勻地烤上一層碳膜,防止粘輥。澆鑄時,先使通冷卻水的軋輥啟動,再將熔融鋁合金澆入鑄軋區,待軋出穩定的鋁合金板后,從上輥和鑄嘴的間隙(鑄嘴安裝時與上輥處預留2 mm 間隙)將處理好的TA2 鈦帶沿軋輥塞進鑄軋區,得到6 mm 厚的Ti/Al 復合板,待得到一定長度的復合板停止鑄軋。

將得到的復合板用線切割機切成13 mm×11 mm×6 mm 的金相試樣以及拉伸和剝離試樣,拉伸和剝離試樣尺寸如圖2 所示。熱處理實驗使用管式加熱爐,熱處理工藝如下:加熱溫度為550 ℃,保溫時間分別為15,30,45 min 及1,2,4,6,8,12,18,24 h。

圖2 試樣尺寸圖 (a)拉伸試樣;(b)剝離試樣Fig.2 Size of specimen (a)tensile sample;(b)peel sample

1.3 材料表征

本工作中金相試樣的表面通過砂紙研磨,并進行拋光。利用Ultra Plus 55 場發射掃描電鏡(SEM)對Ti/Al 復合界面的微觀結構進行表征并對元素擴散進行描述。利用電子背散射衍射(EBSD)對復合界面晶粒形貌和微觀結構特征進行了表征,本工作中EBSD的樣品表面通過砂紙研磨,經過電解拋光去除表面應力層,電解液為V(CH3OH)∶V(高氯酸)=19∶1,電解拋光溫度為-20 ℃,拋光時間為25 s。采用D/max-2500PC 型X 射線衍射儀(XRD)分析Ti/Al 復合界面處的物相組成,試樣取自剝離實驗中剝離開的剝離試樣,長度約為15 m。采用微觀Vichers 硬度計測量Ti,Al 基體以及界面的硬度,使用FM-700 維氏顯微硬度儀測量試樣界面區域的顯微硬度,在界面處取得界面處硬度值,然后從界面處向Ti 基體和Al 基體上每移動30 μm 取一個點,每種基體上取四個點。在CSS-40100 型萬能試驗機下測量材料的力學性能以及復合界面的結合性能。在力學性能測試的實驗中,拉伸試樣的標距為25 mm,寬度6 mm,抗拉實驗的加載速度為2 mm/min,剝離試樣加載速度為5 mm/min。使用JEOL JXA-8530F 場發生電子探針測量鋁基體內合金元素的變化,在垂直于鑄軋方向上每隔0.5 mm 打一個點,每個樣上取多條直線打點取平均值。

2 實驗結果

2.1 界面微觀結構

圖3 是SEM 拍得的不同時間熱處理后Ti/Al 復合界面處的微觀組織形貌,圖中,襯度較淺的為TA2 鈦層,襯度較深的為AA6061 鋁合金層,中間灰色的部分為第二相。從圖3(a)中可以看到鑄軋得到的Ti/Al 復合板界面為平直的界面,Ti 層和Al 層緊密接觸,沒有縫隙,說明鑄軋法實現了兩種金屬的良好結合。由圖3(b)可知,當保溫時間為15 min 時,界面產生斷續的第二相,保溫時間為1 h 時,開始生成連續的第二相。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二相和Ti 的界面一直較為平直,而第二相和Al 的界面呈現的是此起彼伏的波浪狀,而且還會向Al 基體內生出小的凸起[19],表明第二相在Ti/Al 復合界面處形核后,慢慢向Al基體一側生長。第二相的形核和生長都是優先在能量較高處發生,從第二相的生長方式可以推測,Ti/Al復合板的界面雖然為平直界面,但是界面處的Al基體內存在著能量的起伏。

圖3 不同保溫時間界面微區組織形貌(a)鑄軋態;(b)15 min;(c)30 min;(d)45 min;(e)1 h;(f)2 h;(g)4 h;(h)6 h;(i)8 h;(j)12 h;(k)18 h;(l)24 hFig.3 Microstructure of interfacial microzone at different holding time(a)as-cast;(b)15 min;(c)30 min;(d)45 min;(e)1 h;(f)2 h;(g)4 h;(h)6 h;(i)8 h;(j)12 h;(k)18 h;(l)24 h

為了研究Ti/Al 復合界面微觀區域在高溫退火過程中的變化,拍攝了如圖4 所示的復合界面微區的EBSD,從圖4(a)中可以看出鑄軋Ti/Al復合板的Ti基體內由等軸晶以及一部分孿晶組成,而Al基體是由鑄軋產生的變形組織組成,在鋁基體內存在大量的亞晶界;1 h 后,如圖4(b)所示,Ti基體的組織未發生變化,而Al基體內的亞晶界向再結晶晶粒的晶界轉變,再結晶晶核形成并長大,直至完全再結晶;從圖4(c)可看到,當退火4 h 后,Ti/Al復合板的組織變化較小,Al基體未發生明顯長大。通過軟件計算不同退火時間鋁基體晶粒內的位錯密度平均值分別為鑄軋態時2.4×1014m-2,退火1 h 后0.27×1014m-2,退火4 h 后0.3×1014m-2,高溫退火過程中鋁基體內的位錯密度基本不發生變化,大致為0.3×1014m-2,與鑄軋態的位錯密度相差了一個數量級。

圖4 Ti/Al 復合界面微觀區域EBSD 結果 (a)鑄軋態;(b)1 h;(c)4 h Fig.4 EBSD results of Ti/Al composite interface (a)as-cast;(b)1 h;(c)4 h

2.2 Ti/Al 界面元素分布

圖5 是使用EDS 能譜對Ti/Al 復合界面進行直線元素掃描,采集界面處Ti,Al 元素的分布情況。從圖5(a-2)可知鑄軋Ti/Al 復合板的界面處存在Ti,Al 元素的相互擴散,相互擴散區的寬度大約為3.9 μm。從圖5(b-2)可知保溫4 h 時,Ti,Al 元素相互擴散曲線的形狀開始發生改變,曲線中間的斜度變小,Ti,Al兩種元素的比例變化變小;從圖5(c-2)可知保溫12 h時,Ti,Al元素相互擴散曲線在第二相處出現一段元素比例保持不變的平臺,此時,第二相內的Ti,Al原子組成為定值,由此可判斷該第二相為金屬間化合物。從圖中看到當不產生平臺時,Ti,Al 元素質量相等的點幾乎是位于Ti,Al元素相互擴散的中間,說明在550 ℃時,Ti,Al原子的擴散能力幾乎是相同的[20-21],此時Ti,Al 原子的擴散通量沒有太大差異,為相互擴散;當產生平臺后,平臺兩側的距離相差也不大,此時Ti,Al原子在第二相和Ti以及第二相和Al之間的擴散也是相互擴散,平臺位于Ti,Al元素質量相等點的右側,即Al基體一側,也進一步驗證了第二相從復合界面形核后向Al基體生長的結論[22]。

圖5 不同退火時間Ti,Al 復合界面線掃描位置及元素分布情況(a)鑄軋態;(b)4 h;(c)12 h;(1)線掃描位置圖;(2)界面元素分布圖Fig.5 Scanning positions and elements distribution of Ti and Al composite interface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imes(a)as-cast;(b)4 h;(c)12 h;(1)line scanning position map;(2)interf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2.3 界面相組成

圖6 為用SEM 自帶的能譜(EDS)對Ti/Al 復合界面處生成的第二相進行元素分析的結果,從結果可知Ti 和Al 的原子數之比約為1∶3。剝離實驗結束后,保護好剝離面,在剝開的Ti,Al 基體上各取10 mm 長的試樣進行表面物相分析,圖7 為XRD 物相分析分析結果,其中圖7(a)為鋁合金剝離面物相分析結果,圖7(b)為TA2 鈦層剝離面物相分析結果。從圖中可知,退火后的Al 合金和TA2 鈦層表面相對于鑄軋態的都多了一些TiAl3的峰譜,所以Ti/Al復合界面處生成的第二相為TiAl3金屬間化合物。

圖6 第二相SEM 圖及EDS 元素結果Fig.6 SEM image and EDS results of the second phase

圖7 不同退火時間剝離面XRD 結果 (a)Al 基體表面;(b)Ti 基體表面Fig.7 XRD results of peeling surface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ime (a)surface of Al matrix;(b)surface of Ti matrix

2.4 Ti/Al 復合板力學性能

Ti/Al 復合界面處微觀維氏硬度的變化可以反映其組織性能的變化。對熱處理后Ti/Al 復合界面處微觀維氏硬度進行測量,結果如圖8 所示,可知Ti/Al 復合界面處鑄軋態的微觀維氏硬度為89.3HV,隨著保溫時間延長,Ti/Al 復合界面的硬度一直在增加;Al 基體的硬度在退火后略有升高,鑄軋態的硬度為48.8HV,退火后約為60HV。

圖9 為不同保溫時間后試樣的拉伸曲線,展示了試樣的力學性能在高溫退火過程中的變化。鑄軋態Ti/Al 復合板的抗拉強度為190 MPa,伸長率為23.5%,經過短時間高溫退火后Ti/Al 復合板的力學性能得到提高,繼續增加退火時間,力學性能出現降低,在1 h 時抗拉強度和伸長率都達到峰值,最大抗拉強度為236 MPa,伸長率的峰值為27.6%。在鑄軋Ti/Al 復合板中,TA2 鈦層的加入,使材料整體的綜合性能得到增強,但是TA2 鈦層的厚度僅為0.7 mm,不足整體厚度的十分之一,復合板的力學性能還是由AA6061 鋁合金的性能決定,鑄軋的冷卻速度較快,鑄軋AA6061 鋁合金的組織中存在大量的亞晶界,如圖4所示,退火1 h 后組織中的亞晶界幾乎全部消失,變成穩定的大角度晶界,即發生了再結晶,使得AA6061 鋁合金的性能增強。此外AA6061 鋁合金是一種可熱處理強化的鋁合金,短時間高溫退火使晶界處的溶質元素得到足夠的能量重新固溶到晶粒內,也使得合金的性能增強。當退火時間延長后,再結晶晶粒發生長大,合金的性能會有相應地下降。

圖9 不同退火時間拉伸曲線圖Fig.9 Tensile curves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ime

剝離實驗是使用萬能試驗機將層狀金屬復合板的不同金屬沿著結合界面撕開。剝離力的大小反映了層狀金屬復合材料的不同金屬層間的結合強度,不同退火時間樣品的剝離性能檢測結果如圖10 所示,在高溫退火過程中,Ti/Al 復合板的結合強度先增強后減弱,其中鑄軋Ti/Al 復合板的界面結合強度約為19.9 N/mm,退火550 ℃×30 min 時結合強度達到峰值,結合強度約為23.6 N/mm。當界面開始生成TiAl3金屬間化合物時,界面結合強度開始迅速下降,此時界面表現為Ti 和TiAl3、TiAl3和Al 基體的結合,保溫2 h 后基本不發生變化,剝離力約為7 N/mm。

圖10 不同退火時間剝離強度 (a)剝離強度分布;(b)剝離強度平均值Fig.10 Peel strength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ime (a)distribution of peel strength;(b)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peel intensity

用帶能譜的SEM 檢測剝離后的Al 基體、Ti 基體的表面形貌以及表面元素分布如圖11 所示。由圖11(a),(b)可知,在Al(Ti)基體表面會發現一些塊狀凸起,通過EDS 元素分布可知,這些塊狀物質是鈦(鋁)基體,說明Ti/Al 復合板的結合強度較高,大于基體本身的抗拉強度。Al 基體表面會產生大量韌窩,Ti 基體表面為解理面;退火30 min 后,如圖11(c),(d)所示,Al 基體表面韌窩變多、變細,Ti(Al)基體表面凸起增多,變得連續,說明復合界面結合強度變高;從圖11(e),(f)可知,當退火時間較長時,連續的脆硬第二相的出現使得剝離表面形貌發生變化,Ti(Al)基體表面的凸起減少,且凸起的成分發生變化,不僅存在Al(Ti)的凸起,而且出現TiAl3的凸起,Al基體表面的韌窩消失,表現為解理面,此時界面的結合強度顯著降低。

圖11 不同退火時間剝離斷口形貌及元素分布(a)鑄軋態Al 基體;(b)鑄軋態Ti 基體;(c)30 min Al 基體;(d)30 min Ti 基體;(e)4 h Al 基體;(f)4 h Ti 基體Fig.11 Peel fracture morphology and element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ime(a)Al matrix at rolling state;(b)Ti matrix at rolling state;(c)Al matrix at 30 min;(d)Ti matrix at 30 min;(e)Al matrix at 4 h;(f)Ti matrix at 4 h

3 討論與分析

3.1 高溫退火對Ti/Al 復合板界面相組成的影響

鑄軋法制得的Ti/Al 復合板的一個優勢是在鑄軋區實現了熔融鋁合金和鈦帶的接觸,即冶金結合[23],所以在Ti/Al 復合板界面處形成了一定寬度的Ti,Al兩種元素的互擴散區,使得Ti/Al 復合板具有較高的結合強度[19]。在高溫退火1~12 h 的過程中,Ti,Al 兩種元素的互擴散區的厚度隨著退火時間的延長不斷增加,并且在Ti,Al 兩種元素的互擴散區內出現了明顯的成分平臺,并計算得到平臺處Ti∶Al 的原子數之比為1∶3,得知界面處形成了連續的金屬間化合物TiAl3,使用Image-Pro Plus 軟件測量不同時間形成TiAl3的厚度,并用軟件進行擬合得到圖12,表示了第二相TiAl3的厚度隨時間變化。

圖12 第二相厚度擬合曲線圖Fig.12 Second phase thickness fitting curve

一般情況下,第二相的厚度與退火時間和退火溫度的關系如式(1)所示[24]:

兩邊取對數得到式(2):

式中:w為生成第二相的厚度;k為某一溫度下生長速率常數;t為退火時間;n為生長動力學指數。一般情況下,當n=1 時,第二相的厚度和退火時間呈線性關系,此時第二相的生長速度受生長位置的反應速度限制;當n=0.5 時,第二相的厚度和退火時的保溫時間呈拋物線關系,此時第二相的生長受體積擴散的控制,通過軟件擬合得到該溫度下的生長動力學指數n=0.7193,證明了化合物的生長受到體積擴散的影響。

3.2 高溫退火對鑄軋Ti/Al 復合板復合界面結合強度的影響

在圖11 所示的剝離斷口結果中,可以看出在鋁層的剝離表面會留下很多韌窩,而在鈦層的表面留下了很多塊狀凸起,經過成分分析后確定是細小的鋁屑,由此可見在剝離過程中,材料的斷裂都發生在鋁層一側。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界面的結合強度較高,大于鋁基體的抗拉強度,使得鋁基體在剝離時發生斷裂而粘在鈦層表面;短時高溫退火后,鋁層表面的韌窩變多變細小,鈦層表面粘下來的鋁合金凸起增多,出現很多環狀的韌窩以及大的撕裂脊,發生此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兩種:一是鈦鋁復合界面的結合強度增加,使得鈦層表面粘下來的鋁基體增多;二是鋁基體的綜合性能增強,使鋁層剝離表面的韌窩變多變細小。當退火時間更長時,鋁層表面的韌窩消失,鋁層和鈦層表面都表現為解理面,此時復合界面的結合強度已經很差,雖然在鋁(鈦)側能發現鈦(鋁)元素,這是由于長時間高溫退火過程中元素擴散或者形成金屬間化合物導致的。

鑄軋Ti/Al 復合板界面微區的組織如圖4(a)所示,其中Ti 基體中包含大量等軸晶以及少量的孿晶組織,而Al 基體是由鑄軋產生的變形組織組成,在鋁基體內存在大量的亞晶界。鑄軋過程是熔融鋁合金在亞快速冷卻條件下在鑄軋區凝固,并在軋輥處發生變形,這一過程使Al 基體晶粒的晶界處儲存在大量的位錯和高能區(畸變能),這些高能區為后續退火處理中,亞晶界的吞并以及再結晶晶粒的形核和生長提供了足夠的驅動力。經過高溫退火后,Ti/Al 復合板界面微區組織如圖4(b),(c)所示,Ti 基體組織幾乎未發生變化,仍由等軸晶以及孿晶組成,所以Ti 基體的性能幾乎沒發生變化,微觀維氏硬度未發生變化,而Al基體內大量的亞晶界消失,形成穩定的再結晶晶粒的晶界,并且隨著退火時間的延長,再結晶晶粒發生長大。隨著大量的亞晶界被吞并,形成穩定的晶界,Al基體內儲存的大量能量得到釋放,趨于穩定,所以Al基體的顯微硬度和抗拉強度升高,當發生完全再結晶后,繼續退火處理時,部分晶粒將出現異常長大現象,降低了合金的力學性能,表現為硬度和抗拉強度的降低。

此外,在高溫退火過程中,Ti,Al 原子獲得更大的能量,利于兩種原子的擴散。如圖5 所示,當退火時間較短時,在Ti/Al 復合板界面處Ti,Al 兩種元素的互擴散區變寬,退火一定時間后,Ti,Al 兩種元素的擴散曲線開始發生變形,并產生一段元素比例不變的平臺,說明那個界面處開始生成第二相的TiAl3,TiAl3是一種脆硬相,且密度低,最低可達3.36 g/cm3,這種相與基體不共格,使得界面處的共格關系變弱,而且存在較大的內應力,使結合強度降低。一般而言,Ti/Al復合板界面的結合強度受鋁基體強度,Ti,Al 兩種元素的互擴散區的寬度以及脆硬的第二相等因素影響。

因此,在短時高溫退火時,AA6061 鋁合金發生再結晶,合金的綜合性能增強, Ti,Al 兩種元素的擴散區寬度增加,使得Ti/Al 復合板的界面結合強度增加;當退火時間更長時,AA6061 鋁合金的再結晶晶粒長大,合金的綜合性能變差,雖然Ti,Al 兩種元素的擴散區仍在變寬,但是復合界面處生成了脆硬的金屬件化合物TiAl3,復合界面的結合強度變差。

4 結論

(1)在高溫退火過程中,鑄軋Ti/Al 復合板復合界面微區的Ti 基體基本不發生變化,Al 基體在1 h 完全再結晶,并開始長大。

(2)在高溫退火過程中,鑄軋Ti/Al 復合板復合界面微區生成連續的脆硬第二相TiAl3,TiAl3在長大過程中受到體積擴散的影響。

(3)在高溫退火過程中,鑄軋Ti/Al 復合板的抗拉性能和伸長率先升高后降低,在1 h 時達到峰值,最大抗拉強度為236 MPa,最大伸長率為27.6%;鑄軋Ti/Al 復合板界面的結合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30 min 時達到峰值,約為23.6 N/mm。

(4)Ti/Al 復合板不宜做長時間高溫退火,但可以通過短時間高溫退火提升強度。

猜你喜歡
界面
聲波在海底界面反射系數仿真計算分析
微重力下兩相控溫型儲液器內氣液界面仿真分析
國企黨委前置研究的“四個界面”
當代陜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2:02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虛擬軸坐標顯示界面開發方法研究
西門子Easy Screen對倒棱機床界面二次開發
空間界面
金秋(2017年4期)2017-06-07 08:22:16
鐵電隧道結界面效應與界面調控
電子顯微打開材料界面世界之門
人機交互界面發展趨勢研究
手機界面中圖形符號的發展趨向
新聞傳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成人|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喷水视频|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国产精品污视频|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国产视频入口|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综合天天色|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成人| 国产黄色爱视频|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国产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综合亚洲色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任我操在线视频| 先锋资源久久|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青青草一区|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澳门av无码|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aaa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八区|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黄色一及毛片|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亚洲αv毛片|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91高跟丝袜|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久草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天天干伊人|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久久毛片基地|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欧美色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国内99精品激情视频精品|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欧美另类第一页| 欧美国产另类|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婷婷激情亚洲|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伊人久久婷婷|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