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出版社作為主題出版的重要踐行者,應本著“內容為王”的價值觀念,專注于打造精品內容,從而在做強做優主題出版事業的同時,在自身“雙效”提升和地方發展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地方出版社應從以下方面打造出版精品:高度重視主題出版內容策劃工作,根據要求做好主題出版內容準備工作,結合本社和本地特色創新主題出版內容敘事角度,以鮮明題材講好主題出版內容故事;積極引入融合出版技術,豐富主題出版內容產品形態;強化主題出版內容生產實效,以分眾化定位擴大主題出版內容覆蓋范圍;以科學考核方法提升主題出版內容質量管理水平,打造主題出版精品。
【關? 鍵? 詞】主題出版精品;地方出版社;敘事角度;融合形態;管理
【作者單位】薛菲,山西教育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7.9【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9.011
自2003年主題出版工程實施以來,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引領和社會各界的大力倡導下,主題出版已然成為出版業服務大局、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陳亞等學者表示,主題出版立足于黨和國家工作布局,聚焦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大題材、重大理論等,反映時代需求和社會現實,其本質是一種時代出版形式,因此主題出版的內涵和外延也處于不斷深化和拓展之中[1]。2021年1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并明確指出要做強做優主題出版,這意味著新時期的主題出版已不再是單純的政治任務,需要不斷深化創新,進一步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以“雙效”俱佳的高質量內容精品實現“叫好又叫座”的目標,這也是“十四五”時期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出版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方出版社更要立足新時代發展目標,充分結合自身特色優勢,精心打造高質量內容精品,在助力主題出版事業繁榮昌盛的同時為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積累經驗,實現“雙效”目標。
一、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題出版精品的現實意義
在經歷了倡導和指引、支持和強調、強化與拓展三大歷史發展階段后,目前主題出版工程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引導及出版單位的積極實踐下,已經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主題出版的內涵與外延不斷延伸,為地方出版社提供了新的機遇和要求。對地方出版社而言,打造主題出版精品,不僅關系自身發展效益,也對主題出版事業乃至地方發展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打造主題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提升“雙效”、加快高質量發展進程的重要手段。2015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意味著出版單位的社會效益考核被量化,主題出版成為重要指標。從這個角度來看,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題出版精品成為量化和提升自身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近年來中國出版政府獎、“五個一工程”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以及“中國好書”評選活動等都將主題出版精品作為重點評選對象,并以此彰顯相關出版單位的社會價值。不僅如此,隨著主題出版的繁榮發展,其帶來的市場經濟價值也不容忽視,甚至成為部分地方出版社破局出圈的新興路徑。《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不僅將做強做優主題出版作為出版業的首要目標,還明確提出要打造更多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出版精品,這意味著在高質量發展新時期,地方出版社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更多主題出版精品彰顯自身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
其次,打造主題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做強做優主題出版事業的必然要求。做強做優主題出版事業,既需要國家層面的敘事創新和內容創新,也需要地方層面的敘事創新和內容創新。近年來,地方出版社憑借特色資源和優勢,逐漸成為主題出版多元化發展的生力軍:2018年全國各級各類出版社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81種,地方出版社有42種,占比43.3%;2022年全國各級各類出版社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160種,地方出版社有107種,占比66.9%。主題出版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地方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各地方出版社為打造主題出版精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手段。如: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成立重點項目編輯室,負責策劃出版國家級主題出版項目,目前已成功打造了《跟著共產黨走:一本給青年人看的簡明黨史》《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等主題出版精品;山西教育出版社積極聯合山西廣播電視臺,以青少年讀者群體為目標對象、以地方黨史文化為內容核心,在紀錄片《紅色風華——講給青少年的山西故事》的基礎上推出了優質同名主題圖書,以地方視角凸顯新時期主題出版的個性魅力。未來,隨著越來越多地方出版社的參與,必將有更多主題出版精品出現,切實實現做強做優主題出版。
最后,打造主題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助力地方發展建設的有效路徑。地方出版社作為地方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圍繞地方發展與建設主題貢獻自身的力量,以此彰顯主題出版的價值意義和現實關懷。一方面,打造符合地方現實、獨具地方特色的主題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推動地方發展建設的重要路徑。如:湖南人民出版社近年來立足湖湘文化特色,相繼打造了《十年:我們的故事》《我們湖南這十年》等系列主題出版物,為“書香湖南”建設和文化強省建設貢獻了地方出版的重要力量[2]。另一方面,打造地方特色主題出版精品,是地方出版社獲取新發展機遇的有效路徑。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打造的《老街漫步:哈爾濱歷史建筑尋蹤》主題出版物于2017年面向外國讀者推出英譯版本,不僅有效宣傳和推廣了地方文化,也在吸引其他國家和地區讀者關注、創造文旅機遇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梢姡胤匠霭嫔缫劳械胤教厣A賦或發展實踐打造的主題出版精品,不僅對自身和主題出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在書香城市、文化強?。ㄗ灾螀^、直轄市)建設乃至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方方面面也有積極意義。
二、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題出版精品的有效策略
堅持打造優質內容精品,一直是地方出版社做強做優主題出版工作的關鍵。尤其在數字化、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生產環境,大眾閱讀機制、產品服務形態絡繹不絕,地方出版社要始終保持內容定力,充分發揮特色優勢,悉心打造無愧于黨和國家、無愧于時代和社會、無愧于人民群眾的精品內容。
1.精心準備,做好主題出版內容策劃工作
(1)擺正心態,高度重視主題出版內容策劃工作
主題出版精品離不開優質選題的支撐,開發優質選題需要地方出版社高度重視主題出版內容策劃工作,以積極進取、銳意創新的心態為主題出版選題工作做足準備。地方出版社必須擺正心態,在充分了解和深刻認知主題出版價值意義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主題出版內容策劃工作,精心開發優質選題,為打造主題出版高質量內容精品夯實基礎、做足準備。隨著主題出版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地方出版社更要善用資源、健全機制、調整策略,高度重視并積極創新主題出版選題策劃工作,以此形成“溢出效應”,為打造高質量內容夯實基礎。
(2)提前策劃,根據要求做好主題出版內容準備工作
隨著主題出版內涵和外延不斷延伸、影響力日益增強,短期應景策劃已然不能滿足主題出版的要求,尤其那些體現國家意志或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選題,更需要地方出版社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基礎上不斷拉長時間線才能達成目標。因此,地方出版社在主題出版內容選題開發方面,應從短期策劃向長遠布局轉變,通過提前策劃做足準備工作,為打造高質量內容提供保障。浙江教育出版社準備了4年多的時間才完成《紅船啟航》主題出版選題開發策劃工作,在選題角度、敘事策略、內容結構、價值內涵等方面精益求精,因而成效顯著:《紅船啟航》不僅入選中宣部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還在上市不到1年的時間里重印了6次,累計發行13.5萬冊,真正實現了“叫好又叫座”。隨著頂層規劃設計的不斷完善,地方出版社應在精準把握主題出版大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年度選題規律,如關注中宣部辦公廳印發的主題出版年度選題重點規劃,提前策劃和精心挖掘主題出版優質選題,為打造高質量內容做好充分準備。
2.立足優勢,創新主題出版內容敘事角度
(1)結合本社和本地特色,創新主題出版內容敘事角度
近年來,無論是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項目,還是教育部重點主題出版選題項目,都格外重視以地方敘事為主要角度的內容作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具有地方特色和資源優勢的主題出版內容更容易獲得支持。因此,地方出版社要充分厘清本社專長和優勢,有機結合本地特色文化資源,從地方敘事角度創新主題出版內容敘事,以此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和鮮明內容特色。如山西教育出版社以“教育主題出版”為內容敘事角度,將本社在教育出版領域的專業優勢與山西省積累的紅色文化資源強強聯合,推出了《紅色風華——講給青少年的山西故事》主題出版物,既順應了黨史教育學習熱潮,又傳承和弘揚了地方紅色文化精神。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獨龍江樣本”——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長江出版社的《中國南水北調70年》、鄭州大學出版社的《永遠的豐碑——焦裕祿畫傳》等一大批主題出版物,都采取了地方敘事的內容創新視角,旨在憑借本社和本地區資源優勢,進一步豐富主題出版內容,生動、形象地講述地方故事。當然,在創新主題出版內容敘事角度時,地方出版社要善于提煉和闡釋,切忌由于內容空洞降低主題出版的價值效益。
(2)樹立原創理念,以鮮明題材講好主題出版內容故事
就現階段的主題出版實踐來看,內容同質化現象值得關注。地方出版社應樹立原創理念,堅持“大小結合”的出版思維,以鮮明的題材講好主題出版內容故事,實現思想性與可讀性、價值性與傳播力的高度統一。如云南人民出版社近年來扎根本土特色,深入挖掘極具時代價值意義的鮮明題材,先后打造了《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圖說怒江扶貧與跨越50年》《農民院士》《張桂梅》等主題出版精品力作,其成功之處在于題材鮮明且富有時代意義,將云南本土的民族文化資源、優秀模范人物作為主題出版的原創故事線索,不僅契合社會發展現實,也滿足大眾的閱讀期待,為主題出版“飛入尋常百姓家”奠定了基礎。在主題出版題材選擇和內容創作過程中,地方出版社既要做到銳意創新,也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憑借真實的故事引人關注,從而在避免同質化、模板化現象的同時,不斷提升主題出版產品的內容感染力和傳播影響力。
3.善用技術,打造主題出版內容融合形態
(1)積極引入融合出版技術,豐富主題出版內容產品形態
隨著社會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術逐漸深入大眾生活的各方面,由此帶來閱讀習慣、閱讀方式的深刻改變,數字閱讀漸成主流,這也對主題出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政策和出版融合發展工程等相關項目的引領下,地方出版社須精準把握融合發展機遇,積極引入數字出版各項技術,加快開發形態多元的主題出版內容產品,如有聲書、視頻圖書、VR圖書、立體圖書等,以此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元的閱讀選擇,確保主題出版產品精準觸達用戶,實現價值效益最大化目標。如:希望出版社在推出主題圖書《張桂梅和她的孩子們》的基礎上,聯合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節目中心制作了同名有聲書,旨在通過“紙書+有聲書”的產品形態打造主題出版內容矩陣,實現出版增值目標;河南教育出版社立足地方紅色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運用VR技術創造性地開發了《那年的紅軍(VR動畫)》,不僅豐富了主題出版的內容呈現形態,也獲得了廣大青少年讀者的喜愛,促進主題出版內容效益的提升。
隨著融合出版技術及運行模式的成熟,地方出版社還可通過技術賦能實現主題出版“一種內容,多次開發”的理想目標。如學林出版社在《文獻中的百年黨史》的開發過程中,既利用科大訊飛的數字技術打造了線下學習體驗場景,又通過融合出版模式推出了系列主題文創產品,有效實現多元內容場景融合發展的目標,這為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題出版精品提供了有益啟示。
(2)巧用善用新興智能技術,強化主題出版內容生產實效
當前,以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新興技術,正悄然滲透至社會各領域,在出版業的內容生產與創作、編輯與加工、校對與審核等方面提供了無限可能。在此背景下,地方出版社要巧用、善用新興智能技術,以技術賦能主題出版內容生產,從而在提高策劃、創作、編輯加工實效的同時,助力主題出版全面宣傳與深入推廣。
目前,出版業在新興智能技術應用領域已有實踐:2022年,數傳集團創造性推出元宇宙品牌沐然星Metabookstore,打造了包含元宇宙書店、元宇宙圖書、數字藏品在內的全新業務體系;2023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在科幻小說《拉丁姆》的封面設計過程中創新引入生成式AI技術工具;2023年4月,中信出版集團公開披露,公司將啟動“AIGC數智化出版項目”,建立“平行出版實驗室”,加速推動AI技術在出版流程中的應用,提高出版效率,降低成本費用,同時在出版新模式、新領域積極孵化創新項目。
盡管現階段的地方出版社和主題出版領域還未出現新興智能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實踐,但技術賦能出版創新已然是大勢所趨。考慮到主題出版的內容權威性和專業性特征,加之技術研發和投入力度有限,地方出版社可以通過跨界協作和優勢互補的方式,將新興智能技術應用于主題出版的選題預測、內容審核與編校等方面,同時采取人機協同的生產模式,在確保主題出版內容價值的同時,盡可能提升出版實效。地方出版社可與科大訊飛、華為等技術型企業攜手合作,創造性地引入新一代智能技術,使其在主題出版選題開發、內容糾錯、專業翻譯等方面積極賦能,為打造高質量內容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4.深化發展,提升主題出版內容管理水平
(1)分眾定位,擴大主題出版內容覆蓋范圍
現階段地方出版社在主題出版內容品類方面仍以黨史研究、學術理論等圖書為主,雖然專業性和權威性較強,但親民性和可讀性一般,導致主題出版的內容吸引力和傳播影響力有待提升?!冻霭鏄I“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強調,新時期的主題出版要面向黨員干部、知識分子、工農群眾、大中小學生等不同群體。在此背景下,地方出版社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社會發展趨勢,以分眾化內容定位推動主題出版深化發展,以豐富的產品品類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日趨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盡可能提升主題出版的內容吸引力和傳播影響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地方出版社可采取基于讀者群體的分眾化定位策略,根據不同群體的年齡、職業以及閱讀偏好等特征生產相應的主題出版物。如: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針對少兒讀者群體打造了“童心向黨·百年輝煌”融媒體系列產品;云南人民出版社針對工農讀者群體推出了《農民院士》主題出版物。未來,地方出版社還可進一步細化讀者群體,推出適合老年讀者群體的主題出版精品,以此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主題出版內容矩陣。
地方出版社也可在已有產品體系的基礎上深化內容定位,將主題出版覆蓋更多學科領域。即不局限于黨史研究、學術理論圖書等,還要打造文學藝術、傳統文化、科普知識等領域的主題出版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選擇。如: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立足我國航天航空科技領域推出的“中國探月工程科學繪本”系列;長江文藝出版社立足文學藝術領域打造的長篇主題小說《天露灣》。
(2)科學考核,提升主題出版內容質量管理水平
雖然國家及行業相關部門針對主題出版的社會效益考核提出了一定要求,但受市場經濟環境影響,大多數出版單位尤其是地方出版社還未建立符合自身特點及需要的主題出版考核機制。地方出版社要立足自身現狀,建立健全內容考核機制,以此提升主題出版內容質量管理水平。一是根據主題出版現實需求設立專業部門或工作專班,負責主題出版內容生產相關工作。目前,以貴州人民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等為代表的部分地方出版單位已經設置了專門負責策劃出版主題出版產品的編輯部,并科學制定部門內工作人員的考核評比標準,為主題出版內容質量和管理實效提供保障。二是配套建立相應的激勵措施,引導編輯高度重視主題出版工作,同時釋放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為提升主題出版內容質量管理水平發揮作用。當下,貴州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等部分業界代表已經制定并實施了針對主題出版內容產品的專項管理措施,包括且不限于資金、人力等資源分配以及效益考核機制,旨在不斷提高主題出版內容產品的質量水平和管理效率,為做強做優主題出版保駕護航。
三、結語
近幾年,在黨和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和有關單位積極實踐的背景下,主題出版工作成為出版行業的工作焦點。地方出版社只有立足自身特色和優勢,成功打造出“叫好又叫座”的主題出版精品,才能進一步推動主題出版高質量發展,彰顯“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使命擔當。
值得注意的是,精品內容雖然是影響地方出版社主題出版的核心關鍵,但不是唯一要素,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高質量內容必須全面觸達市場,成功經受消費者嚴格的檢驗,才能實現“雙效”俱佳的理想目標。由此來看,打造高質量內容只是地方出版社主題出版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將高質量內容全面推向市場并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還需要地方出版社仔細謀劃、深耕細作。
|參考文獻|
[1] 陳亞,陳粵梅,起源. 地方出版社主題出版的實踐探索[J]. 出版廣角,2023(8):68-71.
[2] 蔣海文. 理論周刊·新域|塑造湖湘紅色主題出版品牌[EB/OL].(2023-09-08)[2023-09-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441356863311056&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