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對的資產階級:1848至1851年法國的藝術家與政治》 T. J. 克拉克著,趙炎譯 商務印書館 2023年6月版
《絕對的資產階級:1848至1851年法國的藝術家與政治》是當代英國藝術史家、藝術社會史研究權威學者T.J.克拉克(T. J. Clark)的早期代表作,是“新藝術史”的奠基性作品,被認為是既具理論性又強調經驗性的藝術社會史寫作范例。此書在1973年首次出版時便因其先鋒性而引發熱議,一舉奠定了T.J.克拉克作為國際藝術史家的地位。近來,此書中文版由中央美術學院趙炎翻譯,于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克拉克集中探討了1848—1851年藝術創作與現實政治之間復雜的關系。他以在此期間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政治變遷對藝術領域產生的影響為基本視點,展開了以下工作:對比二月革命與七月革命時的“街壘”主題藝術創作,深入分析了圖像在不同歷史和革命中的延續和變化;通過辨析當時委托藝術家制作繪畫、雕塑以便表現革命的國家藝術贊助體制,展現藝術家與官方贊助當局之間的糾葛,揭露了國家藝術在再現革命時的失敗;集中闡述了米勒、杜米埃、德拉克洛瓦及波德萊爾的創作情況,分析他們是如何試圖追隨他們的時代步伐的,包括如何在作品中體現出“公眾”的存在,如何反映出他們自己與“公眾”的遭遇,如何接受國家的委托,試圖培育出一種表現革命的國家藝術,以及在那動蕩不安、變幻多端的社會政治環境下創作出來的藝術是如何展現出藝術家在適應歷史的碰撞及其特殊走向時所適時造化的再現方式的;藝術家為了使藝術達到政治效果而成為政治藝術,又是如何利用政治、公眾和贊助體制的。總之,本書通過研究相對集中的時段,展現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時代背景下藝術體制、藝術家階級身份、藝術慣例、公眾接受和批評家趣味等錯綜復雜的問題。
此書是藝術社會史研究方法的經典之作,體現了克拉克獨特的研究方法,即堅持將藝術史納入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藝術是社會進程的一部分,是社會表象的“戰場”,但否定簡單的反映論,而是要揭示特定時代和社會中圖像的能動意義。具體到寫作中,便是通過大量論據,論證歷史事實和藝術之間內在的關系。在建構外在環境時,他所使用的材料具體、翔實、廣泛,包括信件、私人日記和文學作品、傳記材料等,具有真實性和針對性。他還非常重視圖像本身的價值,通過對視覺形象的深入分析,使人切身地感受到藝術家處在特殊時期的創作心理。通過這樣的研究和分析,克拉克揭示了藝術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歷史自覺意識”。
克拉克多角度地思考藝術家與社會關系的方法對今天的藝術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他從一些報紙、信件、日記中發掘歷史的痕跡,讓歷史為自己代言,讓歷史自行言說,他提醒我們,對于藝術的研究要擺脫固定的思維模式,要走進特定的社會和歷史階段,進入歷史的語境,去捕捉那些縫隙中的地方,去解釋視覺形象中被遺漏的部分,進而去考察那個階段藝術家和社會的特殊性。
正如果戈理所言:“理想的譯者應成為一塊玻璃,透明得讓讀者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本書譯者費時三年對該著進行翻譯和打磨,通過扎實的文字和專業能力,傳達了原作的神韻以及原作者那種極有說服力的內在精神力量,真實展現了作品的本質特征。該譯本內容翔實,資料考究,圖文并茂,豐富了藝術史的文獻材料,為國內藝術史學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理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