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百強企業因其創新能力強、資源轉化率高、示范帶頭作用顯著,素有“經濟風向標”之稱。在經歷了三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并疊加諸多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面臨更多新的挑戰的背景下,百強企業整體走向和發展趨勢如何備受人們關注。
日前,2023長三角百強企業榜單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召開。
榜單顯示:2022年,長三角百強企業經營規模保持增長,整體營收首次躍升20萬億元大關。五年來,長三角百強企業營業收入由14.3萬億元成長到20.2萬億元,凈利潤由5700億元增長到8400億元。這充分表明,長三角百強企業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尤其是新興產業,其企業經營業績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逐漸從小而美發展到專而強,成為壯大長三角百強企業整體經營業績的新勢力,證明了新興產業具有旺盛的發展后勁。
長三角百強企業強大的發展韌性和巨大潛力,當之無愧地成為穩增長、促創新、保就業的中堅力量。同時,百強企業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增長動能,也有效地穩定了地區經濟的戰略定力,增強了發展信心,成為后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長三角百強企業整體業績的強勁增長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2019年12月1日,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從此,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今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對于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意義重大。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的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在全國24座萬億元城市中,長三角地區更是占據8座。從諸多維度來看,長三角都是中國經濟名副其實的重要增長極、最具活力和最具增長潛力的區域之一。
長三角攜手推進更高質量一體化,科技創新是首要關注點,產業是重中之重,區域協調發展是重要內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是國家戰略,又為廣大企業建功立業、創新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對此,長三角百強企業首先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主動地把自身發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發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領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去布局謀劃,充分發揮好經濟增長極、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創新領頭雁的作用。
其次,長三角百強企業要繼續向改革要效率,靠創新謀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引導產業和經濟合理布局;要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充分發揮優勢、彰顯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賦能,努力把自身優勢變為發展優勢,提升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效能。
第三,長三角百強企業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詞,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堅定不移走深化創新發展之路;要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積極探索,推動企業向著打造國際一流企業的目標不斷邁進;要在穩增長、促創新、保就業方面始終走在前列,做無愧于時代的“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的領頭羊,繼續為支撐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