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宏
(興化市安豐鎮農業農村局,江蘇 興化 225766)
興化市安豐鎮鎮域面積209 km2、總人口12.7萬人,下轄42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先后被評為“中國河蟹之鄉”“ 中國全民養殖第一鎮”。主要種植作物包括水稻、小麥、油菜、玉米和大豆,部分實施了帶狀復合種植,果蔬主要種植葡萄、草莓、香蔥等。畜禽養殖以雞、豬等為主。水產養殖包括了大閘蟹、小龍蝦等。在江蘇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注冊的生產經營主體已達429家。興化市安豐鎮農業農村局按照農業農村部門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認真開展工作,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對未來做好工作提出了設想,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參考。
從2020開始,通過參加農業農村部、省和市線上線下培訓及自主學習,對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概念、試行的主體、試行品類、開具方式、開具單元、基本樣式、承諾內容等有所了解,明確了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意義,提升了推廣應用承諾達標合格證的業務技能。
(1)在全鎮范圍內,先后宣傳張貼了興化市農業農村局印發的《興化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告知書》,安豐鎮印發的《安豐鎮推廣使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告知書》和泰州市食安辦、農業農村、市場監管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通告》及泰州市農業農村局印發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解讀。
(2)隨著2023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施行,安豐鎮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通告》,分發到各村、各生產主體、水產品收購商,并在“安豐安好”公眾號上進行發布。通過宣傳和告知,讓農產品生產者、收購者知曉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基本事項和要求。①推廣主體: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個人、電商;②法律規定:新農安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執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保證其銷售的農產品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并根據質量安全控制、檢測結果等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承諾不使用禁用的農藥、獸藥及其他的化合物且使用的常規農藥、獸藥殘留不超標等。鼓勵和支持農戶銷售農產品時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第二款規定,“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規定收取、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或者其他質量安全合格證明,對其收購的農產品進行混裝或者分裝后銷售的,應當按照規定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③基本樣式:承諾達標合格證至少包含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重量)、生產者經營者信息(名稱、產地、聯系方式)、開具日期、承諾內容、承諾依據等。參考樣式附后;④開具要求:承諾達標合格證以機打為主,手寫為輔。通過注冊加入江蘇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www.jsncpaq.com)打印合格證,或下載省平臺企業端APP、JS合格證小程序打印合格證,做到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信息化數字化,力求合格追溯二合一;⑤全面推廣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工作,是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學法力行,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義務。
(3)宣傳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的意義。①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是引導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遵守法律法規的需要。從2019年12月份開始農業農村部發文在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到2021年寫進中央1號文件,2021年11月份農業農村部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改名為“承諾達標合格證”并要求加快推進,和2023年1月1日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承諾達標合格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通過全面推廣宣傳,讓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出具承諾達標合格證;②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是服務安豐鎮蟹農增收致富的需要。大閘蟹(河蟹)屬高檔的農產品,附加值高,增收空間大,安豐鎮現有養殖面積1.19萬hm2,通過全面推廣使用承諾達標合格證,提升品牌效應,如果讓大閘蟹價格平均上漲10元/ kg,平均產量按100 kg/667 m2計,全鎮蟹農可輕松增收1.786億元;③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是助力安豐鎮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需要。
安豐鎮是中國河蟹之鄉、是中國河蟹第一鎮,有中國河蟹第一市,蟹文化蟹美食日益豐富,雖品牌要素之多,但在眾多品牌要素展示中,質量安全品牌要素展示還要加強。如何展示我們大閘蟹質量安全的名片,這就要求我們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展亮證行動,彰顯我們的誠信與擔當,讓合格的大閘蟹帶證上市,以展示安豐鎮大閘蟹品牌形象。國蟹、老圩、東方、張陽等水產品市場是安豐鎮對外的窗口,要作為重點推廣使用承諾達標合格證,共同打造與外地市場比的“亮點”,在水產品收購質量安全方面爭做示范,提升市場競爭力,做強中國河蟹第一市。④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是助力做優河蟹產業,在鄉村振興上求突破的需要。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我們的農業優勢產業是河蟹產業,做優河蟹產業的核心是河蟹的質量安全,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通過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壓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倒逼生產經營主體誠信自律履行承諾,嚴格落實質量安全控制措施,確保河蟹質量安全,促進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
1.3.1 提供打印服務
為扎實做好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工作,安豐鎮人民政府印發了《安豐鎮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考核細則》,明確規定要“有一臺標簽打印機用于示范推廣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和打印服務”。
1.3.2 信息化技能應用
村協管員要“熟悉掌握省平臺企業端APP、江蘇合格證系統和微信小程序,指導生產經營主體下載安裝使用”,要求“ 生產經營主體會使用省平臺企業端APP,建立生產檔案,上傳相關種養信息,出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
(1)一是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訓,開展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培訓。二是結合村委會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三是對村級協管理進行培訓,制作了《安豐鎮村級協管員技能培訓》PPT,提升村級協管員信息化技能應用水平,掌握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五種方法:手工填寫、省平臺企業端APP打印、電腦登錄省平臺打印、江蘇省合格證系統打印、江蘇合格證微信小程序打印;指導本村生產經營主體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為農民增收致富服務
(2)入戶指導,登門拜訪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如紅膏公司、蘇紅公司、建新草莓、輝林葡萄、農佳惠合作社等農業企業及先期10家興化大閘蟹地標授權單位,幫助指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江蘇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注冊,指導建立生產檔案、開具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為做好指導生產經營主體選購與江蘇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匹配的打印終端,本人先后購買了四臺標簽打印機用于示范推廣的探索研究。
嚴把“產出關”。鎮農業農村水產、畜牧、種植對各自領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引導農產品生產者確立“不合格不上市”的安全理念。一是落實農產品生產者主體責任,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二是開展巡查督查,督促生產者遵守國家農、獸藥禁限用的通告,督促生產者嚴格執行農、獸藥安全間隔期和休藥期的規定,督促生產者做好生產記錄,督促生產者在銷售農產品時出具承諾達標合格證。三是指導有條件的農業企業、種養大戶,通過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出具電子合格證。四是加強風險監測,做好農產品上市前抽樣檢測或配合上級抽樣檢測工作,消除質量安全風險隱患,確保農產品合格上市。
(1)水產品收購市場開辦者,要落實入場經營戶水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引導經營戶樹立“誰收購誰負責”的誠信意識,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出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在工作步驟上,一是開展宣傳,通過顯示屏不間斷播放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宣傳標語,營造承諾達標合格證的氛圍。二是開展經營戶登記,同時發放《關于全面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通告》,發放《關于建議將水產品購銷單與承諾達標合格證合并印刷的通知》和樣式并督促印刷使用。三是指導有條件的經營戶,注冊加入江蘇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出具電子合格證;四是設立承諾達標合格證打印服務點。
(2)對水產品收購散戶的管理,鎮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相關人員逐一宣傳指導,讓水產品收購散戶知曉承諾達標合格證,并指導他們如何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
(3)將水產品購(銷)單與承諾達標合格證合并印刷作為一項新方法推廣應用。建議將水產品購(銷)單與承諾達標合格證合并印刷,是解決推廣過程中的難點,讓推廣工作更切合本地實際的一項創新舉措。掌握要點,正面印購(銷)單,反面印承諾達標合格證,關鍵是基本信息要一致;當蟹農完成銷售,收購單和承諾達標合格證便一氣呵成,既解決了蟹農出具承諾達標合格證難的問題,又破解了水產收購商沒有承諾達標合格證可收取的難題,一單兩用,還方便保存。
2021年11月4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的通知》。為響應號召,就如何做好推進工作,同年11月份向上級部門提出了《關于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建議》,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1)壓實“產地關”。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開具工作延伸至食用農產品主產區收購商(購銷主體),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鏈完整。正常情況下,農戶(生產主體)生產的農產品,不是直接銷售給廣大消費者,而是出售給收購商,再由收購商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篩選、分類、合并向外銷售,即使農戶都向收購商出具了合格證,收購商在合并后的農產品上也不好使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這份責任,只能由收購商先承擔下來,如有問題再由收購商向農戶追溯,道理很簡單,收購商認為農產品質量好才收購,不好也不會收購,收購商與農戶的關系就相當于“公司+生產”的關系,所以,收購商向外(公眾)出具食用農產品合證是合理的。
(2)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在有包裝的農產品上先用起來,從需方向供方要質量。在電商平臺、高速服務區、車站銷售的農產品一般都有包裝,縣級以上大型超市有的農產品也有包裝。一是在有包裝的農產品上粘貼合格證標簽方便,還能增強品牌效應;二是有包裝的農產品往往附加值高,相關人員也容易接受;三是上述單位人流量大,有利于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示范推廣。另外,在不影響農產品供給的情況下,對物流領域跨省的食用農產品也要有合格證。建議農業農村部約談商談相關部門形成共識,在上述單位把合格證的事先搞起來。同時,也讓農戶認識到,辛辛苦苦生產出的食用農產品,要有合格證才能銷售出去,才能賣出好價錢,倒逼農戶自覺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助力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廣工作。
(3)“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名稱盡量不要改,以顯示制度的穩定性。“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是質量安全的“新名片”,名稱蠻好的蠻響亮的,也是農業農村部花了好幾年時間創新的成果。“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名稱一目了然,合格證就是合格證,本身就有達標、承諾的含義,加上形容、肯定等修飾詞語的合格證公眾可能會有想法。另外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廣工作好不容易才有點眉目,在基層也不是好搞的,一方面一些農戶怕麻煩、怕承擔責任。另一方面進入市場目前也不需要;一些農戶對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也才有所理解,購買了打印機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標簽打印紙,農戶對合格證名稱改動可能會有厭煩情緒。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把推廣承諾達標合格證工作列入鄉鎮農業農村工作內容,不等待、不觀望、走在前,統籌推進鄉鎮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工作。
一是對生產者、經營者開展宣傳和培訓,讓生產者、經營者都能都會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二是對消費者開展宣傳,增強他們食品安全意識,優先選購帶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食用農產品;三是對食用農產品直播帶貨人員開展宣傳,讓他們知道,不管是網紅帶貨,還是官員帶貨,不帶承諾達標合格證就不知不覺地違反了法律法規的規定。
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執法檢查,督促生產者和經營者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市場查驗,讓生產者和經營者知曉食用農產品沒有合格證明將難以進入市場銷售;將查驗關口前移,引導規范快遞、物流開展查驗,減輕食用農產品進入全國市場的查驗壓力。農業執法與市場監管有效銜接、強強聯手,依法依規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工作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