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媛
(陽谷縣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山東 陽谷 252300)
基層畜牧獸醫的作用不僅是向牧民普及養殖技術,更是為牧民提供了疫情防治和動物防疫手段,其工作重心更偏向于管理和防疫服務。對于牧民而言,只有盡量減少疫病的發生,才能確保牲畜的健康成長。因此,加強對動物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對保障我國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增加畜牧業經濟效益很重要。因此,在實踐中,畜牧獸醫要與實踐緊密結合,對防疫工作的重點進行探析,更加深入地認識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加以重視,不斷改進,從而更好的建立起我國畜牧動物基礎防疫工作體系。
食品安全是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生活的大事,尤其是像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這樣的傳染病。已成為舉國矚目的焦點。在此背景下,加強動物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制定科學合理的防疫措施,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動物食品安全,已成為目前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的重點。而動物疫病的基層防控工作,也是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基層做好動物疫情防控工作,要對牲畜的健康狀況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和監控,并對潛在的動物疫情進行及時的排查與處理,以實現預防與控制動物疫情的目標,保證牲畜的身體健康。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畜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保證畜產品的質量安全。
我國正在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新階段,同時也是由傳統畜牧業轉變為現代畜牧業的轉型期,大規模的飼養將導致動物疾病的高發,并且發病率會逐步上升,同時,畜禽疫病自身具有傳播速度快、危害性大等特點,甚至會加大畜禽疫病的二次感染風險,傳統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對畜禽疫病的需要,因此,要加強對動物疫情的防控,使其達到更高的水平,是我國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基層獸醫是動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力量。作為一線的獸醫,可直接接觸養殖戶,因此需要畜牧獸醫與基層動物養殖戶之間建立起一種良好的溝通關系,以方便養豬戶進行養殖方面的咨詢,如果重大疫情也可提升養殖戶對疫情的應變能力,讓基層養殖戶的溝通工作能夠更加精確地落實動物防疫的各項措施,此外還可對基層養殖動物的健康情況進行實時掌握。根據當前我國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實際情況,基層飼養人員對動物防疫工作不夠重視,在發生動物疫病時,未能及時發現病因,盲目使用抗生素,導致疫病進一步惡化,最終出現大批動物死亡,給養殖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在此情況下,基層的畜牧獸醫工作人員應該與養殖戶保持良好的溝通,對養養殖戶進行動物防疫方面的知識普及,增強農戶的動物防疫意識,并對農戶進行專門的防疫技術的培訓,讓更多的基層養殖戶能夠掌握與動物防疫有關的診斷和急救知識,讓他們能夠對動物防疫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積極地參加到基層的動物防疫工作中來。除此之外,地方有關部門還應不定期地邀請行業專家到基層做講座,對養殖戶進行有關動物防病的專題講座,讓養殖戶了解疫病的重要性,還可以組織養殖戶參加一些防疫交流活動,使養殖戶能夠加強對新防疫技術的學習,同時也能夠創新動物防疫工作模式。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要改變工作觀念,多與養殖戶溝通,使其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目前,基層工作人員在從事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工作時,也暴露一些問題,很多畜牧從業者對工作沒有明確的、科學的認識,缺乏責任心。部分人群對動物疫病的執行沒有落實到位。另外,部門政府機構監督工作不夠全面,監督力度不強,在具體的動物防疫工作中,形式化的傾向比較嚴重。此外,動物防疫工作在具體實施中缺少資金支撐,使得一些地區的動物防疫工作很難有效地進行。
由于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所以每個地方的養殖業發展情況都有較大的差異。目前,大多數省市的養殖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以中小型為主體,而在農村,養殖規模比城市更加分散,在動物出現疫情的時候,很難進行統一管理,給獸醫的防疫工作帶來很大壓力。而且,大部分農戶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對動物疫情的防控意識不強,有些養殖戶養殖動物時出現疫情,不愿配合基層獸醫的治療。當疫情出現大范圍的傳播時,獸醫往往束手無策,疫情向周邊區域擴散的風險很大,給整個畜牧養殖業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是防疫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在動物防疫工作中多以疫苗接種為主,這樣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動物防疫的現實需要。目前,我國畜禽疫病防治工作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存在著較大的滯后,給畜牧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動物防疫工作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工作,需要各方相互配合協調。目前的管理工作不完善,崗位職責不明確,導致了動物防疫工作混亂,效果不顯著。
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大眾對畜牧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實踐中,雖然畜牧獸醫的工作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在專業知識、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基層獸醫所掌握的知識技術還不能滿足現階段發展的要求。當前,基層畜牧獸醫在工作中,大部分都是依靠自身的工作經驗來開展有關工作,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因此,他們開展的防疫工作并不是很合理,對于剛進入基層畜牧獸醫站工作的畢業生來說,雖然他們具有比較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在工作經驗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缺乏實踐經驗。這些問題的出現,將會對動物衛生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
從相關調查中可以看出,由于飼養者自身的專業知識不足,缺乏對動物防疫的基本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對動物的防疫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進而造成了部分動物疫病的發生。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加大對宣傳的投入,并結合地方的實際,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如電視、廣播等,讓地方的養殖戶都能意識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養殖戶對疾病預防的認識,并對其進行疾病預防和預防的常規訓練。同時,提高養殖戶對疾病預防的認識,使養殖戶在發現家畜有異常狀況時,能及時通知獸醫進行治療,以保證家畜的生命安全。
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防疫工作隊伍,提升防疫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基層防疫站要有健全的防疫工作制度,防疫工作人員要在實際工作中將所制定的制度嚴格執行,并制定相應的獎勵和懲罰辦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在基層區域,畜牧獸醫工作人員也應該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主動地去了解和掌握有關的專業防疫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有關部門要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并根據具體情況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讓員工積極參加防疫工作。此外,有關政府部門還應該為他們提供足夠多的外出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對疫病進行及時的了解和掌握,保證基層畜牧獸醫防疫工作可以跟上社會發展的需要。
動物疾病的發生不僅與環境因素有關,還與飼養方式有關。許多飼養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僅憑自己的養殖經驗,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訓練,他們以為動物疫病的發生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卻沒有意識到,如果采用科學的養殖方式,能夠將疾病的發生概率降低,也有許多飼養者沒有對患病動物進行及時的處理,造成疫情的發生。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畜禽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就要加強畜牧獸醫的宣傳教育工作。例如,畜牧獸醫深入養殖戶群體,與養殖戶進行深入的交流,將先進的養殖模式傳播出去,并告知科學的防疫流程。地方動物防疫部門還可以建立工作群,讓畜牧獸醫定期將動物疫病的類型、發生原因、傳播途徑、發病表現、預防措施和防治方法等內容進行分享,從而引導廣大養殖戶采取科學的養殖模式。同時,這也讓養殖戶們向他們咨詢養殖技術,爭取他們的合作和認可,從而提高區域動物防疫的質量。
為了保障動物肉類的食品安全,保障防疫工作可以正常、高效地開展,應充分利用時代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在防疫工作中運用一系列的高新技術,例如,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要以新時代的指標為依據,構建完善的數據庫,為防疫工作人員的專業判斷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利用高科技,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庫,不僅可以知道工作人員的工作過程,而且可以了解設備器械、藥物的使用情況,還可以“查漏補缺”,對其中的優點、缺點進行分析,從中汲取經驗、改進,實現“優劣互補”。此外,借由資料庫的建立,可提升員工之業務水平,并能及時掌握各項儀器之操作過程,進而降低員工在防疫工作中由于儀器所造成之錯誤。所以,在基層防疫工作中,要在動物飼養的全過程中,對各種防疫內容進行詳盡的記錄,為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減輕他們的工作量,降低他們的工作壓力,降低他們的人員流動。
完善的物力與技術保障,是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近幾年,國家大力扶持動物疫病的基礎設施建設,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都要認真執行,縣級動物疫病防治機構要有一套符合本地區動物疫病防控需要的標準的動物疫病檢測實驗室;配有監控和取樣專車、冷藏室、常溫暖房、疫苗冷凍運輸車;鎮街要設立完善的動物防疫組織,要有相應的工作場所、種苗房,并配有冷藏箱、常溫溫室等設施,切實保障疫苗的品質。縣鄉兩級防疫部門,作為最基層的防疫機構,還應當跟上動物防疫行業的發展變化,將現代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引入進來,積極地組織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刻關注疫情的發展情況,科學地制定出相應的防控措施,將小反芻獸疫、布病、結核病、狂犬病等其他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結合起來,避免出現重大的動物疫情,從而提升防疫工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現狀并不是很樂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動物防疫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保障不足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將以上提到的優化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方法充分借鑒,讓從業人員對動物防疫的重視程度得到提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養殖戶的職業技能,為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