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保東知
(澤庫縣和日鎮農牧業技術服務站,青海 黃南州 811499)
澤庫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隸屬黃南藏族自治州,轄4鎮3鄉,64個行政村??側丝?.5109萬人,其中藏族人口為7.3896萬人,占總人口的98.4%,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h境平均海拔3700米,全縣總面積998.78萬畝,其中,草場占總面積的98%,可利用草場占總面積的92.49%。
2022年年末,全縣牲畜總存欄數為53.0229萬頭只,其中牛37.2250萬頭,羊15.7979萬只。出欄數23.9096萬頭(只)。肉類總產量為14526噸(其中:牛肉為12159噸,羊肉為2366噸)。奶產量為11624噸,主要制作酸奶、曲拉、酥油等畜產品。牧民人均收入達到10374元。
澤庫縣縣境平均海拔3700 m,遠離大城市和工業污染源,其空氣、土壤和水均未得到污染。土質優良,土壤以黑鈣土、白沙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高,氮、鉀豐富,天然牧草資源豐富,地理環境獨特,境內沒有化工企業,水源、草地均沒有遭受過污染。全縣已建成9個生產基地、64個有機生態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為發展有機畜牧業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全省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基地。全縣總面積66.53萬hm2,其中,草場面積65.2萬hm2,占總面積的98%,可利用草場面積61.87萬hm2,占總面積的93%。
牦牛、高原型藏羊和歐拉型藏羊是在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培育成的優良畜種,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在終年無補飼的條件下能生產出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牛羊肉和牦牛奶,特別是歐拉型藏羊,當年羔羊胴體重可達到15 kg,澤庫縣西部飼草基地優越,若能實現枯草期補飼飼養,胴體重可達到18 kg以上,是生產牦牛和高原藏系羊、歐拉型藏羊的重要基地。
澤庫縣是全國唯一的有機畜牧業示范(縣)基地,交通便利,省道阿賽、西久公路縱貫南北,澤同、措達公路橫穿東西,目前修建的張河高速將經過縣內,此外,境內還有相當數量的較低等級的正規公路和遍及各鄉鎮的簡易公路,形成了可達各處的公路網。澤庫縣是青南地區離西寧最近的縣,可北上西寧,南下九寨,有利于區域內的信息流和物資流的暢通,為畜產品外銷,以及開拓省內外市場創造了條件。
澤庫縣草地畜牧業養殖的優勢品種是藏系羊和牦牛,縣內草地生態環境良好,屬純天然、無污染、無公害、原生態的草原。縣內生產的牛羊肉制品上乘可口,具有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食用后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適宜開發有機食品和高新生物制品。發展有機畜牧業后,生產的牛羊肉的價格比普通牛羊肉提高20%~30%,延伸的毛、奶、草等畜產品將會提高附加值,可實現牧業增效、牧民增收、生態保護、多方共贏。
澤庫縣根據青海省委省政府的產業定位和州委州政府的工作發展要求,縣委縣政府及時成立了一把手任組長和常務副組長的強有力的領導小組,并單獨設立縣政府直屬的正科級有機畜牧業辦公室,負責全縣的有機畜牧業發展工作,核定編制8名,同時各鄉鎮黨委政府成立有機畜牧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政府機構保障體系健全。并與綠都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開發澤庫縣有機畜牧業網絡平臺和可追溯體系建設,縣、鄉兩級生產、養殖網絡服務體系較為健全,具備發展有機畜牧業的基礎。
近幾年來,澤庫縣立足天然草場,積極發展有機畜牧業,我縣于2012年12月13日由國家認監委、農業農村部正式頒發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共涉及61.87萬hm2天然草場上養殖的17.41萬頭牦牛和64.76萬只藏系羊,是目前全國有機認證牦牛和藏系羊最多的縣。在此基礎上通過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經過農業農村部評委的綜合考評,澤庫縣成功申報為全國有機農業(牦牛、藏系羊)示范(縣)基地。是第一個獲得全國有機畜牧業示范(縣)基地殊榮的畜牧業縣,這給本縣乃至全省今后發展有機畜牧業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品牌和區域優勢。
有機產業園區分為第一功能區(A園區)和第二功能區(B園區),A園區位于縣城中部,重點建設有機標準牛羊屠宰加工廠、有機乳制品加工廠、藏藥加工廠、有機牛羊肉精深加工廠、黃蘑菇加工廠、風干肉加工廠和辦公區等園區建設,所在地占地面積50 hm2。B園區占地13.33 hm2,預選址在交通、氣候、水、電等條件相對較好的西久公路邊,覆蓋西部三鄉一場的養殖小區。西部三鄉一場現有近6666.67余hm2耕地,重點建設打造示范養殖基地和有機飼草產業。截至目前,通過政府投資,已完成有機產業園區建設征地50 hm2工作,共投資1587.2萬元。建成8個有機畜牧業合作社。完成832.75萬元的高原有機畜牧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年度建設任務,800萬元為省級支農資金,32.75萬元為自籌。其中投資607.15萬元建成了5個有機牧場村;投資102.1萬元,完善了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已建成產品追溯系統1套,佩戴電子標簽1萬個;投資59.5萬元完成了特色品牌打造建設;投資64萬元完成了科技支撐建設。編制完成了有機畜牧業產業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同時,縣委、縣政府已將有機產業園區配套水、電、路納入全縣項目建設規劃中,計劃2015年進行全面建設。并已爭取到3個有機示范村基地建設及資金,共150萬。
為加快促進招商引資工作,我縣招商引資方案、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在制定當中,已與有機肥和乳制品等企業簽訂了入園意向協議,預計今年入駐園區。省、內外的8家有機龍頭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我縣有機天然養殖基地、有機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有機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等為主要內容進行考察交流,具體投資項目正在協商洽談中。同時組織村兩委和合作社負責人及相關部門到甘肅和四川的牧區縣考察學習,通過吸收借鑒外地企業經驗,從而增強我縣有機畜牧業和有機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有機畜牧業發展,制作有機畜產品宣傳冊、招商引資冊,有機畜牧業光盤,通過報紙、電視臺等新聞媒介進行多方位、立體的、廣泛的宣傳工作,使有機畜牧業產業園區建設工作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動力,也讓有機畜牧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各項惠農政策、措施得到鄉(鎮)、村干部和廣大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了家喻戶曉。在省綠辦的大力支持下,通過上海、青島等有機食品博覽會重要平臺,著力加大省內外有機畜牧業示范(縣)基地宣傳和推介工作,與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的大型企業進行洽談、銜接,為有機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開山鋪路。同時,在縣委、縣政府和各鄉(鎮)黨委、政府的積極配合和支持下,聘請省、州級專家對各養殖基地負責人、合作社理事、牧民群眾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有機科技培訓,先后發放培訓資料二千余冊,為大力發展我縣有機畜牧業工作夯實了基礎。
在充分肯定已取得成績的同時,有機畜牧業發展當中還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一是牧業產業化程度不高,缺少龍頭企業的牽動作用。二是缺少集中規范輻射面較大的有機畜產品交易市場。三是現有加工企業與有機畜產品加工標準要求差距較大。有機畜產品加工滯后,附加值不高,牧業增效緩慢。四是養殖基地(合作社)與加工企業尚未形成利益共同體。五是招商引資難度大。因受地理、交通、氣候條件的制約,招商引資難度大,產品加工、銷售困難,無法使我縣優質牛羊肉進入高端消費市場,不能體現產品應有的價值。六是資金投入不足。發展有機畜牧業,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由于我縣是全國貧困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地方政府缺乏資金配套。
為加快推進我縣“生態立縣、有機富民強縣”的戰略部署,按照“園區引領、科技支撐、牧企對接、有機規范養殖,實現強縣富民”的畜牧業發展思路,我們將要采取以下措施。
位于中部縣城,所在地占地面積50 hm2,引領帶動全縣有機畜牧業,依托地理優勢,重點建設有機標準牛羊屠宰加工廠、有機乳制品加工廠、藏藥加工廠、有機牛羊肉精深加工廠、黃蘑菇加工廠、風干肉加工廠和辦公區等園區建設,以促進我縣有機牛羊肉進入高端市場,通過精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
園區占地13.33 hm2,預選址在交通、氣候、水、電等條件相對較好的西久公路邊,覆蓋西部三鄉一場的養殖小區。西部三鄉一場現有近6666.67余hm2耕地,是青南地區重點飼草基地。我們依據優勢條件,認證有機飼草基地,以有機飼草產業為基礎加快半舍飼規范化規模養殖合作社發展,以增加單位面積牲畜出欄數,從而增加群眾收入,重點建設打造示范養殖基地和有機飼草產業。通過示范合作社示范引領,建立起嚴格的追溯體系,并分批對相關單位、鄉鎮全體干部和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理事長、成員進行有機知識培訓,使他們深入了解和掌握有機牲畜的生產、養殖、加工、貿易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技能,為和第一園區企業對接,提供有機產品打下基礎。同時,在發展半舍飼規?;B殖基礎上不斷推進畜種改良工作,提升畜種品質,積極發展有機飼草料精深加工,為養殖區提供優質有機飼草料,從而推進有機產業有序發展。
為打造我縣有機產品品牌,加大促進有機產品銷路,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我縣有機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以“園區企業+合作社+牧戶”“公司+合作聯社+牧戶”“有機服務中心+合作聯社+牧戶”模式運行。建立有機食品市場,準備在縣上、州上開設有機產品銷售點,在省內外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產品知名度。
根據省州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工作要求,按照澤庫縣生態畜牧業建設任務,目前,從全縣64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中挑選實力較強的1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分別推薦申報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能力提升示范創建,以1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2家州級生態畜牧業示范社、9個有機畜產品生產示范基地)為平臺,以天然放牧為主要生產方式,結合有機畜牧業生產要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按有機畜牧業生產技術規范和標準生產有機畜產品。以點帶面,利用3~5年的時間,全縣天然有機牧場達到64個(59個有機牦牛藏羊牧場、5個有機飼草料基地)。通過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增加牧民收入。
今后,我們將加大有機產業園區建設,引進龍頭企業。通過有機產業園區的建設,打造招商引資的平臺,引進龍頭企業開展有機牛羊肉、乳品和野生食品加工,創建地方品牌,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組織有機產品進入國內外高端市場。將加強半舍飼規范化養殖小區、合作社、追溯體系及畜種改良建設。指導牧戶進行標準化養殖,通過建立健全有機養殖戶牲畜養殖檔案,追溯體系建設和畜種改良建設,建立半舍飼有機規范化養殖小區,改變傳統生產中不合理的生產環節,按照有機畜牧業生產要求組織社員有機畜牧業生產,使之承擔起有機肥料生產與調配、有機飼草生產與調配、有機養殖追溯體系運作、吸納科技人員服務的作用,對有條件的合作社,鼓勵、支持圍繞有機畜牧業生產創辦各類生產企業,發展集體經濟。將加強飼草料基地和有機畜產品精深加工建設和繼續加強做好培訓和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