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廣慧
作為地區發展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能幫助地區吸引更多的投資項目,而且能有效增強地區的經濟活力。通常優越的營商環境對企業具有極強的吸引力,甚至能爭取更多國際企業到華投資,對于我國經濟的轉型與升級均有著重要的作用[1]。為了推動物流企業更好的發展,便需要高度重視物流企業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為物流企業提供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打造良好的發展條件,最大限度提升物流企業的經濟運行水平。
(一)健全物流企業稅收法律。當前,我國與物流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與之相關的稅收實體法僅有四部,余下大多均為行政法規而未能達到法律的層次,這便意味著物流稅收政策的法律保障還不健全,所以容易滋生各種問題。因此,為了優化物流企業的稅收營商環境,便需要著力于構建完善的物流稅收法律體系,全面落實相關的稅收政策,明確物流企業的法律責任。這樣通過將納稅服務的具體內容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出來,便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相關的責任糾紛。(二)規范物流企業相關收費項目。當前,因大量的行政收費具有較強的隨意性,不僅對物流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而且還對國家的宏觀調控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進一步增加了企業對政府預期行為的不確定性。因此,為了給物流企業創設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便需要國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規范物流企業的收費項目。首先,通過施行“費改稅”政策,對文化建設稅、事業建設稅等具有類似性質的稅收項目進行合并,以此降低收費的不確定性;其次,對教育附加費與地方教育費附加等收費類型予以合并征收,這樣既能讓收費標準逐步邁向規范化,又能將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以此強化國家的宏觀調控效力;最后,提出明確的征收標準并嚴格規范費用的征收率及范圍,這樣才能讓費用征收充滿確定性,避免因盲目的行政收費而打擊物流企業的發展積極性。
通過了解全國稅收營商環境我們不難發現,物流企業始終面臨著較為沉重的稅收負擔。然而,這種負擔主要原因是流轉稅與所得稅這兩種稅收的稅負過高所導致。隨著我國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陸續出臺以及不斷加大的稅收優惠政策,讓物流企業的稅收負擔得以減輕。尤其是國家在2019年專門針對物流企業推出的普惠性減免稅政策,更是讓物流企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稅收優惠,極大增強了物流企業的發展信心[2]。(一)制定多樣化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了推動物流企業穩定發展,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項稅收優惠政策,且這些優惠政策大多是直接面向物流企業,而非是如同發達國家一般通常采用的是間接稅收優惠政策。至于所謂的間接稅收優惠政策,也便是對稅收的優惠并不直接體現在所繳納的稅收金額之上,而是在其他方面加以體現;如法國的間接稅收優惠政策便是提高了物流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率,將原本的5%提高了25%;美國的間接稅收優惠政策則是在原本納稅周期的基礎上延長了半年;這樣做法均較為直接的稅收優惠政策既有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適應之處[3]。對此,我國可根據物流企業的行業特征、成長的階段性及企業特殊性來擬定契合的稅收優惠政策,將直接與間接兩種稅收優惠方式集合到一起,以便契合更多物流企業的發展特性,繼而切實維護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穩定。(二)完善增值稅稅收政策。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意味著包含物流企業的所有行業均需繳納對應的增值稅。而作為我國的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的繳納無論是對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均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然而,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時間尚且較短,諸多缺陷仍會產生一些問題,故仍需不斷完善。如因增值稅抵扣鏈條不完善,便會對物流企業一般納稅人的實際稅收負擔水平產生影響。對此,可通過將一定比例人工費用納入抵扣范疇的方式來擴大抵扣范圍,以此讓物流企業的稅收負擔得以有效減輕;除此之外,優化增值稅稅率與減少稅率檔次亦是完善增值稅的有效方式,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三)降低物流企業的非稅負擔。雖然,國家于幾年來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大幅減輕了物流企業的稅收負擔,但也仍有部分不合理的行為。對此,為切實營造出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國家還應對現有的收費項目予以清查并將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剔除,這樣才能進一步減輕物流企業的非稅負擔并切實營造出一個健康、和諧的稅收營商環境。
稅務部門作為為納稅人提供優質納稅服務的重要場所,唯有確保服務體系的完整,方能為納稅人辦理涉稅事項提供便利,繼而在提高納稅人的辦事效率同時也能取得納稅人的認可。因此,稅務部門也要不斷優化自身服務并積極致力于信息、服務、組織等一眾核心體系的構建,這樣才能迎合時代的發展步伐,為納稅人辦理涉稅事項提供方便[4]。(一)優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實現對納稅服務體系的合理優化,需構建“四位一體”的納稅服務模式,而所謂的“四位一體”,即從四方面解決納稅人的納稅難題,繼而在提高納稅服務水平同時提高納稅人的滿意程度。至于所謂的“四方面”,一是稅負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新時期的納稅服務不僅要樹立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更要將為物流企業服務的理念視作服務重點,以主動服務替代原本的被動服務,從而增強納稅人的滿意程度;二是促進稅務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專業的稅負隊伍不僅有著極強的業務與服務能力,也能及時了解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進,這樣將有助于提升納稅服務效率并確保納稅服務工作的高質量展開;三是各納稅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需得到加強。基于如今的信息化時代,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必然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5]。因此,為提升納稅服務效率及納稅人的滿意度,稅務部門還需借助信息化來推動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同時,稅務部門還要借助信息技術去廣泛收集物流企業的輔導需求,這樣才能在拓寬我國的稅務服務范圍同時強化物流企業的納稅輔導;最后則是更新辦稅設備。如上文所述,基于如今的信息化時代,唯有不斷革新信息技術方能最大限度滿足納稅人的各方需求。如辦稅大廳引進自助設備,讓納稅人在稅務大廳便可完成相關業務的便利,這樣便能極大減少納稅人排隊等待的時間,繼而使得納稅人的辦事效率也得到顯著提升。(二)優化信息體系建設?;谌缃竦男畔⒒瘯r代,各類信息技術手段及設備的加入不僅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也極大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對此,針對物流企業的稅收管理,稅務部門亦可采取“互聯網+稅務”的管理模式,通過聯系微信、稅務局門戶網站等方式,為物流企業辦理納稅業務開辟專門的渠道。與此同時,專區還可向物流納稅人提供各類咨詢服務,包括稅收政策查詢、稅務咨詢以及稅收輔導,讓納稅人足不出戶便可完成涉稅事項的辦理,從而讓納稅人享受到最大限度的便利。除此之外,稅務部門還可對現有的信息化軟件加以整合,通過更新現有軟件并完善其缺失的功能,讓稅務辦理逐步邁向智能化,這樣既能解決政府部門內部信息不對稱的狀況,又能節約納稅人的辦稅時間,繼而切實營造出好的稅收營商環境。(三)優化組織體系建設。健全的組織體系方能為物流企業解決發展中的稅務問題提供有力保障。這是因為物流企業比之大企業雖規模相對較小,但因數量龐大而導致所面臨的稅務問題往往也更加繁雜。對此,我國可成立專門為物流企業提供服務的管理機構,專職處理有別于大企業的物流企業稅務問題,并根據物流企業的不同規模提供適當的政策建議,這樣將更有利于解決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稅務問題,繼而確保各地物流營商環境的良好建設。(四)加大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在介紹了其他國家的稅收營商環境后我們不難發現,國內通常是由稅負中介機構負責物流企業的納稅申報等涉稅業務。但在我國,因中介服務機構目前尚不完善,故仍需要政府及稅務機關的大力扶持。同時,稅務機關也要加強對中介機構納稅活動的監督及監管,以此方能在提高中介機構的專業度與高效性同時切實為物流企業開展涉稅業務提供有力幫助。
總之,物流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了促進物流企業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便需要全面關注物流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為物流企業創設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物流企業稅收營商環境的優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系統性、持續性的過程,所以需要國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全面優化物流企業的納稅服務環境,合理調整物流企業的稅收負擔,這樣才能夠為物流企業發展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有效推動物流企業快速發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