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春曉
1.1工業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所謂工業智慧物流,指的是以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現階段的先進信息技術為基礎,秉持著精益求精的基本發展理念,在物流的包裝、倉儲、運輸、配送以及信息服務等諸多環節實現信息共享,進行深度的協同與交流,優化資源配置,并將傳統物流的業務進行整合[1]。與此同時,在信息技術對數據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分析的優勢之下,推動物流行業向網絡化、智能化、直觀化的方向發展,并提升物流系統的分析能力與決策能力。工業智慧物流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循環包裝為切入點,貫穿供應鏈企業的運輸全過程,并逐步拓展到上下游的倉儲與運輸業務。在智慧物流平臺的技術基礎與功能支持之上,將原本物流行業的業務進行整合,形成一體化、相互銜接、相輔相成的服務架構,是以精益思想為橋梁被緊密連接的信息技術與物流行業。
1.2工業智慧物流的主要功能。首先,工業智慧物流具備感知功能。工業智慧物流能夠在高新設備的支持下以極高的效率完成包裝、運輸、儲存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并且快速完成數據分類,發送給信息數據需求各不相同的運營主體。如此一來,工業智慧物流的各主體就都能及時掌握物流過程中的關鍵信息,也能夠保證信息的精度與效度,體現工業智慧物流的感知功能。其次,工業智慧物流具備規整功能。在工業智慧物流系統完成對數據的感知、處理與傳遞之后,還會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要求對數據進行分類,并分別打包輸送到數據信息中心。在數據完成歸檔之后,就會被存儲在數據信息總庫之中,用于整個工業智慧物流的底層數據庫,加強數據之間、不同的子系統之間的聯系,并促進系統的動態升級。再次,工業智慧物流具備自主分析反饋功能。工業智慧物流中搭載著模擬器,具備搭設模型并模擬運行的功能。而在匯總數據庫的數據支持下,模型能夠不斷貼近實際的業務運營情況,并準確地模擬出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向上溯源,利用分析功能總結原因,而向下,則要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持續對模型進行檢驗與修正。與此同時,信息反饋功能應當出現于工業智慧物流的每一個環節,因為對于一個建立在數據與網絡之上的系統來說,數據的更新是系統進行修復與完善的前提,也是反映物流行業整體發展狀況的必然要求。最后,工業智慧物流具備決策優化功能。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之下,通過對行業內企業一段時間以來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需求以及現實的運營環境,對需要投入的成本以及花費的時間以及最終的物流服務質量進行預測。并且在此基礎上做出風險性評估,既要分析出可能出現的風險,也要針對風險給出合理的應對方案,保障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2]。
現階段我國已經擁有為數不少的大型物流公司,有的是在傳統物流公司的基礎上轉型升級而來,也有的是互聯網企業運用自身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獨特優勢,開辟物流這一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大型物流公司在信息技術與行業資源方面本身就具備較大的優勢,既是工業智慧物流體系的主要構建者,也是開發物流科技、建設智慧物流網絡平臺的開拓者,是物流行業信息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但是,在正視我國在工業智慧物流發展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的同時,也必須承認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智慧物流發展的初級階段,依然存在相關法律制度不成熟,工業智慧物流系統構建成本高,智慧物流有待進一步發展等問題[3]。
3.1編制高效軌道運輸網絡。工業智慧物流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最集中的體現之一,就是在工業智慧物流的理念與技術支持下,軌道交通編制了高效的軌道交通運輸網絡。第一,工業智慧物流幫助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整合資源,更有效率地承接物流企業的運輸業務。工業智慧物流系統將企業的貨運需求與軌道交通運輸資源進行綜合分析,避免貨運列車出現不載貨的空跑現象,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實現對軌道交通運輸的高效管理。第二,工業智慧物流開發了軌道交通領域循環取貨模式定制服務的產生。精益求精基本發展理念的催動之下,工業智慧物流結合軌道交通運輸提供了更適配企業需求,更為人性化的高頻次、小規模物流服務,并開創了相應的循環取貨模式。合一取貨模式的特點在于多頻次、小批量、及時拉動,發揮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拉動功能,提升軌道運輸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共同配送。
3.2創設智慧物流平臺。工業智慧物流網絡平臺的建立則是工業智慧物流技術優勢的集中體現,平臺是建立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核心技術的基礎之上,對軌道交通運輸的全過程進行管控,并通過整體化的思維優化物流進程的運營。不僅如此,工業智慧物流網絡平臺還具備運輸管理、包裝管理、倉儲管理、資源管理等功能,是循環包裝、VM I倉儲業務的統一管理平臺,實現了對軌道交通運輸的全過程管理。
3.3優化循環包裝設計與運營。對軌道交通運輸而言,包裝處于經常被忽視的狀態,但實際上,包裝的設計與具體使用能夠直接影響到軌道交通運輸的效率與質量。首先是對循環包裝設計理念的優化。工業智慧物流能夠提供準確的數據,降低包裝目視化設計的差錯率,讓每一件物料都有清晰、明確且唯一的擺放位置,同時做到防護到位,方便交接。目視化的特點也將方便后續的檢驗與交接環節,進一步降低出現包裝失誤的可能,二維碼的配備也方便了對物料進行動態管理。另外,循環包裝的尺寸在工業智能物流的數據指導下都采用了標準尺寸,且與運輸列車的規格相契合,提升了列車的物料裝載率。其次是對循環包裝運營模式的優化。在工業智慧物流的技術支持與數據指導下,循環包裝現在采用的是效率更高的新運營模式。首先,包裹從集散中心統一出發,以空箱的狀態被運往供應商處,而供應商則需要依照智慧物流系統中給出的信息完成物料裝箱并發送。最后由主機廠完成空箱回收,并發回集散中心,由集散中心對空箱進行檢修與維護[4]。
3.4智能組織與智能調度的實現。通過對軌道交通物流數據的獲取與分析,工業智慧物流系統能夠對來源的物流數據進行精確計算,并在此基礎上對物流貨運資源進行分配,精準匹配列車的運能運量。與此同時,通過對物流態勢進行動態演變分析,工業智慧物流系統能夠對運行安全風險進行預測,在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保障運行安全。另外,在此前的軌道交通調度中,由于受制于移動通信網絡的容量,傳統的調度系統通常只支持語音這一單一形式。而在工業智慧物流搭載的5G技術的支持之下,除了傳統的手臺與桌面終端之外,攝像頭、無人機乃至機器人都可以接入到調度系統之中,為未來軌道交通指揮運營平臺的建立創造條件,既能提供數據處理、安全要素管理等信息支持,又能夠承載視頻調度、遠程指揮等功能,并與災害監測等系統進行聯動。
4.1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軌道交通領域智慧物流發展。首先,物流企業應當認識到現階段的智慧物流技術還處于發展不完善的階段,許多功能只完成了基本的框架建設,實際功能開發卻還有待進一步發展,貨物倉儲、運輸、配送一體化的實現還需要物流企業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與此同時,傳統物流企業與互聯網公司應當進行強強聯合,將資源與技術的優勢進行互補,實現資源共享與技術互助,推動智慧物流技術的發展完善。其次,物流企業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龍頭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不能將目光局限于企業內部,更要著眼于外部的市場環境,找出現階段工業智慧物流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物流企業應當利用自身的數據庫與信息技術優勢,充分對行業發展狀況作出分析,并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此對自身后續的發展方向做出調整,重新規劃戰略部署。而軌道交通運輸領域也應當秉持積極開放、合作共贏的基本理念,為工業智慧物流在本領域中的應用創造條件,即將工業智慧物流用作促進自身轉型升級的動力,同時也要及時給予工業智慧物流反饋。一方面,歸到交通領域需要對自身的管理體制機制做出調整,為工業智慧物流的應用提供接入端口,縮短磨合時間。另一方面,軌道交通在應用工業智慧物流的過程中,也要及時為相關企業提供使用反饋,促進工業智慧物流的優化升級,形成正向循環。
4.2強化軌道交通行業人才的吸納與培養。首先,在對軌道交通領域人員進行招聘時,要對所有崗位做到“一視同仁”,保證過程的公平公正。無論是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還是常規工作人員,都必須滿足對資質以及專業能力的考核,確保員工的能力與職位相匹配,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為后續人才的培養打好基礎。其次,軌道交通領域應當建設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內部員工提供多樣化的自我提升機會,既可以組織員工外出進行培訓深造,也可以組織企業內部經驗豐富、能力強的員工進行經驗分享,擴充在職員工崗內自我提升的路徑。與此同時,物流企業還應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宣傳與培訓,既梳理員工對信息技術的正確認識,同時也提升員工的信息技術總體水平,為轉型與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
總而言之,工業智慧物流指的是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基本支撐,在物流的諸多環節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分配、業務整合,并提升物流系統的決策能力與執行能力。工業智慧物流有著感知功能、規整功能、自主分析反饋功能以及決策優化功能。現階段我國工業智慧物流雖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依然屬于發展初期階段,需要面對并解決諸多問題。現階段工業智慧物流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推廣主要體現在編制高效軌道運輸網絡、創設智慧物流平臺、優化循環包裝設計與運營三方面,想要達成進一步的推廣效果,就需要從智慧物流自身的發展狀況入手,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智慧物流發展,強化物流行業人才的吸納與培養。C
引用出處
[1]陳功銳.工業智慧物流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推廣實踐[J].鐵路采購與物流,2022,17(07):53-54.
[2]董婷婷.軌道交通制造業智慧物流儲運一體化實踐與推廣[J].鐵路采購與物流,2022,17(06):31-34.
[3]滕罕.互聯網背景下城市綠色智慧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儲運,2022,(03):108-109.
[4]李楠.中外智慧物流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0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