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麗英 宋曉莉
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審計,在商業中,審計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監管手段,但在現實中,很多公司往往忽視了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導致企業管理出現問題,這最終會影響到企業的各個層面,甚至禁錮了企業的發展前景。因此,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就尤為重要?;谶@一背景,本文首先對與快遞公司有關的大量信息及文獻進行閱讀,通過對物流公司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有針對性地找到了應對措施,期望通過對上市物流公司內部審計質量的提升來推動整個物流行業的良性發展。
1.1內部審計的定義。內部審計,又稱內審。它以組織內部為基礎,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必須首先遵守有關準則要求,并對所審計對象的各方面作出較為客觀、公正的認定,由此找出并改進被審計企業中的不良情況,滿足管理層與投資人的要求,繼而提高企業形象與市場價值,以便決定是否按照認可的原則與流程執行,能否達到規定的、規范的、高效的、節約的利用資源,達到企業的目標。因此,審計工作旨在協助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提高效率,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內審雖有獨立性,卻因企業內部某些特殊關系而使內審質量大大下降,所以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1.2內部審計的內容。從內容上劃分,把物流企業的內審劃分為外部物流審計和內部物流審計。外部物流審計主要是作用到企業所處的外部經營環境,如關注國家的監管環境,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內部物流審計與外部物流審計不同,它更側重于內部的管理活動。首先,物流公司的內部物流審計更關注相應的物流成本;其次,內部物流審計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審計,比如公司的設施;最后,對公司內部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審計。物流成本不單單是產品從某地運輸到另外一個地方所花費的成本,它還包括了在一些資源上花費的成本,例如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財務資源等,以此為基礎形成的貨幣都囊括在了物流成本當中。所以,在對物流企業進行審計的過程當中,需要重點審查物流成本,不斷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以及物流企業的利潤率。
2.1內部審計人員勝任能力不足。內部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有專業勝任能力和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審計領域的知識,還應該對相關的專業如稅法、會計等與之相關的領域有專業的素養。而現實中xx快遞公司的內部審計人員專業能力較弱,缺乏應有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很多內部審計人員以兼職或臨時抽調的形式參與內部審計,對內部審計工作缺乏應有的基本認知和工作能力,導致內部審計結構混亂,審計工作的質量因此大打折扣。
2.2內審工作方式較為滯后。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傳統的內部審計越來越滿足不了公司管理的要求,于是內部審計開始轉型升級,以此來適應公司的發展。轉型后的審計更關注企業層面的發展模式,如戰略發展。但大部分快遞公司的內部審計仍然停留在傳統層面,關注點還是僅僅放在公司的財務狀況上,內審的工作方式比較落后。
2.3內部審計條文性單一。很多快遞公司沒有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定制適合自身條件的條文規定,僅僅按照國家出臺的大的法律法規作為公司遵循的標準,而沒有根據公司情況細化法則,內部審計的條文單一,公司的管理很難發揮實踐的作用。
2.4后續審計工作不完善。對后續審計工作缺乏正確的認知,使得快遞公司忽視了后續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客觀評價內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最終會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
3.1提升審計工作者的專業勝任能力。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選拔門檻,在面試環節加強人員的篩選,更加注重審計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在工作期間加強內審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素養。
3.2改進內審工作方式。改變單一的內審方式,從多個維度出發,逐步從戰略、運作等各個層面分析問題。用更有針對性的工作方式去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內審的質量。
3.3細化內審條文。在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的大框架下,需要根據企業的自身發展制定適合自己的內審條文。這些條文可以為內審人員的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提升內審工作的實踐性。
3.4完善后續審計工作。后續的審計工作會影響到審計的質量,因此不容忽視。內審人員需要對關鍵的審計環節重點關注,最終提高內審的審計質量,促進物流企業的健康可持續性。C
引用出處
[1]劉錦霞.基于多元化特征的物流企業審計目標優化策略[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6):41-42.
[2]馬翠微.快遞公司內部審計問題及對策[J].河北企業,2017(8):68-69.
[3]仇小微,馬丙周.新時期上市物流企業內部審計困境與審計體系重構.審計與理財,2019(11):55-57
[4]褚陽.新時期現代物流企業的審計困境與對策決策探索(下半月),2016(0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