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波
清晰地記得,那是1996年的畢業季,我敲響了王冰老師辦公室的門,特意來向他告別。我們相談甚歡,但聊到畢業前推選預備黨員我落選的事情時,我心情沮喪起來,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王冰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畢業之際,是辭別老師、惜別同學的日子,但更為重要的是向自己的過去告別,特別是要向曾經的傷痛告別。破繭成蝶,才能走向新生。”
放下傷痛
我直言道:“我非常看重那次推選,落選帶給我巨大傷痛。我實在是放不下啊!”
王老師說:“你落選后,心情低落、寢食難安,我非常理解。其實,同學們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睜大眼睛,懷疑地看著王老師。
見我詫異,王老師向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就在預備黨員推選結束后不久,得到推選的王棟同學找到了王老師,請求王老師準許他把預備黨員的名額讓給我。他說,我倆實力不相上下,而且紅波的學習成績更優秀,還發表了很多文章,是當之無愧的好學生,再說我倆也只差兩票,又不是差很多。
王老師講完,義正詞嚴地對我說:“我當時斷然拒絕了他,因為就從患得患失這一點來說,你就不配入黨。”
我羞愧地低下了頭。
王老師鄭重地問:“如果這次推選你成功了,落選的是王棟,你是否會把機會讓給他?”
我慚愧地搖了搖頭。
王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所以,當傷痛發生時,不應思考失敗使你得不到什么,而要反思自己是否具備成功的資質。當認識到自己不配成功時,失敗也就心安理得了……”
吸取教訓
王老師又告訴我:“其實,當傷痛發生后,一個人除了坦然接受,還應查漏補缺,這樣才會成熟。”
見我沒有回應,王老師解釋道:“每一次傷痛,都是給我們的教訓。如果我們不吸取教訓,當事情再次發生時,還會重復過去的行為,這就是有人反復掉進同一個坑里的原因。還是以你落選的事來說,你靜下心來想一下,你應該在哪些方面改進?”
我想了想,說:“我應該多和同學們交往。”
王老師點了點頭,說:“你說得很對。平時,你刻苦學習、成績優異,還潛心寫作,發表了很多文章,是我們班的大文豪,所以很多同學投票給你。但是,你將時間和精力更多地花在個人學習、成長上,而較少關心同學們的生活、學習,所以你與團結同學的王棟差了幾票。”
我會心地說:“如果是推選作家會員,我就會入選,因為我有文學功底。而推選預備黨員,我還缺少群眾基礎。我今后一定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提升格局
王老師點頭稱是,我又說:“要是在傷痛還沒有發生之前,能避免傷痛就好了。”
王老師說:“不是不可以的,正如未病先防嘛。”
我懇請王老師傳授未病先防的秘訣。王老師說:“方法有一個,就是提升格局。就告別傷痛來說,這是最大的成長。”
我思考著什么是格局,然后對王老師說:“就拿推選預備黨員來說,如果我不把入黨作為目標,而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目標,即便落選,也不會唉聲嘆氣,更不會痛不欲生。因為落選絲毫不會影響我為他人做好事。”
王老師滿意地笑了。我又問:“王老師,如何提升格局呢?”
王老師深有感觸地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天下事,是提升格局的有效方法。”
畢業后,我謹遵王老師的教誨,每年都要精讀幾本書;我還利用寒暑假,游覽四大名山,泛舟于五大湖泊,結識了不少教育同人。在閱讀和行走中,我一點一點地成長,不計得失,愛校如家,只問耕耘,愛生如子,如蝴蝶翩翩起舞于爛漫的春光中,盡享教育生命的美好。如今,我已是有著22年黨齡的黨員教師……
牢記傷痛,如同作繭自縛;遺忘過去,又會重蹈覆轍。只有反思過去的自己,放下傷痛、吸取教訓、提升格局,才能華麗轉身,迎來更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