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龍,王廣軍,梁 群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哈爾濱 150040)
重癥肺炎(Severe pneumonia,SP)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2],發病機制十分復雜,涉及到病原體侵入、宿主免疫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等方面。其中,病原體感染是SP發生的主要誘因之一,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和氧化應激反應異常增強,使肺泡和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從而形成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而炎性細胞和凝血系統的異常激活也可加重疾病發展過程。目前,SP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機械通氣、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治療,以及中醫中藥的治療。機械通氣可以改善肺泡通透性和通氣,抗生素具有很好的殺菌效果,但其應用需慎重,避免濫用導致耐藥性的產生;糖皮質激素與免疫抑制劑能有效緩解SP臨床癥狀,臨床應用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中醫治療SP具有獨特的優勢,治療原則在于理氣化痰、補益氣血。例如,針灸治療SP能夠抑制機體炎癥反應,同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3-4]。中藥湯劑利用中藥的多成分作用,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同時具有抗炎止咳和改善肺部病變的效果?,F對SP的發病機制和中西醫治療研究進展進行簡要介紹,希望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但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并發癥。
SP大多數情況下由細菌、病毒或真菌等微生物引起[5]。這些病原體會侵入呼吸道并繁殖,導致機體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增強,進而導致肺泡和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出現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病理改變。
感染后,機體免疫系統會釋放多種炎癥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6]、間質細胞來源性肺泡蛋白-3(Interstitial cell-derived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3,S100A3)等,引起全身炎癥反應和局部肺部炎癥反應,從而進一步損傷肺部組織和器官功能。
SP患者常伴隨有血栓形成和凝血功能障礙,主要是由于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的增強引起的[7-8]。凝血因子的異常激活會產生纖維蛋白等血栓物質,堵塞肺小動脈,影響肺部氧合功能。
患SP時,機體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系統出現失衡,導致氧化應激反應增強。這一過程進一步激活細胞因子,加劇炎癥反應和凝血功能障礙[9],最終使肺部組織界面受損。
肺部缺氧會引起細胞功能障礙,導致肺部纖維化。一方面,肺上皮細胞被激活分泌促纖維化因子,誘導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蛋白沉積,導致肺部纖維化;另一方面,低氧環境也可導致炎癥反應和細胞因子釋放,進一步加劇肺損傷和纖維化[10]。
總之,SP的西醫發病機制十分復雜,涉及到病原體感染、免疫反應、氧化應激反應等方面。在治療上,早期抗菌治療很關鍵,同時應該控制炎癥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和氧合功能,以防止病情惡化,提高治療效果。
1)基礎疾?。夯加心承┗A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更容易感染病原體[11],并且在病情嚴重時恢復較慢。這些基礎疾病也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風險。2)年齡:老年人和兒童相對于成年人來說更容易受到感染,且病情較為嚴重[12-13]。老年人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容易合并多種疾病,從而影響抵抗力。3)吸煙、飲酒、營養不良、氣候和環境污染等都可能增加感染和并發癥的風險。
根據中醫的理論,疾病的產生主要與人體內部陰陽失衡、氣血運行不暢等有關。對于SP,中醫認為它的發生和發展與多個方面有關:1)病邪侵襲:中醫認為外界的病邪可以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內部,導致肺臟失去正常的宣發功能,甚至引發肺炎等疾病。2)氣血不暢:中醫認為,人體的免疫力與氣血暢通密切相關。如果氣血不暢通,體內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從而無法有效地對抗病菌和病毒。此時,人體容易感染病原體,引發疾病。3)肺經損傷:中醫認為,肺主宣發,是人體最為嬌嫩的器官之一。長期吸煙、著涼、情緒波動等一些因素,可能導致肺氣不足和肺經受損,從而引發肺炎等疾病。4)濕毒內生:中醫認為,濕是病邪的一種,如果人體缺乏足夠的陽氣,就容易濕浸內生,導致病情加重。在治療SP時,中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中藥、針灸、艾灸等方法,通過調節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和氣血運行,達到改善疾病癥狀和促進康復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醫治療SP時,應該結合現代醫學的檢查和治療方法,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如果病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醫生會根據細菌類型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頭孢菌素等。張蕊等[14]的一項研究指出,抗生素治療重癥肺炎可快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病情恢復,其能提升患者生存質量,但聯合其他藥物治療可以減少不良反應,效果更為理想。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病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醫生會根據不同的病毒類型選擇相應的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賈丹等[15]認為,胸腺肽聯合阿米卡星霧化給藥能減輕重癥肺炎的應激反應,最終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臨床效果比較理想。
SP患者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統常常處于失調狀態,醫生會給予一定的支持性治療,如氧療、呼吸機輔助通氣、液體輸注等。其中氧療在SP患者的肺功能出現衰竭時,醫生通常會采用氧療,通過給予含氧氣體,提高患者血液中氧氣的含量,以滿足身體的需要。氧療可以提高組織的氧供應,減輕組織缺氧的情況,有助于促進炎癥的消退。當患者的呼吸能力受損嚴重時,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呼吸機將氧氣和空氣以一定的壓力通過呼吸管送入患者的肺部,協助患者完成呼吸過程。機械通氣可以緩解患者的呼吸負荷,減輕肺部水腫、胸腔積液等癥狀,防止呼吸衰竭。施俊等[16]的研究顯示,肺部感染患者數量增多,且病情加重,而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能夠明顯改善重癥肺炎的臨床癥狀,恢復生命體征平穩。冷凌涵等[17]研究顯示,與傳統有創機械通氣相比,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能夠有效治療重癥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并有效降低患者院內死亡率。
在SP的治療過程中,為增強患者的免疫力,醫生可能會使用免疫球蛋白、胸腺素等治療。邵思等[18]對重癥肺炎患者應用人免疫丙種球蛋白治療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炎癥反應得到顯著抑制,臨床安全有效。
當SP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時,醫生可能會使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減輕炎癥反應和緩解病情。費燕等[19]研究顯示,糖皮質激素能有效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其對內皮功能可起到很好地改善作用,明顯抑制炎癥,但聯合中藥湯劑治療改善效果更佳。
需要強調的是,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案有所不同,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此外,在使用藥物治療時,醫生需要對藥物的種類、用量和時間進行合理的掌控,以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病理機制選用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的中藥,煎制成中藥湯劑,口服治療。中醫治療強調辨證施治,即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征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在治療重癥肺炎時,中藥湯劑能夠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病因進行調理,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中藥湯劑通常是由多種中草藥組合而成,能夠綜合調理人體各個系統,調節免疫功能、改善癥狀等,有助于全面提高患者對抗病毒的能力。趙遠等[20]研究表明,滌痰開竅中藥復方治療重癥肺炎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將煎制好的中藥涂抹在患者胸部或背部相應穴位處,通過皮膚吸收的方式發揮作用。中藥貼敷直接作用于患處,能夠深入肌膚組織,通過皮膚吸收發揮藥效。這種局部作用有助于集中治療和緩解疼痛、瘙癢等局部癥狀。另外,許多中草藥具有溫熱性質,中藥貼敷能夠通過溫熱的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擴張血管,增加患處的氧氣和營養供應,促進組織修復。羅朝湖等[21]研究顯示,穴位貼敷能有效抑制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
選用適宜的針刺方法和穴位進行刺激,通過調節機體氣血、神經等系統的功能,起到平喘、化痰、止咳等作用。針灸療法能夠調節人體的內環境,促進氣血的流通,調和臟腑功能,平衡陰陽,從而提高機體的整體抗病能力。它能夠綜合調理身體的多個系統,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態。另外,針灸通過在特定穴位刺激,直接作用于相應臟腑、經絡和組織,激發人體的自我調節和自愈機制。它能夠刺激神經末梢,改善局部循環,增加局部血液和氧氣供應,促進組織修復。董晶晶[22]認為,針灸技術在治療重癥肺炎中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可以較好地輔助俯臥位通氣治療。
通過手法刺激胸部和背部的相關穴位,促進氣血流通、疏通經絡,緩解呼吸道癥狀。推拿按摩能夠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通過按摩肌肉和組織,緩解肌肉緊張、疼痛、僵硬等癥狀,讓身體感到放松舒適。另外,推拿按摩可以刺激人體的神經末梢,促使神經的傳導,改善痛覺的傳輸,從而緩解各種疼痛癥狀,如頭痛、頸肩痛、腰背痛等。蔣爭艷等[23]研究認為,穴位按摩能促進重癥肺炎排痰,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總的來說,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在病理認識和治療方法上有所不同,中醫強調“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同時也注重個體化的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定制方案,通過中藥、針灸、推拿等形式促進機體自身的恢復和治愈。
中西醫治療SP的優勢非常明顯,主要有以下優勢:1)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患者康復率:SP是一種病情危重、治療難度大的疾病。傳統的西醫治療方法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可能有效,但是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而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綜合利用中西兩種醫學的優勢,提高治療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康復率。2)中醫藥可以減輕癥狀和副作用:SP治療過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強效抗生素等西藥,但是這些藥物會帶來諸多副作用,導致患者身體負擔增加。中醫藥可以通過清熱解毒、扶正固本等方法,減輕癥狀和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針灸和推拿等中醫手法可以緩解呼吸系統癥狀:SP患者常常有呼吸系統癥狀,如咳嗽、呼吸困難等,而針灸和推拿等中醫手法可以通過刺激人體穴位和經絡,緩解呼吸系統癥狀,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陳韻等[24]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指出,對重癥肺炎老年患者應用清金化痰湯聯合抗生素降階梯治療能夠獲得理想的臨床效果,可顯著抑制炎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中國中醫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25]表明,針刺能對重癥肺炎有創機械通氣患者起到鎮痛、鎮靜的作用,能夠減少鎮痛鎮靜的藥物含量,減少并發癥,對患者的血氧情況起到改善的作用。謝輝等[26]研究認為,烏司他丁與參麥注射液結合能夠改善重癥肺炎患者的心肌損傷,從而保護患者的肺功能。
1)中西藥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副作用:中西醫結合是將中西兩種醫學進行綜合,但不同醫學體系中的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相互影響和副作用,需要醫生進行謹慎評估和把握。2)缺乏標準化的治療方案和證據支持:由于中西醫結合在實踐中存在很多灰色地帶,且相關研究不足,因此缺乏標準化的治療方案和證據支持,給醫生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帶來不小的困難。3)患者的心理認知問題:中西醫結合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治療方法,對于患者來說可能存在心理上的認知問題,例如患者可能比較依賴傳統的西醫治療方法,或者認為中醫藥治療效果不明顯。這些問題需要醫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教育。4)醫生融匯中西醫知識的能力:中西醫結合涉及到中西兩種醫學體系,對于醫生來說需要具備融匯中西醫知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這對于年輕的醫生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大的挑戰。
中西醫結合治療SP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其主要優勢在于能夠發揮中西醫學的各自優勢,達到更好的療效。中醫藥可以較好地調理患者體內的氣血、陰陽平衡,緩解炎癥反應,而西醫在抗病毒藥物、肺部支持、人工呼吸等方面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在實際應用中,中西醫結合治療SP的方法包括中藥干預、針灸、推拿等中醫方式,以及抗病毒藥物、抗感染藥物、支持性治療等西醫方法。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可使患者在短時間內緩解癥狀,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病情的恢復。總之,中西醫結合治療SP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研究,提高對患者病情和治療效果的綜合分析能力,不斷完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