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小學階段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時期,在體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不能讓學生單純地“玩”,而是要有計劃、有原則地指導他們在“玩”中發展創造性思維,提高創造力。為此,教師應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轉變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增強體質,強化創新意識,進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一、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著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過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問題,大多數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形式上,而忽略了對學生的指導,沒有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具體教學。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有的教師雖然帶領學生進行了熱身運動或組織了集體活動,但內容卻枯燥乏味,并沒有規定特定的活動項目,長此以往,學生對體育也就失去了興趣。
2.課程受客觀因素影響大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有些學校和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將重點放在主修科目上,對體育這門課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盡管學校會按照新課標開足體育課,但在實際教學中,有時會由于天氣原因無法進行,有時還會因為重要的考試(比如期中和期末考試)而被占用,這就使得學生沒有足夠機會參與體育活動,更別提受到專業的體育訓練了。
3.教學模式單一
受傳統教學方式和觀念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的方法始終比較單一,一般都是安排學生進行機械式的運動練習或者跑步,缺乏針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升而進行的訓練。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對策
1.完善教學形式
在體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自身就應具備創新意識。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質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體育教學目標進行有機融合,從學生的體育基礎出發,激發學生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充分體會到創新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達到提高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運動,培養他們體育創新的態度。
2.合理設計提問
在實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比如,教師在體育課上教授動作要領時,可以以設疑、提問、討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如,在進行長跑比賽前,教師可以提問:“你們對跑步有沒有興趣?你們有自己喜愛的長跑選手嗎?”讓原本枯燥無味的運動變成有趣的活動。
3.豐富教學內容
體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綜合的課程,只有教學內容豐富,才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豐富體育活動的內涵,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將一些時尚元素和趣味性元素融入教學,促進學生大膽探索、求新。教師也可以激勵學生組織體育活動,自主設計具體的體育項目,制訂活動的內容和規則,并根據自己的設想來安排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還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階段,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有目的和有組織地進行的。教師要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創新教學形式,并充分利用體育教學活動有效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為他們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