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香安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極強的學科,但小學生上課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從而導致他們覺得數學學科十分枯燥乏味。因此,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強化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十分有必要。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心得,談一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趣味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長短往往與其對課堂內容的興趣大小有關。學生在課堂上對感興趣的內容會仔細聆聽,十分專注,但對他們不感興趣的內容會選擇自動屏蔽,甚至會和周圍的學生說話,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一節課后,往往是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并沒有掌握核心知識。此外,部分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不利于解放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的策略
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集中注意力,教師就必須做好教學設計,備好每一節課,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吸引到學生。
創新課前導入環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生動有趣的課前導入環節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設計“認識年月日”一課的導入環節時,筆者創設了兩個小朋友過生日的情境:“楠楠說他4年才過一次生日,寧寧問他為什么?學完本課知識,同學們就知道楠楠為什么4年才過一次生日了。”利用對話提問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直接帶入新課的教學中,不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濃厚興趣,還能夠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以小組合作探究增強課堂趣味性 課前導入主要是為新課鋪墊,但要想使整節課都充滿趣味,只靠新穎的課前導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探索新知的環節中增添光彩。如在教學“認識年月日”時,教師準備好不同年份的年卡,讓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觀察自己本組的年歷卡,找出每個月各有多少天,并總結規律,由小組代表發言。最后,通過對比總結出大月和小月,以及特殊月各有多少天。
小組合作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還能增進同學間的交流。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嘴、動手、動眼,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以比賽、游戲等方式鞏固新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如果說導入環節是課堂的起點,探索新知是課堂趣味性的延伸,那么積累新知便是課堂趣味性的升華。為了使課堂趣味性得以升華,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游戲來積累新知。比如為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設計闖關游戲,將全班學生按照不同標準分組,進行知識積累的比拼,為自己小組爭光,增強學生的凝聚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以幽默、正向的語言活躍課堂氛圍,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的動力。比如,在筆者的教學生涯中遇到過一位學習成績并不是很理想的學生,而且他的膽量非常小,上課總是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所以當我看到他想要舉手卻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時,我就會馬上點名請他回答問題,并對他進行表揚和鼓勵。多次以后,這個學生在課堂明顯活躍起來了,回答問題時既大方又主動。因此,教師要學會使用鼓勵、正向的課堂話語來為課堂注入活力。
除此之外,合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既能夠豐富學生學習的途徑,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能夠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從而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活潑、有趣。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采取各種方式與手段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不過,在提倡興趣教育的同時,教師必須重視對這些方式、手法的合理、正確運用,讓課堂教學變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