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維 廖道江 張艷
普特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它提倡將特殊學生融入主流學校,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和成長。體育技能學習不僅是特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幫助特殊學生融入社會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本文將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積極探究普特融合教育對特殊學生體育技能學習的改善作用。
一、發現并培養特殊才能
小李因大腦發育遲緩而出現輕度智力障礙,他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語言表達不夠清晰,情緒起伏較大。不過,這類學生往往具備出色的機械記憶力,他們的智商略低于正常范圍,在情緒穩定時可以理解和回應簡單的指示。值得一提的是,小李熱愛體育運動,經常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各種運動,在體育運動方面,他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因此,對教育者來說,發現并培養小李這類學生的特殊才能是幫助他們全面發展的關鍵。
二、持續的鼓勵和支持
在上跳繩課時,小李總是認真地在學習。但由于剛接觸跳繩,小李總是因為無法掌握手搖和起跳的節奏而感到沮喪和憤怒。一天,小李又因為無法跟上節奏而摔了跳繩,然后生氣地離開了。對待特殊學生不能按照教育普通學生的方式進行溝通,應該以人文關懷為主。因此,教師開始為小李提供更多的個人輔導,耐心地教他如何掌握跳繩的技巧。同時,教師還鼓勵小李多與同學們交流,讓大家一起幫助他提高跳繩技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小李開始逐漸掌握跳繩技能。他的情緒也變得越來越穩定,不再輕易發脾氣。在之后的跳繩課上,小李開始變得自信,也愿意與同學們交流學習。小李的改變讓教師深刻體會到,在融合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以教育普通學生的方式來教育和引導特殊學生,應該針對他們的特殊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平緩地教授體育技能,并根據他們掌握的情況,適時地增加動作難度,促使他們掌握更準確的技術動作,以便更好地提高運動成績。
三、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
在普特融合教育中,普通學生構成了課堂的主力軍。這些普通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幫助特殊學生,發揮著示范引領的作用。在動作訓練時,普通學生展示出“小教師”的特質,力求使自己的動作準確無誤。這種環境氛圍對特殊學生產生了積極影響,他們并沒有感到陌生或害怕,相反,他們也開始觀察并模仿其他學生的動作。
小李通過與同學們交流學習,在跳繩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在隨堂測試中,他一分鐘跳繩的成績達到128個,這個成績非常優秀。此外,小李每次見到體育教師都非常高興,會主動地跑過來向教師問好。這種改變與他之前沉默寡言的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積極地與同學和教師互動,這不僅有助于提高他的學習成績,也有助于培養他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
四、建立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密切合作關系
在家庭回訪過程中,教師向小李的父母提出了需要在家鞏固跳繩動作的建議,以幫助小李進一步提升跳繩技能。小李的母親非常支持教師的建議,并答應陪伴孩子一起練習。家長的鼓勵和陪伴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支持和養分,這一點在小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家長的陪伴下,小李對跳繩的熱愛程度不斷增加,他的性格也變得更加積極開朗。這些改變不僅提升了小李的學習熱情和生活質量,也對他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五、結束語
從小李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特殊學生同樣具有巨大的運動潛力和練習興趣,他們只是需要更為細致和個性化的教導方式來激發和挖掘這些潛力。此外,小李對跳繩運動的熱愛和對教師的熱情也凸顯了普特融合教育的積極影響。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可以促使普通學生有意識地規范自己的行為,提升社會責任感,更為特殊學生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學習氛圍。這種學習氛圍有助于特殊學生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和成長,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