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璐 周建國 焦萌 遼寧科技大學
從基本概念來看,高校經營性資產主要是指本校用以出借、租賃和經營的各種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這些經營性資產屬于高校及擁有營業執照的非獨立法人經濟實體。高校在開展對外投資活動期間,或與具備全資法人資格的參股控股公司合作,或充分發揮校辦企業的作用。
高校的經營性資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校區內的服務經營商業用房;利用校區空閑場地,以服務師生為目的,開展的有償服務項目;高校內部(包含地塊)及周邊用于商業經營活動、開展對外服務、實施對外出租(出借)的房屋與土地;高校內提供社會運作的服務項目及配套的房屋、設施等;教學的行政用房,如報告廳、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及體育場館等,用于開展的對外有償服務項目;其他利用學校資源提供的有償服務項目[1]。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公寓和食堂等不在高校經營性資產范圍內。
為了做好經營性資產管理工作,不少高校已經設置了資產管理部門,然而,部分高校尚未合理劃分資產管理職責,時常存在高校經營性資產的使用由多個部門長期插手的問題,這不利于提高經營性資產的利用率。當前,高校職能部門較多,存在著各部門的工作聯系不夠緊密,信息反饋不充分、不及時的情況,無法促進經營性資產增值[2]。
高校資產的經營管理需要有系統的管理流程與嚴格的管理制度,形成閉環管理,方顯成效。就目前的高校資產管理而言,經營性資產管理制度并不健全,資產內部監管控制體系需要完善,這樣就很難提高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的效益。在經營性資產的對外管理工作中,高校也很難全面了解投資載體,無法實施有效的監管與控制,很難做好資產財務核對工作。
部分高校在開展經營性資產管理工作時,存在著一些風險問題。因為資產管理人員不能正確認識不同風險因素的影響,無法有效應對在開展經營性資產管理工作過程中遇到的風險問題。
高等院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工作既涉及對本校經營性資產的有償使用,又要做好資產監督管理工作,實現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對于當代高校來說,經營性資產管理是一項政策性、業務性很強的工作,應配備一些政策水平高、素質較好、熟悉業務、工作認真負責及清正廉潔的人員,要保持人員的相對穩定。還要通過培訓,使其掌握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政策和方法,形成一支德才兼備和具有一定政策水平的戰斗隊伍。
針對經營性資產管理工作成立委員會,成員如下:校領導、黨政辦公室、審計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人事部門、財務部門、后勤與基建管理處主要負責人、資產經營主要負責人。該機構負責經營性資產的歸口管理,全面做好資產市場運作工作,掌握著將非經營性資產轉換為經營性資產的審批權限。
與此同時,高校也要注意明確本校內部各管理層、全體工作人員的職責,合理分配相應的權利與義務,不斷提高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水平,有序開展經營性資產出租與出借工作。
高校應嚴格按照國家的國有資產管理法律法規,謹遵資產管理方針政策,緊密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考慮高校經營性資產的特點,制定學校內部切實可行的經營性資產管理制度的實施細則及具體辦法,堅持按照制度辦事。
一是針對一些高校經營性資產經營企業或個人,應建立相應的資格審查機制,在公開拍賣、公開招標等招商環節,嚴格把關。引進具有一定資質及相關經驗的優良商家進駐高校,從源頭上優化經營性資產結構,在保證經營性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提高高校的經營質量及經營能力。
二是對于高校經營性資產經營企業或個人,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履約保證金制度,形成相應的退出機制及閉環管理模式。以遼寧科技大學為例,其每一家經營商戶在與學校簽署合同、協議的同時,要簽署《遼寧科技大學經營服務準則(暫行)》及《遼寧科技大學違反經營服務準則違約金明細表(暫行)》。如果經營企業或個人在經營期間出現違約行為,應依據制度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解除合同并扣除履約保證金。通過建立健全閉環管理制度,學校管理部門在日常檢查中可做到有據可依;對于相關處理決定,商家也能夠信服并很好地配合。對于某些不服從校方管理、違約經營的商家,校方可予以清退、及時止損,不斷改善高校內部資產經營管理環境。
三是在制定和執行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制度的同時,要定期清理和檢查經營性資產,每年都要盤點一次(或多次)經營性資產賬目,防止資產流失。
四是對于高校內部資產合作經營企業來說,學校屬于唯一的出資人,合作經營企業在享受投資收益權的同時,要依法履行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職責。因此,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要合理分配學校的經營性資產收益,對這些收益實施全面監督,不斷改進資產經營效益管理工作。
五是對于涉及經營性資產運作的收入,應一并納入高校財務管理的范疇,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校內責任單位必須將與資產承租方簽訂的所有合同文件提交給財務部門(提交一份)以完成備案,這樣也便于高校財務部門根據合同約定內容收費,做好開票與核算管理工作[3]。
為了有效規避在經營性資產管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必須加強與法務部門的溝通,尤其是在合同擬定的過程中,務必獲得法務專業人員的審批,方可簽署。經營性資產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斷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條文,積極參加專業培訓活動,不斷提高職業能力。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國有資產貶值,高校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建立資產風險預警管理系統,全面分析風險因素,評估風險產生的影響,制定有效的對策,努力消除和降低風險對資產效益產生的負面影響。
以東北某高校快遞服務項目為例,2022 年7 月之前,校園內零散分布著圓通、申通、京東和順豐四家快遞運營企業,有的在二樓寄件取件,有的在破舊汽車上派發,有的位置偏僻,學生寄取快遞十分不方便。為了給學校師生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整合校園物流服務資源,提高校園物流服務質量,該校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借鑒省內外高校經驗,結合學校工商管理學院物流專業方向的實際情況,最終與浙江驛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引進快遞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同打造專業校園智慧物流平臺。
在驛站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該校也采取了創新做法。通過招標,該校購買了國內目前最先進的活動板房,建設菜鳥驛站,投入使用。新建菜鳥驛站選址集中,臨近教學樓和桃園餐廳,師生從校園東部、中部、西部、龍源公寓來驛站寄取快遞包裹相對比較方便。菜鳥驛站整合了中通、圓通、申通、韻達、順豐、京東、黃馬甲、極兔等多家主流快遞運營商,驛站內安放了限流閘機,配置了消防器材,安裝了監控系統,內部按功能劃分出寄件服務區、大件包裹區、小件包裹區、盒裝包裹區、袋裝包裹區、出庫掃描區及滯留件暫存區,固定工作人員10 余人,小時工數名,形成了集安全、高效、規范、有序、便捷于一體的快遞物流服務新模式,使校園快遞物流服務有了根本保障。
2022 年開學季,為了讓返校學生和2022 級新生及時收到入校后的生活必備物品,菜鳥驛站協調住校工作人員19 人,校內往返龍源公寓運輸車輛2 輛,每天將同學們的急需包裹區分好后再派送到宿舍樓下。由于包裹量巨大,菜鳥驛站工作人員派送行李常常工作到半夜,雖然條件艱苦,突發狀況頻出,但是憑借長期穩定運營的實力,菜鳥驛站面對這次“大考”,仍然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同學們的好評。
本次校企合作源于對校園經營性資產統一類別服務項目的大幅度整合、升級,徹底解決了困擾師生多年的寄取快遞不方便的實際問題,為師生提供了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
以校園超市為例,長期以來,校園超市對經營性資產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意識,尚未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高校內部的消費群體處于比較固定的狀態,都是本校師生,大多數學生的消費保護意識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校園超市內部銷售的商品價格較高,損害了學生群體的利益。為有效解決校園超市物價貴的問題,學校對校園內外的日常消費品展開了抽樣調查活動。結合調查結果,對比分析學生群體消費相對集中的校園超市與校外超市同類商品的價格,公開價格信息,引導學生群體樹立合法的消費維權意識。
以東北某高校為例,調研采取了兩種方式,分別是發放調查問卷及現場調研。調研主要針對學校內外7 家超市展開。選擇面包、方便面、飲品及奶制品四大類共三百余種商品現場調研。學校外周邊選擇了特超市、羅森超市、8890 便利店三家,將其物價與7 家校園超市物價橫向比對。
調研結果表明,校園內部超市與校外大型商超所銷售的同類商品價格明顯存在差異,縱觀調研信息,幾家校內超市大部分商品價格略高于校外大型超市,但與校外小型超市相比基本持平。同時,也存在部分商品價格偏高的情況。另外,對比發現,位于龍源生活區的龍寅教育超市內的諸多商品價格較高。在此,提出以下三點對策建議。
一是完善制度建設,加強約束,保障師生權益。高校應注意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規范,從招標條件限制、合同約束、制度規范等各方面約束校園超市從業者的價格行為,加強對校園超市的約束力和監管力,真正做到讓利于師生。
二是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開展聯合檢查。校園超市的管理可能涉及多個部門,學校可聯合各個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在每一學期,均需要不定期地對校內超市的經營情況實施有力的督查,定期通過調查問卷、師生座談和現場調研等方式聽取學生消費群體的心聲與建議,酌情采納學生的合理建議,對存在價格問題的超市給予約束及相應的處罰。
三是為本校引進品牌超市,改善消費服務質量。品牌超市通常會采用更為先進的經營理念,定期開展系統的人員培訓工作,管理機制和體系更完善,執行的制度更加規范,超市進貨渠道較為完備,采購量通常較大,能夠節約進貨成本,為消費群體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高校經營性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構成部分。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高校必須充分開發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緊緊圍繞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尊重市場規律,完善隊伍建設,強化資產經營管理意識,加強管理制度建設,實現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良性循環,保障高校在收益和資產權益兩個方面都能得到回報,做好高校經營性資產的保值與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