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市南區將怎樣全力以赴?“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務實的工作舉措、更加過硬的工作作風,精準聚焦、持續發力,堅決打贏四季度收官戰?!笔心蠀^委副書記、區長劉存東語氣堅定。市南區將以創新精神、創業姿態,打好產業發展能級突圍戰、城市更新攻堅戰、民生保障持久戰,朝著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樣板區的目標踔厲奮發。
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記者:今年市南區實施產業質效提升行動,促進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加快培育新動能。眼下2023年已進入四季度,請問市南區在這方面有何新亮點?
劉存東:今年以來,市南區圍繞現代金融、數字經濟、高端商務、時尚消費、航運貿易、文化旅游和科技服務“6+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做好招商引資、企業服務、載體建設等工作。在傳統優勢產業方面,上半年,市南區金融業增加值達164.35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創五年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對經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拉動。在新興產業方面,市南區加快培育“四新”經濟企業,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00家,新增山東省“瞪羚”企業6家,同比增長125%。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加大科技服務業的培育力度,在中石化經緯等大項目的拉動下,科技服務業實現了高速增長。
記者:作為服務業大區,面向未來,市南區將如何提升服務業的發展能級?
劉存東:服務業占市南區GDP達90%,市南區的服務業服務于誰,是我們反復思考的問題。實際上,只有積極融入青島、山東、全國乃至全球產業發展大局中,才能實現市南區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
面向未來,市南區一是堅持融合發展,通過“飛地模式”加強與青島各兄弟區市、山東省內各縣區經濟的協同發展,形成互利共贏發展格局。二是強化空間拓展,突破傳統物理空間。如通過發展樓宇經濟、建設地下停車場等,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通過整合海上旅游資源,統籌陸地、海洋空間。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發展平臺經濟,統籌虛擬、現實空間,通過打造大消費平臺,以流量空間拓展靜態空間。
緊抓“更新”機遇
記者: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是市南區的重點工作,市民也看到歷史城區有了顯著變化。如果對此項工作做階段性評估,您覺得可以打多少分?市南區將拿出什么樣的實招、新招繼續突破?
劉存東:作為建設者,我們將始終保持60分的謙遜態度,不自滿、不設限,爭取把中山路打造成最青島、最時尚、最國際的歷史城區。
市南區相繼完成了核心區域10萬平方米建筑保護修繕、18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等,近2000戶居民征收騰遷。修繕過程中同步切入招商工作,大鮑島片區等實現整體開放運營,劈柴院部分區域10月份全新亮相。
我們也清晰地認識到,歷史城區在道路通行、停車位供給、業態豐富度、品牌辨識度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短板所在就是攻堅所向。未來,在基礎設施方面,將加快推進青島灣廣場、中山路主街整體改造提升等建設。在業態招引方面,將加快天津路等重點片區和載體的業態策劃。在文化繁榮方面,將打造藝術庭院時尚IP,打響海誓山盟婚戀品牌,開展國際友城文化交流活動。
記者:市南區在低效園區、低效用地、低效樓宇方面也在發力“更新”。去年,市南區開始對軟件園和動漫園實施提質升級,名字上也都發生了變化。請問,目前市南區在這方面的工作進展如何?
劉存東:“更新”是市南區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在空間布局上,市南西部重點抓好街區、樓院的更新,市南東部重點抓好園區和樓宇的更新。
去年軟件園和動漫園已經升級為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園和元宇宙產業創新園,市南區要促進兩個園區逐步從產業園區向產業社區轉變。更新效果十分顯著,去年以來,兩個園區累計落地重點項目40余個,2022年園區企業總收入超300億元,增長32%。樓宇更新是市南區空間拓展的又一發力重點。市南區通過專項政策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超過3億元,更新改造了黃金廣場等老舊樓宇35座。載體更新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產業升級,市南區重點培育高品質樓宇,每年將新增“億元樓宇”兩座,培育特色樓宇10座。
全面提升群眾幸福感
記者:城市發展最終是為了人民。在提升市民幸福感方面,市南區如何攻堅群眾的“急難愁盼”?
劉存東:為群眾謀幸福是我們的初心使命。市南區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等市民關注的民生領域,積極探索事業、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強化高質量供給。
圍繞打造優質均衡的教育品牌,市南區持續推進校園的新建、擴建工作,全面升級“336集團化辦學”模式,推進初中教育一體化鏈接;圍繞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市南區今年探索三級醫院與社區家醫團隊共同管理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建設青島首個“1+1+1”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診療服務;圍繞提供便利化養老服務,今年市南區在新增10處助餐服務機構的基礎上,對原有助餐機構開展適老化改造。同時,建設20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