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杰
(陜西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漢中 723001)
大數據技術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信息處理和管理技術,可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分析和應用,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決策支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技術在經濟、醫療、教育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大量的農村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可以精準地了解農村經濟社會狀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例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農村人口、勞動力、產業、資源等情況,可以了解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特點,從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在此背景下,筆者在總結大數據技術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應用的基礎上,擬對相關典型案例進行闡述,并針對大數據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辦法,以期進一步發揮大數據技術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的作用。
大數據技術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進行應用,有利于改善農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其應用范圍主要包括:(1)農業生產管理。用于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環節的監控和管理,通過進行數據分析預測,優化農作物生長環境,從而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2)農村金融服務。用于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普及率和效率,包括農村信用評估、金融風險管理、智能化金融服務等,有助于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益。(3)農村電商平臺。用于農村電商平臺的建設和管理,通過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實現商品的智能推薦、供應鏈的優化等,從而提升農村電商平臺的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4)農村社會治理。用于農村社會治理,包括公共安全管理、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等,通過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實現農村智慧治理。(5)農村旅游業發展。用于農村旅游業的發展,通過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實現旅游線路的精準推薦和優化,提高農村旅游的質量和效益。
農業大數據平臺是一種以農業數據收集、存儲、管理、處理和分析為主要目的,為農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的信息平臺。例如,山東省泰安市農業大數據平臺是農業大數據平臺的典型代表,該平臺以數據共享、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為主要功能,涵蓋了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信息。該平臺的主要功能包括:(1)幫助農民科學種植。該平臺通過對土壤、氣象等數據進行分析,預測作物生長情況和災害風險,分析不同地塊的養分含量和作物對養分的需求,從而提供精準的施肥方案,幫助農民科學種植。(2)幫助農民防治病蟲害。通過大數據分析,該平臺可提前預警病蟲害風險,并提供相應的防治措施,幫助農民有效防治病蟲害。
電商扶貧是通過電商平臺推廣農產品,幫助農民增加銷售收入的一種方式。例如,江西省德興市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即是電商扶貧的一個典型案例。在該平臺的幫助下,農民可方便地將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從而獲得更多的種植收益;同時,該平臺可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農產品銷售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幫助農民進行生產決策,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另外,農民可通過該平臺直接與市場和消費者接觸,及時了解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并及時調整相關決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種植收益。
農村環境監測是指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農村環境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幫助相關部門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從而提高農村環境質量。例如,福建省建甌市的城鄉環境監測系統即是一個典型案例。該系統通過傳感器、衛星遙感等技術,實現了對空氣、水質、土壤等環境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同時,該系統可以對相關環境數據進行預測,提前預警環境問題,從而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地區需要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種數據,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提升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備度、公共服務的便利度、人居環境的舒適度,進而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大數據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網絡覆蓋范圍小、帶寬低,導致數據孤島問題十分嚴重,尤其是農民和農村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數據孤島現象較為突出,數據共享和協同的難度較大,限制了數據的應用和價值的發揮。為解決這一問題,需加強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網絡覆蓋范圍和帶寬,推廣智慧農業技術,加強數據共享和協同,讓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更好地利用大數據技術,從而推進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
在大數據技術應用過程中,數據安全問題是需重點關注的問題。目前,農村地區的信息安全防護意識和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均較為薄弱,再加上個人信息泄露、侵權等事件時有發生,數據安全問題成為了制約大數據技術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應用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加強技術安全防范,強化數據管理和監管,保障農村主體數據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目前,農村地區的數據質量、數據規模與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是數據的采集、加工能力有限,造成數據質量和數據規模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要解決這一問題,需提高數據的采集、加工能力,建立規范的數據采集管理體系,完善數據質量管理和監督機制,從而提高數據的可信度。
雖然農村地區有大量的數據資源,但是由于缺乏具體的應用場景和技術支持,數據的有效應用還存在一些困難。同時,很多農業經營主體對大數據技術的認識不足,數據的分析、挖掘和應用能力均較弱,導致了數據資源的大量浪費。要解決數據應用問題,需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對大數據技術的認知,探索適合農村的數據應用場景和模式,從而推進數據驅動的農村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與相關產業的合作,提供數據應用的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
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農村地區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分析和應用,有助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今后需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利用,完善數據采集和管理體系,加強宣傳和培訓,提供數據應用的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等,從而更好地發揮大數據技術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的作用,進一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和促進鄉村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