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夢君 辛均庚 王雙宏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都勻 558000)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在“幼有所育”上持續用力。隨著國家推出一系列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學前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學者們愈發重視對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為全面了解關于普惠性幼兒園的最新研究熱點和趨勢,本文將傳統文獻分析法與可視化軟件Cooc、VOSviewer相結合,統計2010—2022年我國關于普惠性幼兒園的相關文獻,分析我國普惠性幼兒園的相關研究情況,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熱點及趨勢,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以中國知網為數據來源,選擇“高級檢索”類型,以“普惠性幼兒園”為關鍵詞在篇名中進行檢索,匹配方式為“精確”,期刊類型限定為全部期刊,檢索時間為2022年11月23日,其他檢索條件設定為系統默認,共檢索出來207條文獻,利用Cooc軟件合并、刪除、去重文獻,排除了雜志征稿信息、資訊、報道、外文文獻等,最終共篩選出198篇相關文獻作為文章的數據來源。
使用Cooc、VOSviewer軟件對知網導出的198篇文獻進行分析,繪制發文量、關鍵詞等可視化知識圖譜。通過分析圖譜,探析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現狀、熱點及演化趨勢。
圖1所示,2010年的發文量為1,這說明國內學者在2010年之前對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尚處于萌芽階段;2010—2022年的發文量整體迅速上漲,2019年達到頂峰,發文量為41篇,這說明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其主要原因是“三年行動計劃”第三期以及2018年《若干意見》等政策的影響。2020年進入過渡期,發文量相比2019年降幅較大,這為下一階段的發展蓄力。國家制定下一階段宏偉藍圖后,對該領域的研究將迅速展開,2021年發文量達到40篇,隨后又出現下降趨勢,從側面反映出該領域研究處于衰退期。

圖1 普惠性幼兒園研究年度發文趨勢
分析2010—2022年普惠性幼兒園研究文獻可知,研究機構中發文量≥3的有12個,其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發文量最多,該機構較早從事該領域研究,研究成果頗多,主要在《學前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等多個期刊上發文。其他研究機構的發文量差別不大,主要是高校參與研究。
分析文獻可知,普惠性幼兒園領域的研究學者分散于各級各類高等院校中,主要是學前教育學研究領域的學者,2010—2022年普惠性幼兒園研究的發文總量大于2篇的作者包括姜勇(9篇),王聲平(7篇),劉焱(6篇),王海英(4篇),楊曉萍、李芳、秦旭芳、王默、魏聰、鄭孝玲、鄭益樂、羅燕、龐麗娟、皮軍功、王東(各3篇)等43人。利用VOSviewer軟件對作者合作進行可視化分析發現,主要核心作者中(發文量>2)僅北京師范大學的劉焱教授與武欣、鄭孝玲、宋麗芹有合作關系,同時有的學者間有師生關系。有合作關系的學者相對固定,“學緣”關系突出[1],跨單位合作較少,尚未形成大的合作類研究團體。
關鍵詞共線分析利于快速找到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研究動態,圖譜中節點大小與關鍵詞出現頻次高低成正比[2]。運用Cooc軟件對獲取的有效文章的關鍵詞數據進行頻次統計,提取了712個關鍵詞,剔除與主題聯系不緊密的關鍵詞,合并含義相同的關鍵詞,在進行以上高頻關鍵詞刪選后最終確定18個≥4的詞頻為高頻關鍵詞,表1顯示我國普惠性幼兒園研究集中在教育質量、教育公平、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整體上看,我國普惠性幼兒園研究的深度、廣度和系統性需進一步加強。利用VOSviewer軟件對18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共線分析(如圖2),得出這些關鍵詞的節點和中心性較大,構成了普惠性幼兒園的基本研究方向,與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內容緊密聯系。加之頻次高、中心性突出,可判定這些關鍵詞是普惠性幼兒園的基礎研究領域[3]。

圖2 主要關鍵詞共線圖譜
為進一步分析高頻關鍵詞中隱含的相關信息,借助Cooc軟件,對9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生成共現矩陣。為減小誤差,更好地進行聚類分析,將相似矩陣轉化為相異矩陣。統計發現,與普惠性幼兒園研究距離由遠及近的高頻關鍵詞依次是:普惠性學前教育(0.872)、普惠性(0.815)、普惠性民辦幼兒園(0.806)、問題(0.797)、提升策略(0.775)、教育質量(0.734)、學前教育(0.578)、民辦幼兒園(0.540)。相異矩陣中數值較小的4對數值分別是:民辦幼兒園與普惠性(0.205)、學前教育與普惠性(0.253)、問題與提升策略(0.323)、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與提升策略(0.413)。這表明該研究領域中學前教育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升策略”經常聯系在一起進行研究。
為更直觀地展示高頻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借助Cooc軟件進行聚類分析,得出18個關鍵詞的系統聚類結果圖。從圖3可以直觀看出我國2010—2022年普惠性幼兒園領域的研究熱點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領域。

圖3 高頻關鍵詞聚類結果圖
領域1為普惠性幼兒園的短板研究,關鍵詞包括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質量、幼兒教師、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王聲平[4]指出我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研究在其內涵的界定、扶持政策等方面雖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存在諸多不足,還需在理論構建、管理體制、質量監控機制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海鷹等[5]學者提出當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普遍面臨著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教師培訓成效欠佳等實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可見,發展普惠性幼兒園需關注普惠性民辦園,尤其是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質量的提升。
領域2為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現狀研究,關鍵詞包括現狀、提升策略、問題。近十年來,普惠性幼兒園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王東等[6]學者發現遼寧省“非營利”普惠性幼兒園體系存在著公共財政投入水平偏低、公辦園數量少、民辦園普遍不規范等基礎性問題。張嵩[7]認為長春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存在資源供給不足、園所經營運轉困難、園長缺乏專業背景、教師工資偏低、園所保教質量不高等問題。對此,學者們提出相應的對策,如加大對普惠性幼兒園的財政扶持力度、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等。
領域3為普惠性背景下學前教育研究,關鍵詞包括農村、民辦幼兒園、學前教育、普惠性、幼兒園。幼兒園是學前教育重要的場所,隨著社會的發展,優質普惠性學前教育愈發引起人們的關注。農村學前教育是普及學前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8]。劉穎[9]認為農村公辦園更可能成為農村地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提供者,發展農村公辦園有利于保證農村幼兒“有園可上”。這就要求相關部門關注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大力扶持農村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以促進教育的公平。
領域4為普惠性幼兒園教育質量研究,關鍵詞包括幼兒園教育質量、普惠性幼兒園、師資隊伍、教育公平。教育改革需重點關注教育質量,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是滿足人民群眾優質學前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徑。李靜等[10]學者通過調查發現C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總體不理想。王聲平[11]探討了構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的現實困境及其路徑。可見,學者對普惠性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研究內容多聚焦于教育質量提升。因此,對該領域的研究應予以重視,它直接回應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成效。
領域5為普惠性學前教育制度建設研究,關鍵詞包括公共服務體系、普惠性學前教育。國家政策理念落地需要有相應的制度建設,這是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的重要保障。姜勇等[12]學者發現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存在六大突出問題,并提出要堅定地走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符合的特色發展之路。劉焱等[13]學者認為可借鑒香港的經驗,構建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可見,學者們全面分析了普惠性幼兒園公共服務屬性的構建,深度剖析了構建存在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普惠性幼兒園制度的成熟。
通過全面梳理十年來關于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深入了解了該領域的熱點問題,從而展望和探討我國對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趨勢和呈現的特點。
統計發現,研究普惠性幼兒園的學者大多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因此內容主要聚焦提升策略、教育公平、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宏觀層面,這促進了普惠性幼兒園的制度建設及發展。有少數學者開展了個案研究,了解了其發展現狀,十年來政策實施情況及效果如何?未來的研究應趨向微觀層面,多關注農村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以提升普惠性幼兒園的育人質量和發揮其社會價值。
不同的學科領域能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全面地解決問題。普惠性幼兒園的研究成果多是從教育學學科視角進行研究,其還與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有著密切聯系。為更好地促進普惠性幼兒園的發展,需強化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深入探討普惠性幼兒園的價值及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普惠性幼兒園研究本身并不復雜,因其與教育公平、教育政策、教育質量等問題緊密關聯,而這些問題構成各種關系,各種關系的網絡是動態發展的。學者如僅進行量化研究,只能反映部分現狀,難以了解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的過程。質性研究可彌補量化研究的不足,了解普惠性幼兒園的生存狀態。對普惠性幼兒園僅采用一種方法進行研究遠遠不夠,需在多樣化研究范式中自由穿梭,避免過度追求方法,忽視問題的解決[14]。
統計作者發文情況可知,該領域核心研究者眾多,大多來自各級各類高校,部分研究者存在合作關系,跨單位合作較少。可見,未來研究者應加強合作,集思廣益;高校應加強協作,拓展包括科研院所、幼兒園等在內的多主體合作關系,創建緊密的學術共同體,拓展該領域主題的深度和廣度,從而產出更多的優質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