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照宇 周德兵
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下班回家的路都更近了,生活的幸福感都更濃了,用扎實工作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就業,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連著經濟大勢。只有保證就業大局穩定,才能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把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幫助企業家就地就近創業,幫助求職者就地就近就業。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下班回家的路都更近了,生活的幸福感都更濃了,用扎實工作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老板娘,牛肉粉一碗,快點,上班要遲到了!”每天一大早,李思俊都會和工友們在工廠門口吃一碗香辣粉。一排小餐館,家家生意都很紅火。在李思俊的記憶中,這種生機勃勃的景象好多年沒見著了。

溆浦舉辦“職引未來 筑夢青春”百日千萬專項行動,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2017 年,李思俊的工作單位—溆浦最大的擁有上萬名員工的湘維集團(維尼龍廠)倒閉,外來人都走了,下崗后的李思俊和很多本地人一樣,背井離鄉到沿海地區務工。這個曾被當地人稱為溆浦“小香港”的繁華小鎮逐漸凋落。
2022年,溆浦縣委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眼光,融合各類資源,吸引本地企業家投資重整湘維集團,通過紓困助企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幫助800多名下崗的湘維職工重回企業。
1978年出生的向本祥,在湘維復工后入職有機車間,成為一名分析工,妻子向燕芝也于去年底成為車間維修工。“每天能看到肉嘟嘟的兒子,和家人吃上一頓簡單的晚飯,沒有了在外漂泊的焦慮,感到特別放松。”
“累計生產聚乙烯醇系列產品3.4萬余噸,實現工業產值7.2億元,繳納各類稅費2000余萬元,上下游產業帶動就業近萬人,這家懷化市曾經最重要的企業滿血復活了。”湘維集團董事長劉瑛是溆浦本地人,能把家鄉這么重要的企業拯救過來,很是興奮。

溆浦縣人社局推行人社鏈式服務,圖為人社局負責人到企業走訪了解用工需求。
近年來,溆浦舉全縣之力實施“興工強縣、基礎提質、文旅融合、統籌城鄉”戰略,按下了發展“快進鍵”。該縣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設立“溆商回歸”服務站,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經常帶隊赴粵港澳大灣區、云南昆明等地舉辦鄉友懇談會,話鄉音、敘鄉情、談鄉愁、聚鄉力,期待天下溆商與家鄉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攜手建設溆浦、發展溆浦、繁榮溆浦。今年,通過縣級領導帶隊招商,全縣簽約項目60個,帶動就業兩萬余人。
穩住了企業,就穩住了就業;穩住了就業,就帶動了一系列相關服務業。近些年,溆浦每年整合招商引資、返鄉創業等專項引導資金1000萬元,從場租、水電、子女入學、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企業及員工政策支持,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家鄉黨委、政府的溫暖。
“11月17日,我在懷化國際陸港‘職’播間看到湖南響當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決定到溆浦工作。”剛入職公司組裝作業車間的張文滔,是湖南省古丈縣人,之前和朋友在深圳一家公司從事降壓電子元器件加工。朋友回鄉就業后,向他推薦了湖南響當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人社部門官方舉辦的“職”播帶崗,更堅定了他到溆浦就業的信心。
“回家鄉就業,親戚朋友多,生活成本低,感覺生活更幸福了。”同樣通過“職”播帶崗回鄉的胡玲玲,在湖南健樂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已就業10個月。
張文滔、胡玲玲都是懷化市人社部門推動陸港“職”播間項目的受益者。為了把崗位和工人最大限度地連接起來,人社部門人員每天搜集打包各種崗位信息,通過最活躍的短視頻平臺直播間,進行“推銷”,變管理為服務,做了大量細致工作。
“公司第四生產線什么時候能夠投產?第一批需要多少工人?”12月5日,溆浦縣人社局鏈式服務專員尹嘉睿在湖南鑫宏德高新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月初例行走訪時,主動了解公司生產進程、摸底用工需求。
這是該局堅持需求導向,常態化上門開展“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活動,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鏈式服務的一個縮影。
“溆浦縣人社局安排專人為我公司服務,企業不出廠區、園區就能享受人社部門的各項服務。”湖南鑫宏德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廠長黃吉海說,公司是縣人社局確定的鏈式服務白名單企業,每月都有服務專員上門服務,今年先后為公司舉辦了兩期直播帶崗,拍攝制作用工招聘視頻5期,在線發布招聘用工信息10期,聯合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多次赴鄉鎮舉辦巡回招聘會,幫助招聘員工150余人。
今年,溆浦縣人社局聚焦縣域經濟發展“14+2”產業鏈,實施鏈式服務。建立人社聯系企業白名單,實施主動摸清需求、精準提供服務、及時跟蹤成效三步工作法,編印惠企惠民辦事指南,從實施援企穩崗、增加就業崗位、就業托底保障等方面,全面落實人社政策,幫助企業紓難解困。
通過溆浦融媒、溆浦人力等官網官微,線上線下舉辦各類招聘會49 場,錄制云招聘視頻26期,舉辦“直播帶崗”11期,發布就業崗位2.8萬個,為57家重點服務白名單企業招聘普工、技工、文旅人才1300余人。全縣新增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7354人,就近就業總數達11.3萬人。
“以前辦理業務,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進縣城去辦,有時還要跑幾次,現在到村里的人社驛站就可以辦理。”辦完求職面試業務后,溆浦縣北斗溪鎮坪溪村九組村民丁佳明說。
“人社業務要從能辦向易辦、好辦、就近辦轉變,要讓老百姓在驛站感受到人社服務的溫暖。”
“在人社驛站工作人員的推介下,我參加了旅游咨詢員職業技能培訓,在本村的研學營地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資4000多元。”溆浦縣北斗溪鎮茅坡村五組村民徐興平,住在溆浦人社驛站北斗溪文旅驛站附近,家有80多歲的父母,但因一直在外務工,無法照料陪伴父母和孩子。今年工作穩定后,在村里的支持引導下,夫妻二人將住房改造成研學農舍,由妻子負責經營,年收入約兩萬元。
目前,夫妻倆收入穩定,又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做到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位于高鐵站附近的溆浦人社驛站坪溪村站,依托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鎮北斗溪鎮,致力于打造雪峰山文旅人社驛站,辦公面積200多平方米,設置了服務窗口、抖音直播間、洽談休息區、多功能培訓廳、鄉村振興農特產品展示區。開通的21項服務事項中,除基礎人社業務外,重點服務全縣文旅產業鄉村振興,開展用工介紹、文旅人才培訓、旅游景區宣傳推介等。
今年,驛站先后為雪峰山穿巖山景區、思蒙碧水丹霞景區、坪溪民宿等10家文旅企業舉辦直播帶崗3期,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1場,開展旅游咨詢員培訓162人,受理求職登記270人次,輸送文旅人才110人。
“無論是普通群眾還是企業負責人,都可以到驛站辦理人社部門的業務,需要到縣政務中心辦理的,我們會幫代辦,人社服務就在群眾身邊。”溆浦人社驛站萬達站工作人員張芳介紹,萬達站選址在人員密集的商圈,每天前來求職招聘、咨詢政策有50人左右。
“人社業務要從能辦向易辦、好辦、就近辦轉變,要讓老百姓在驛站感受到人社服務的溫暖。”溆浦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怒華說,今年6月以來,溆浦縣人社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進人社驛站建設,打造城區步行10分鐘、鄉村輻射5公里的“人社服務圈”。目前,溆浦建成的商圈站、園區站、社區站、村鎮站,覆蓋周邊32個村(社區)16.8萬居民,有效打通了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大大提升了基層服務效率和質量,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