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羅燕 羅芳菲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精神,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12月10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與中國社區發展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論壇暨2023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
本屆論壇以“創新社區治理,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就城鄉社區治理的先進經驗和創新模式展開交流、研討,并進行推廣。民政部原部長黃樹賢,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會長馬利,中國社區發展協會會長陳越良,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總編輯全世杰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北京、重慶、山東、湖北、安徽等省市民政部門代表,以及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地、市、州,區、縣,街、鄉和城鄉社區的代表近200人參加論壇。
黃樹賢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要求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精神,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創新舉措。通過典型案例征集工作,能夠深刻把握城鄉社區治理在不同場域下的發展轉型路徑,研究不同場景下的工作方式方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治理案例庫,構建開放共建共享的國家級基層治理案例中心,從而打造中國城鄉社區治理案例建設新模式、新品牌、新高地。“中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論壇”為城鄉社區治理提供了全國性的交流平臺,有利于地方之間相互交流以及專家建言獻策,有助于促進城鄉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有益于研判新時代社區治理新情況、新問題,完善社區治理體制機制,為全國基層治理改革創新、促進城鄉社區治理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馬利在致辭中表示,社區治理既要繼承傳統又要面對社會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還要看到技術進步帶來的新趨勢和新成效。要積極打造社區治理品牌,讓居民以社區為榮,社區品牌建設的過程也是社區凝心聚力的過程。
她期望,中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論壇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個品牌活動,凝聚更多的力量,把社區建成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
論壇發布了“2023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動”終選名單(100例)。
據介紹,2023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動自2022年11月啟動,得到了全國各地熱烈響應,征集階段共收到800余個申報案例,經過專家評議、實地調研、網絡展示及公眾投票,最終確定北京市西城區民政局、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委組織部、四川省雙流區委區政府、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街道辦、重慶市南坪鎮人民政府、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平南社區居委會等單位推薦的100個案例入選為2023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并將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結集出版。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徐平為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作總結與點評。“這次征集活動程序合規,客觀公正,強化創新,實事求是。征集的案例都非常優秀,參與度非常廣,最后入選的100個案例是優中選優,每一份入選證書后面承載的是很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毙炱秸f。
徐平表示,征集的案例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具有現代化的視角,城鄉一體化、城鄉共同發展的趨勢很明顯,為在基層如何體現黨的領導、發揮黨的先進性及先鋒堡壘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解答,還體現了各地發展觀念的變化、人民的主體性,體現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主題思想。
東北大學城鄉社區建設研究院院長張雷,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王春光分別作題為《“多元共治”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面向未來的鄉村治理》的主旨演講。
論壇上,5位地方基層治理工作者代表作交流發言。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隋然就探索“三域分治”模式,推動城鄉社區治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進行了分享。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委副書記李建探討了黨建引領,凝聚民力,探索小區精細化分類治理新路徑。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委副書記陳浩就黨建引領創建“兩會一員”機制,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了交流。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街道辦事處主任付海濤就全力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水平,書寫社區高質量發展新答卷進行了分享。湖北省民政廳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處副處長王厚杰就深化共同締造、創新社區治理進行了探討。
論壇舉行了圓桌對話。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張必春,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梁亮,天津市北辰區普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周云興,重慶市南岸區南坪鎮黨委書記冷靜,四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黨委書記張彪,人民數科黨建信息平臺技術負責人王少康等嘉賓圍繞“城鄉社區治理如何守正創新”的主題展開交流與對話。
論壇上,中國社區發展協會與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還聯合發起“全國城鄉社區治理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啟動了2024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