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婉華

晚秋,既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2023年即將結束,也正是總結一個地區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發展的時候。那么,廣東獲得了怎樣的“成績單”?
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161.63億元,同比增長?4.5%,受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但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我們可以看見前三季度江蘇、浙江、山東等省的GDP增速都比廣東快不少。有專家認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其經濟結構以第三產業和制造業為主,而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在第二產業和農業方面具有較強優勢。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較快,因此這些省份的GDP增速相對較高。
在采訪中,我也確實感受到了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優勢與挑戰。廣東地處改革開放前沿,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外貿條件。但與此同時,這也使得廣東面臨更多的國際貿易風險,如匯率波動、貿易保護主義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東的經濟發展。廣東近年來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然而,這一過程需要時間,相比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較為緩慢。
針對這些問題,廣東可以怎么改進?首先,可以繼續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附加值產業,提升產業鏈水平。其次,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最后,還要加強與內陸省份的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針對眾多挑戰,廣東今年推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專家建議,廣東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在壯大縣域經濟、推進典型鎮建設、發展鄉村產業、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方面實現突破。
廣東應強化政策支持,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投入,推動縣級產業轉型升級。要發揮典型鎮的引領作用,選取具有發展潛力的鎮進行重點扶持,形成試點示范效應。應發展鄉村產業,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要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此外,廣東應加強城鄉融合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讀者來信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2023年就要結束了。這一年真是千辛萬苦。似乎是越怕啥越有啥,近來各地醫院兒科人滿為患,這不得不讓人感嘆生活不易。但是三年疫情最艱難的時刻都能挺過去,相信眼前的困難也是暫時的。2024,龍年騰飛!
——四川?張啟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