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張平 代洪亮



摘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黑臭水體問題頻發。為解決水污染問題,文章從實踐的角度出發,以南京空港經濟開發區為例,重點研究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措施、成效及經驗。研究結果表明:南京空港經濟開發區先后通過實施片區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河道整治、河道水質提升、智慧水務等工程措施,徹底消除黑臭水體和劣Ⅴ類水體;通過河長制、排水監管、管網動態排查等管理措施,不斷提升轄區水環境質量。目前,河道水質穩定達到地表Ⅳ類,湖泊水質穩定達到地表Ⅲ類。本研究對于城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城市黑臭水體;南京空港經濟開發區;工程措施;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X522文獻標志碼:A0引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水污染問題嚴重,黑臭水體頻發。被污染的河道散發著令人不悅的氣味,不僅影響城市的形象,還影響居民百姓的身體健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制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1]。“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到2025年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城鎮水污染防治體系,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重點流域及功能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因此,城市建成區水體面臨進一步提質增效的治理需求[2]。
經濟開發區是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和引擎,具有產業集成度高、城市建設開發快、產城深度融合等特點。南京空港經濟開發區位于南京市中部,涉及江寧區、溧水區和祿口國際機場3個板塊,總面積約473 km2,核心區面積約81.84 km2,是南京市重點打造的以現代化航空服務、物流、航空制造、科技研發等臨空產業為主導的樞紐經濟區。
筆者以南京空港經濟開發區江寧片區為研究范圍(以下簡稱“空港經開區”),重點研究其整治經驗及成效。空港經開區江寧片區建成區面積約26.6 km2,轄區內主要有5條河道和1個湖泊,屬秦淮河水系支流(見圖1)。近年來,空港經開區通過實施一系列水環境整治工程和長效管理措施,徹底消除黑臭水體,不斷提升河湖水質。目前,轄區內河道水質已基本穩定達到地表Ⅳ類及以上,湖泊水質穩定達到地表Ⅲ類。逐步勾勒出一幅出水清、景綠、岸美的生態畫卷。
1治理措施
1.1整治工程
1.1.1雨污分流整治工程自2017年起,空港經開區大力開展市政管網及片區雨污分流整治工作,涉及整治面積約24 km2。具體整治內容包括:6個小區及120家企事業單位(片區)雨污分流改造,新建約10 km市政污水主次干管,清疏修復約45 km市政雨污水管網,新建1座污水提升泵站。至2023年9月,園區131家企事業單位(片區)及15個小區內部雨污分流率近100%;市政雨污水管網已全面實現雨污分流,無混接、錯接點。
1.1.2河道整治工程2018年空港經開區實施黑臭河整治工程,對轄區勝利河、西京溝、望舒路明渠、鐘萃路明渠、萬象路明渠5條河道開展治理工作,通過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坡岸治理等工程措施,初步消除黑臭水體。
為進一步提升河道水質,2019—2020年空港經開區實施了5條河道水質提升工程。通過安裝生態浮島、曝氣設備,在坡岸及河床種植沉水植物,投加水生動物等措施構建河道水生態系統,強化河道自凈能力;同時在河道上游建設水質凈化站、引水補流泵站等,加強外部水源補給,實現片區水系循環流動。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質,進一步消除了劣Ⅴ類水體。
1.1.3河道信息化與智慧化建設為全面提升河道監測和監管能力,2021年空港經開區開展河道信息化與智慧化建設工作:(1)建立智慧河道平臺系統,通過在河道安裝72處入河排口視頻監控和5處超聲波液位儀等裝置,遠程監控入河排口及水位變化情況;(2)在轄區河道、湖泊、排澇泵站前池等處安裝15處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站,通過在線平臺數據動態掌握河道上下游水質變化,為預防河道水體污染,開展河道水質預警及污染物溯源提供技術支撐。
1.1.4污水提質增效達標區創建為全面落實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精準治理水環境污染,空港經開區于2021—2023年開展城鎮污水提質增效達標區創建工作。通過集中開展小散亂排水戶整治、小區及企事業單位雨污分流回頭看、市政雨污水管網動態清疏修復等工作,全面做到“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補齊片區污水短板問題,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1.2管理舉措
1.2.1壓實河長制工作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開展兩級河長巡河。河長在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過河長制App反饋,并通知相關部門落實整改,不斷提升巡河效率。委托專業化管養單位對園區河道、湖泊水面、水質、水生植物和曝氣攔水壩等設施進行統一綜合管養,落實網格化和信息化管理機制,確保河道、湖泊水面整潔,水生植物生長良好,水處理設施運轉正常。
1.2.2大力開展排水監管全面推進排水許可攻堅工作,做到轄區內排水戶排水許可證應辦盡辦。截至2023年9月,轄區各類型排水戶共537家,排水許可證辦理率100%。對已辦證排水戶加大證后監管,規范排水行為。定期對轄區排水戶市政雨污水排口、自建排水設施進行檢查,督促排水戶落實管養維護,建立臺賬資料,杜絕違法違規排水行為的發生。
1.2.3開展入河排口動態排查及片區雨污分流回頭看對轄區入河排口開展動態排查,定期在晴、雨天監測排口水質,對入河混流排口開展污染物溯源,做到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對轄區內小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雨污分流“回頭看”工作,按季度定期檢查管網節點井(接入市政管網雨污水井)排水情況,并對水質進行取樣監測。用管道潛望鏡、CCTV機器人等技術手段指導排水戶對內部管網全面檢查,督促問題排水戶整改,鞏固片區雨污分流成效。
1.2.4加強市政雨污水管網養護及排水設施調度開展常態化市政雨污水管網清疏養護,解決管網淤堵、沉積等功能性問題,使用管道潛望鏡、CCTV機器人等技術手段對管網清疏效果進行評價,確保排水管網排水通暢;同時對管網錯接、混接、變形、破裂等結構性問題進行動態修復。
加強污水泵站運維與污水處理廠生產之間的協調聯動,有效降低污水管網運行液位。
2治理成效分析
2.1河湖水質變化空港經開區對轄區河道、湖泊設置多處水質監測點位,每月定期監測河湖水質變化情況。近年來,轄區河湖水質改善顯著,COD、氨氮、總磷等污染物大幅度削減。2023年以來,勝利河、西京溝、望舒路明渠、萬象路明渠整體水質穩定達到地表Ⅳ類及以上,鐘萃路明渠和如意湖水質穩定達到地表Ⅲ類(見表1)。
2.2考核斷面達標情況轄區涉及2處考核斷面,分別為勝利河湖頭橋斷面(區考)和橫溪河黃橋斷面(省考),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從2021年起兩處斷面均已穩定達到地表Ⅲ類水體。
3思考和建議經過多年的水環境治理,空港經開區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各類水體水質均穩定達標。從實踐的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城鎮水環境治理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3.1科學的頂層設計是水環境治理的前提國內很多城市都開展過水環境治理工作,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水模式,使得水環境質量沒有根本性好轉。科學的頂層設計就是要“整體把脈,系統治療”,以系統性的思路開展水環境治理工作。具體來說:(1)從廣度上要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相結合,統籌推進治理;(2)從空間上要將管網、水系、點源、面源相結合,通過溯源排查和現場勘驗,形成包含全要素的一張網、一張圖、一張表;(3)從時間上要將工程實施計劃和管養運維計劃相結合,做到有序銜接,不斷鞏固提升治理成效;(4)從模式上要將責任分工和統籌調度相結合,形成協同共治機制,避免出現“多龍治水”現象,高效推進治理工作[3]。
3.2源頭治理是水環境治理的關鍵“黑臭治理,截污先行”,河道治理往往過分依賴于末端截污技術,進而導致雨天混流污水直接下河,污水管網高水位運行、污水漫溢等。雨污混流的“病灶”未能根治,河道水污染反復治、治反復[4-5]。
水污染問題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只有從源頭抓起,才能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一是加強市政管網排查整治,利用現代技術CCTV管道機器人、內窺鏡等對上游市政管網開展定期全面排查[6],摸清市政管網錯接、混接、入流、入滲等問題所在,及時開展管網整治工程予以解決。二是對上游小區、企事業單位、小散亂排水戶實施嚴格的雨污分流整治,加強對實施過程技術指導,嚴格把關驗收環節,確保排水戶節點井水質達標,徹底實現雨污分流。
3.3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是水環境治理的保障水環境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專業化、精細化的管理是區域水環境長治久清的重要保障。一是工作重心由“工程建設”向“建管運維”轉變,提升市政管網的維護水平。定期開展管道清淤疏浚,加強泵站、管網運行調度,有效降低污水管道液位,將管網的健康水平作為管網考評的重要依據[7]。二是建立動態跟蹤排查機制,鞏固雨污分流成效。開展片區雨污分流“回頭看”,杜絕私拉亂接現象,規范排水戶排水行為;開展市政管網、入河排口動態排查及監測,及時掌握管網和水質變化情況,對點源問題即查即改。三是建立智慧化管理體系,利用現代化信息系統、在線監測設備、物聯網、云平臺等技術手段,構建水環境監測與預警、水環境智慧診斷評估、河道運行監控、防汛應急指揮等“互聯網+”信息平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水環境管理規范化、數字化和智能化[2-8]。
3.4打造高品幸福河湖是水環境治理的落腳點幸福河湖建設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也是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通過實施水環境整治工程,改善水環境面貌;開展水生態修復,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務治理體系,強化河湖監管;推進水文化建設,提升河湖魅力。努力打造水環境優美、水安全可靠、水生態良好、水文化繁榮、水管理高效的幸福河湖[9-10]。
4結語
水環境綜合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城市排水管網和排水特征也在發生著動態變化,治水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堅持不斷探索,不斷更新技術和管理手段保障治水效果的穩定性;堅持以人為本,打造可知可感、宜居宜游的幸福河湖,提升人民群眾對河湖環境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努力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房斌,張松,江月,等.河道水環境治理的困境及思考[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20(9):42-44.
[2]遲國梁.關于新時代流域水環境治理技術體系的思考[J].水資源保護,2022(1):182-189.
[3]許申來,王浩正,劉龍志,等.城市級水環境治理技術組織管理的思考與展望[J].中國給水排水,2021(8):1-7.
[4]徐興,孫麗,溫海燕,等.無錫市濱湖區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探索實踐[J].治淮,2019(9):7-8.
[5]李斌,柏楊巍,劉丹妮,等.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的分布、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環境工程學報,2019(3):511-518.
[6]陳崢,陳滔,張振華,等.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研究[J].建設科技,2023(14):57-59.
[7]孫永利.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的內涵與思路[J].中國給水排水,2020(2):1-6.
[8]龔振宇,葉鍵,周順,等.江陰城市水環境治理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水利,2016(9):29-32.
[9]陳敏芬,馬駿,錢學誠.杭州幸福河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中國水利,2022(2):40-42.
[10]楊芳,董延軍,吳瓊,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幸福河湖內涵及實現途徑[J].中國水利,2023(16):1-5.
(編輯姚鑫編輯)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Nanjing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Xu? FengZhang? Ping Dai? Hongliang
(1.Nanjing Airport Hub Economic Zone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Nanjing 211100, China;
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1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roblem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ies in cities is frequ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the article takes the Nanjing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s an example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asures, effectiveness, and experience of regional water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anjing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s thoroughly eliminated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ies and inferior Ⅴ type water bodies by implementing 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rainwater and sewage diversion transformation, black and odorous river regulation, rive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smart water management.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jurisdiction through management measures such as river head system, drainage supervision, and dynamic inspection of pipeline networks. At present, the water quality of rivers is stable and reaches Class IV on the surface, while the water quality of lakes is stable and reaches Class III on the surface. This study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Key words: urban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y; Nanjing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engineering measure; management 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