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語用學角度出發,在合作原則的指導下,對影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對話進行分析,探究其如何通過違反合作原則產生會話含義,達到一定的語用效果。選取典型的人物對話,從違反數量準則、違反質量準則、違反關系準則和違反方式準則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表層話語背后的深層含義,力圖從語用學角度剖析語言特點,解讀故事情節,深入了解人物形象。
[關? 鍵? 詞]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語用學;合作原則;會話含義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北宋官宦家宅為背景,女主角盛明蘭跌宕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女性在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奮斗傳奇(姚婷,2021)。語言生動形象、張弛有力,尤其是一些斗嘴和懟人語錄,表面上似乎絕無他意,言外之意卻又呼之欲出。對話內容帶有攻擊性,但是句句有理有據,不失體面卻又綿里藏針,從而成為經典臺詞。該文本將現代流行白話與古代官話進行拼接,陌生化的效果不僅給觀眾帶來了新奇感和趣味,而且拉近了觀眾與人物之間的距離,使觀眾與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翟晶, 2019)。本文基于合作原則理論,探究《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違反合作原則的人物對話,分析其背后深層的會話含義,闡述其對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一、合作原則
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國語言學家格萊斯(Herbert Paul Grice)在他的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1975)提出的。合作原則指交際的雙方在交際過程中為達成某一交際目的而遵守的會話準則,包括數量準則、質量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但是合作原則不等于交際鐵律,在實際的會話環境中,合作原則很難被遵守。會話含義即說話人違反合作原則而產生的言外之意,這種言外之意可以被對話雙方所理解,傳遞更豐富的信息(胡壯麟,2006)。違反合作原則有時既會產生一定的會話含義,也會實現一定的修辭效果(梁偉智、楊東英,2023)。
二、影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對話分析
(一)違反數量準則
數量準則要求言語交際的雙方按照交際目的提供適量的信息,不多也不少。換言之,信息過多或信息缺失都會違反這一準則,會造成語境、語義夸大或貶縮,從而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語言效果,比如:
例1
盛家老爺(盛紘):這是大好的姻緣你胡扯什么呢?
盛大娘子(王若弗):胡扯,若今日納征的不是我華兒,是墨蘭被人如此怠慢,你猜你那心尖上的林噙霜林小娘會不會胡扯!
分析:這段對話發生在盛家大女兒盛華蘭出嫁之前,夫家來盛家下聘之時。盛家二郎盛長楓與顧家二郎顧廷燁以聘禮大雁為賭注進行投壺比賽,盛長楓技不如人,華蘭的聘禮即將不保,盛大娘子心中不滿,于是與盛家老爺爆發激烈爭吵。這段對話違反了數量準則。盛家老爺問“胡扯什么呢”,表示不滿對方說話口吻,但是盛大娘子在表示不是胡扯之后,又補充了更多信息——假設另一種情況:如果盛墨蘭納征之時發生此情況,她的母親也會如此;還強調了林小娘在盛家老爺心中的地位。這些信息不是此問題的直接回答。華蘭是盛府嫡女,為盛大娘子所生,長楓是林小娘林噙霜所生。盛大娘子補充的信息顯示出盛大娘子和林小娘以及各自子女在盛家老爺心中的地位差異,對盛家老爺寵妾滅妻的做派表示不滿。
該對話違反了數量準則,但是推動了劇情發展,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為接下來盛家老爺偏袒林小娘和盛長楓的態度做了鋪墊,盛大娘子心直口快、林小娘工于心計、盛家老爺是非不分、盛長楓懦弱逞強的鮮活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例2
盛家老爺:母親若是喜歡養孩子,那就養墨蘭吧,聽說墨蘭也是很孝順的。
盛家祖母:你那林噙霜把衛小娘照看死了,我反而撇著個孤女不管,倒把她林噙霜的姑娘弄到跟前來養著,好啊,天下竟有縣里決堤,府衙知州升官的道理了。
分析:該段對話發生在衛小娘(明蘭生母)遭林噙霜毒害難產而亡后,正值盛家祖母有意在膝下養一個孫女之際。盛家老爺因偏愛林噙霜,提議林噙霜之女盛墨蘭伴母親左右,盛家祖母表示拒絕并回答了更多的信息:林噙霜照顧孕期的衛小娘不力,致其死亡;盛明蘭生母已死,無人教養;借用俗語“縣里決堤,府衙升官”諷喻“林噙霜把人照顧死反倒有理將女兒養在祖母膝下”的荒唐想法。補充信息表明盛家祖母對于林噙霜害死衛小娘一事已心知肚明,借俗語諷刺盛家老爺的不公做派,暗示盛家祖母決意收養明蘭,以彌補失母之痛。
該對話違反了數量準則,但是推動了劇情發展,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為接下來明蘭與祖母的深厚感情埋下伏筆,從中可見盛家祖母是一個明辨是非、善良聰慧的人。
(二)違反質量準則
質量準則要求說話人提供的信息真實可靠,有據可考,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不要說自己缺乏足夠證據的話,實事求是,不摻假。從這個角度來講,反諷、諷刺等修辭的運用即是違反質量準則的典型案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便有一些反諷之語表達憤怒、失望等感情色彩,比如:
例3
盛家老爺:母親,都是兒子,兒子的錯,兒子沒用。
盛家祖母:你很有用,你太有用了,若是無用,你就該循規蹈矩,正妻為上,嫡系為尊,不至于寵妾滅妻,弄得家宅不寧。我知道,你的生母春小娘帶著你不容易,我雖是嫡妻,但當時自身難保沒能照顧到你們。所以,你生怕林噙霜帶著孩子們再吃你當初的苦,便又給田產又給鋪面,弄得一個小妾比大娘子過得還體面。
分析:這段對話是衛小娘(明蘭生母)遭林噙霜毒害難產死亡之后,盛家祖母訓話兒子的場景。盛家祖母說“你很有用,你太有用了”,并不是真的在稱贊兒子辦事出色,有才干,其實是反話,實則在訓斥兒子寵妾滅妻,違背正妻為上、嫡系為尊的正統綱法,弄得家宅不寧,使無辜的衛小娘和年幼的明蘭成為妾室鉤心斗角的犧牲品,并勾起老太太喪子之痛。
該對話違反了質量準則,因為老太太說的內容屬于自知是虛假的話,但是以反諷的方式創造出更強的語言效果,表現出盛家祖母對兒子不成器、失禮數的怨懟。
例4
盛長楓:父親安好,兒子甚是惦記,父親在宮中沒有受苦吧。
盛家老爺:受苦?官家把我留在宮里頭,住高屋大殿,吃瓊漿玉液,相談甚歡,樂不思歸呢。
分析:這段對話發生在盛家老爺被扣宮中兩天后死里逃生回到盛家之時。盛家老爺回答的“住高屋大殿,吃瓊漿玉液,相談甚歡,樂不思歸”這些信息與事實恰恰相反。事實上,盛家老爺被扣宮中一天兩夜,躺在桌子上睡覺,食不覺味,膽戰心驚,自覺謹言慎行,不知何故被禁宮中。后來從皇上口中得知,此舉是因為兒子盛長楓與狐朋狗友醉酒后妄談皇上立儲之事,皇上大怒將其父親扣留宮中問責。因此,盛家老爺此時用反諷的方式回答,只是為接下來發泄積攢許久的憤怒做個鋪墊罷了。
該對話違反了質量準則,但是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將劇情推向高潮。盛家老爺所說與他在宮中的狀態截然相反,對比之下,當時愈顯可憐,現在愈加憤怒,表現出他對長楓的失望與無奈。
(三)違反關系準則
關系準則要求對話雙方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所提供的信息要與正在交談的內容有邏輯關聯,以保證會話順利進行。如果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情況,對話就違背了關系準則。然而,有時故意答非所問,看似轉移話題,實則直擊根源,非但不影響溝通結果,反而會在語氣、態度方面更勝原意。
例5
盛墨蘭:好妹妹,你幫我給大姐姐說個好話,我家哥哥一時糊涂,吃醉了酒,實在對不起她。
盛大娘子:一時糊涂,我瞧著家里就沒清醒的人了,人家家里做小的,把孩兒都是養在大娘子屋里,你呢?
分析:這段對話摘自盛長楓(林小娘兒子)和人比投壺,技不如人還逞強,即將要輸掉華蘭(盛大娘子大女兒)的聘禮之時,墨蘭(林小娘女兒)向如蘭(盛大娘子二女兒)給哥哥求饒討情,說哥哥是一時糊涂,而盛大娘子的回答與上述事件無關,借“糊涂”二字轉移話題到妻妾尊卑關系的問題上,借此事聲討自己作為正妻,地位卻不如妾室的不公待遇,暗示長楓和墨蘭是妾室子女,應該養在自己門下。
該對話違反了關系準則,但是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創造了故事情節的沖突。盛大娘子其實道出了盛家家宅不寧、禍端頻生的一大原因所在,即盛家老爺寵妾滅妻,導致倫綱無序,正妻積怨,妾室囂張無度,最后妻妾矛盾激化,成為整個故事情節推進的主要矛盾。盛大娘子心直口快、嘴不饒人最是吃虧的性格特征也展露無遺。
例6
盛大娘子:笑話,什么是笑話?這是笑話,我才是笑話,我是整個揚州的笑話。誰家做大娘子做成我這樣的,誰家做妾做成這賤人模樣。這盛家,這整個盛家,寵妾滅妻,早已經是揚州城的笑話。
分析:這段對話發生在衛小娘(明蘭生母)的丫鬟小蝶被林噙霜陷害偷盜府中財物,盛家人齊聚處理此事之時,盛家老爺是非不分,怒罵衛小娘此事因她而起,迫于盛大娘子的壓力,指責因林小娘和盛大娘子治家之過才惹出這樣的笑話,而盛大娘子回答的信息與此事無關,而是借“笑話”二字改變話題,將自己比作笑話,通過嘲弄自己的地位和待遇,指責盛家老爺讓小妾當家,寵妾滅妻的不入流做派。
該對話違反了關系準則,但是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推進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衛小娘的丫鬟小蝶是否有罪大家都心知肚明,盛大娘子雖未直接拆穿,但是實則暗示了該件事情的主謀,即林小娘。通過這段對話也可以看出,盛家老爺將聲譽看得比人命還重要,十分冷酷無情,再加上他寵妾滅妻,為接下來盛府姑娘成長、上學、婚配等發生的沖突和不同的命運埋下伏筆。盛大娘子言辭犀利,嘴不饒人的性格也與她高出身、低待遇的遭遇有關,是個表面風光、心里酸楚的悲情角色。
(四)違反方式準則
方式準則要求說話人提供清晰、明白的信息,避免歧義,有條理;簡明扼要,不冗長,用最簡短的句子傳遞最清楚的信息。換言之,說話七繞八繞,鋪敘甚多的長句表達會違背方式準則,造成歧義或者錯誤信息。
例7
明蘭:有些事不行就是不行,天生就是不行,最好是別指望。
小桃:不明白,姑娘是說字嗎?
明蘭:小公爺就像是雄鷹,雄鷹矯健,是飛在崇山峻嶺之上的,我只是屋檐下的雨燕,遠遠看一眼就行了。既然沒生在一個窩里,也別指望能與他同行。
分析:此段對話發生在小公爺喜歡上明蘭,明蘭雖也有意但是因身份地位懸殊不得不拒絕之時。對話中,明蘭所說“有些事”意指與小公爺在一起這件事情,但是她并沒有明說,信息晦澀不夠明確,說服力欠佳,導致小桃不明白,違反了方式準則。而且,小桃提問:“姑娘是說字嗎?”明蘭的回答并非言簡意賅地直抒胸臆,說明自己與小公爺差距懸殊無法在一起,而是借用雄鷹和雨燕兩個出身差別極大的喻體暗示,句子冗長晦澀,表意不夠直接、簡明。
該對話違反了方式準則,但是為故事情節的發展插入新的矛盾沖突,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明蘭用比喻的修辭,選用兩個合適的意象比喻自己和小公爺的差距,雖然不夠簡明扼要,但是比喻恰當,生動形象,烘托出兩人愛而不得、難舍難分的情感氛圍,也為下文兩個人的糾葛和感情結局埋下伏筆。
三、結語
本文基于格萊斯的合作原則理論,深入分析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人物對話,由淺入深地分析其會話含義和語用效果,得出了一些看法:首先,語言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就影視劇而言,語言的表現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能夠推動或者拉緩故事情節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影響讀者和觀眾的閱讀或觀感。其次,合作原則并不等于鐵律戒規,它不是限制語言表達的框架,相反,違反合作原則可以加強語言的表現力,渲染更濃的情景氛圍,產生最大化的語言效果。從違反合作原則的角度分析對話,可以進一步細析語言含義,洞悉說話人的目的和意圖,令觀眾產生很強的代入感,實現情、景、語言的交融。比喻、擬人、諷刺、反諷、雙關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或轉換,即違反合作原則的典型案例,一方面能夠表達人物憤怒、高興、無奈等情感,使人物形象更豐滿;另一方面能夠轉移或者突出談話要點,常常伴有強烈的對比意味,給讀者和觀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最后,通過分析該文本,能夠使讀者和觀眾感受到語言的強大力量,掌握說話的技巧和方法,以便在日常交際和寫作中能夠如魚得水。
參考文獻:
[1]Grice.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梁偉智,楊東英.基于合作原則的《穿夏裝的姑娘們》會話含義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3(1):6-8.
[4]姚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明蘭人物賞析[J]. 文學教育(下),2021(9):118-119.
[5]翟晶.論宅斗種田文的創作特點: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成長為例[J].網絡文學評論,2019(5):105-111.
作者簡介:
鄭曉楠(1998—),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研究方向: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