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瑞霞
1.理論背景
數字經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選擇。數字經濟時代,人才戰略計劃的重點是培養勞動者數字素養和數字技能。為了滿足數字經濟時代數智化人才的崗位特點和要求,財務管理人才培養需要和數字經濟人才需求之間解決好供求關系,達到數智化財務管理人才的供給平衡,通過勞動者數字技能的提升,賦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為未來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指明方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過程中,應重視發展素質教育,特別強調對人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有效將“五育教育”與專業發展相融合,實現專業人才培養建設的“五育融合”。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應全面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適用于數字經濟時代,具有數字技能的數智化專業人才。
2.文獻綜述
當前學術界對以“五育融合”發展為基礎,滿足數字經濟時代需求的人才培養定位、路徑、課程矩陣、培養方案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化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陳志軍等(2023)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職業教育改革需要提供掌握大數據技術,培養多學科交叉能力的創新人才,滿足產業數字化進程的人才需求。廖春華等(2023)構建財經人才與信息技術交叉融合機制,發揮數據效應,將數智教學融入“新財經”人才培養。劉仁有(2023)提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全面利用數字化思維,提升職業教育的數字化治理水平,開發數字化課程資源,實現數字經濟背景下職業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王知強(2023)論述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在專業人才培養數字化轉型中,以專業教材和教法為基礎,推動數字化課程重塑,通過數字化人才培養,為全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廖春華(2023)指出,高等財經教育通過構建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新理念,建立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培養方案,結合數智化教學方式,把握數字經濟時代對數智財經人才的需求,建立中國式現代化財經人才培養體系。姜艷麗(2022)從“五育融合”視角出發,構建財會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一二三”模式,從一套財經類職業教育機制,二元職業教育財經類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三類職業教育財經類人才培養方向。為“五育融合”視角下,高等財經教育人才培養提供思政融合新思路。
將“五育融合”與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通過思政背景的數字化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教學革命,最大程度地滿足財務管理教學的數智化,實現數字經濟時代專業人才數智化的素質培養。“五育融合”背景下,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有效賦能數字經濟產業化轉型和發展,既是“五育融合”視角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未來趨勢,也是本文研究的現實意義。
3.研究思路
數字經濟產業化發展必須依靠掌握數據智能的專業化人才,數智化財經人才是數字經濟時代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價值,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引擎。本文以相關文獻觀點為基礎,依托中國特色的“五育融合”思政育人邏輯,遵循“思想支撐-價值發現-內在邏輯”的思路開展研究,挖掘與發展數智化人才賦能數字經濟的價值和邏輯,凸顯數智化人才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挖掘數智化人才賦能數字經濟的時代價值,探尋賦能數字經濟的內部循環邏輯。
1.促進大學生五育融合素質全面發展
通過“五育融合”實現的育人價值,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發展的現實需求。在符合生命自然成長規律的過程中,幫助大學生實現精神生命的生長。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五育融合”背景下,塑造專業能力的成長模式,實現個體不斷在自我認知的過程中,提升自我意識和自主能力養成。通過財務管理系列課程融合式教學,建立大學生對已有知識體系與未知領域之間的邏輯認知聯系,涵養大學生職業價值成長的全過程。
“五育融合”的財務管理人才培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重點培養學生解決應用問題的能力,挖掘個人專業實踐中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創造精神,建立數智化財務管理崗位人才的品格規范,培養專業素養自覺的高質量技能人才。通過“五育融合”的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構建財務管理數智化人才的知識價值、能力價值和素養價值,全面體現數智化人才,賦能數字經濟人力資本的核心價值。
2.促進大學生數智核心素養全面提升
數字經濟時代智能機器人深度融合于知識的生產、加工與應用等各類經營活動中。人類已形成的經驗需要與機器的學習能力相融合,充分挖掘個人與機器的價值核心,發揮各主體的專屬性優勢,更好地順應數字經濟的發展,滿足未來對數智化人才的需求。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經濟運營模式,深刻地改變財務管理領域的運行方式,“智能化”“數字化”成為數字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發展的新方向。
3.促進財務管理育人高質量發展
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進程中,催生了各類新興行業,涌現出新的經營業態和模式,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挑戰著傳統的工作模式。特別是在財務管理類崗位的人才需求中,更加突出地提出人才數智化能力。財務管理專業人才作為商務數據的主人,必將由數據的分析走向數據的組織、管理和運營者。
馬克思主義在關于人的全面發展論述中指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整體協調發展是“五育融合”理念的思想精髓。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融入財務管理學科素養規劃和建設發展中。以財務管理學科專業知識為基礎,融合“五育”培養邊界,創造數智化人才的真實情景,利用商務智能技術實現個人價值塑造和挖掘,五育融合并舉,有效發揮“以德育才、以德啟智、以德健體、以德塑美、以德促勞”的功能,有效實現數字化人才素質培養的育人過程。
1.以德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面對數字經濟帶來的人才需求的變革,數智化人才供不應求,特別是財務管理基礎性崗位數智化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在企業各類財務會計崗位的任職資格需求中,掌握數據能力成為各崗位的精準職責需求,面向未來數據科學財務管理應用專家的需求撲面而來。
高等職業教育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育人過程中,秉持德育為先,做好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立德工作。在日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注重培養職業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崗位需求匹配的價值觀相結合,構建“財務知識傳授、財務技能培養、管理價值引領”的全方位教學目標。讓高等職業教育財務管理的課程體系,肩負未來數字經濟時代,數智化人才培養中立德樹人的功能。德育教育與專業課程融會貫通,發揮協同效應助力育人過程,在專業素養品德教育的引導下,全面提升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政治思想水平,施展專業技能,展現個人職業魅力。
2.以德啟智:致力理論與技能相促進
財務管理理論與數據技能發展相融合,培養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數字感知能力和挖掘能力,實現兩種能力的雙向培養、相互融合。在數據感知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鍛煉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在實現基本數據感知力訓練的過程中,內化人才的數據挖掘能力。數據感知與挖掘的能力訓練,既內化于財務管理專業數字化人才培養中,也是不同培養階段的差異化要求。
3.以德健體:體育技能和情感相融合
傳統理念中“四肢發達”的人通常會“頭腦簡單”,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智育之間的矛盾沖突明顯。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五育處于非均衡的割裂狀態,受教育者成為理念沖突的受害者。體育和智育的雙向協調培養,能夠相互促進人的素質發展。大學生健康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掌握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個人智力水平的提升,幫助體力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通過有計劃、有明確教學目標的課程實施,可以系統地向學生傳授專業課程知識,掌握專業崗位技能。種類豐富的體育鍛煉,可以保證學生大腦的氧氣供應,為大腦的開發和利用提供能量物質。體育鍛煉有效促進大腦神經的元鏈接,幫助大腦皮層之間建立高強度、高聯系的生理環境。
4.以德塑美:塑造身體與心靈相協調
靈活的肢體語言、協調的肢體動作可以全面地展現現代大學生的健康美,在此基礎上,將以德健體和以德塑美相融合,運用健康的體魄展現現代大學生特有的中華民族精神美。在現代藝術、科學的基礎上,融合傳統文化的語言美和禮樂美。利用各類豐富的美育資源,推進財務管理課程的美育育人。
5.以德促勞: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品質
人工智能引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促使人們快速地融入智能化、自動化的數字經濟引領的時代中。勞動的基本邏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革命逐漸被弱化,財務管理類學生需要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回歸到勞動的教育邏輯中。通過生活中的勞動、崗位工作的實踐回歸專業教育的本質。面對數字經濟時代的號召,信息技術教育背景下成長的大學生,迫切需要通過財務管理類崗位實踐教育,提升專業思想的認同度,提升崗位實踐效能。建立正確的數智化財務管理人才的勞動觀、勞動情感、勞動能力。
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可以通過構建數智化人才社會勞動價值觀,構建數智化人才社會勞動教育資源體系,構建數智化人才社會勞動教育制度與保障體系,提升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勞動教育培養體系,回應數字經濟時代勞動教育回歸專業教育的迫切需要。
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浪潮,財務管理專業教育發展已經邁入新的階段,站在未來財務數據科學家的角度,專業技能教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接近強國發展的需求。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須更加主動參與人才培養的數字化發展浪潮中。堅持以“五育融合”為本,充分發揮“以德育才、以德啟智、以德健體、以德塑美、以德促勞”育人價值,合理利用現代商務智能技術,在全面落實“五育融合”的教育實踐中,遵循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科學立場,加強頂層設計,提升教師的數字化育人水平,創建適應未來的數智化財務管理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品質、中國底色的財務管理數智化專業人才培養新范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數字經濟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數智化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