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昕(南京林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為響應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規劃,道路運輸作為五大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得到了政府2022年免征公交客運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等系列政策與資金的大力扶持。此外,推動城市道路網結構優化、公路建設增速等政策也能促進我國路網系統逐步完善[1],我國道路運輸業由此得到快速發展。但同時我國道路運輸業也面臨著經濟下行,道路運輸需求持續受到壓制,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等多行業競爭激烈的緊張局面,迫切需要及時調整發展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基于此,本文利用分析性強、可對企業財務績效進行直觀排名的因子分析法[2]對道路運輸業中的上市公司進行財務績效狀況評價,分析其發展情況并提出發展建議,以促進道路運輸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與可持續健康發展。
本文根據我國證監會發布的最新上市公司行業分類,剔除了ST企業以及數據缺失無法分析的6家企業后,選取道路運輸業中的29家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根據上市公司年報以及巨潮資訊網獲得的各企業2022年的財務數據,對道路運輸企業的財務績效進行分析與評價。
企業財務績效一般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以及營運能力四方面進行考核,基于這四大指標和道路運輸業行業特點,本文選取了能夠反映財務能力的10項指標作為因子分析的原始數據來源,具體指標及其選取意義如表1所示。

表1 指標的選取及其選取意義
本文借助SPSS27.0軟件,采用可對分析指標進行直觀綜合排名的因子分析法對道路運輸業2022年度財務績效指標進行數據處理。首先通過降維處理將所選指標數據標準化;然后將指標通過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以確保因子分析對其有效;再通過主成分分析法篩選出公因子,并通過凱撒正態化最大方差法得到旋轉前后的因子載荷矩陣,確定公因子如何代表初始指標數據;最后建立公因子得分模型,計算因子得分及財務績效綜合得分,以此開展2022年道路運輸業財務績效評價分析。
因子分析法有特定的適用條件,需先對選取的指標進行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以判斷所選指標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具體來說,指標通過適用性檢驗需同時滿足KMO值大于等于0.5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呈現顯著性兩項條件。
本文借助SPSS27.0軟件進行適用性檢驗的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本文選取的10項指標KMO值為0.535,大于0.5,處于可以做因子分析的范圍內。巴特利特球形檢驗中Sig.值為0.000,低于0.01,呈現出顯著性,說明各因子相關性較高,因子分析有效。

表2 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
本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根據各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計算提取出公因子。由表3可知,有3個成分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表明其對指標的解釋度高。接著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對因子進行旋轉,3個因子旋轉后載荷平方和總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了85.298%,高于75%,說明這3個因子可以充分反映本文選取的10項指標代表的財務信息。因此選取前3個因子作為公因子對道路運輸企業2022年的財務績效進行評價,并將其分別命名為C1、C2、C3。

表3 總方差解釋
提取公因子后,應命名公因子。依據凱撒正態化最大方差法旋轉因子得到旋轉后的成分矩陣,如表4所示,在公因子C1上載荷較高的指標有營業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增長率以及總資產報酬率,由于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發展能力可以透過這4個指標反映,因此將公因子C1命名為獲利能力因子。公因子C2上載荷排名較高的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3個指標,分別為流動比率、資產負債比率、速動比率,因此將C2命名為償債能力因子。在C3公因子上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以及總資產增長率表現的載荷較高,因此將其命名為營運能力因子。

表4 旋轉后的成分矩陣
為簡便表達,本文將選取的10個指標分別以X1、X2至X10系列命名。根據表5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得到公因子得分計算模型如下:

表5 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最后,將標準化的原始數據帶入公因子的得分計算模型中,求出C1,C2及C3。為更準確并整體地反映道路運輸企業財務狀況,需對公因子得分進行加權運算,以公因子方差貢獻率為權重,得到綜合得分模型如下:
利用SPSS27.0運行該模型,得到各企業的綜合得分并對其進行排序,得到道路運輸業上市企業財務績效得分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各因子得分與綜合得分
據表6所示,我國道路運輸業29家上市企業中,有15家上市企業綜合得分為正值,財務績效表現較好;14家上市企業綜合得分為負值,財務績效表現不盡如人意,第一名綜合得分達1.6分,最后一名僅為-2.15分,我國道路運輸企業2022年財務績效水平差異化明顯。其中排名前五的上市企業為恒通股份、錦江在線、粵高速A、龍江交通及外服控股。綜合得分排第一的恒通股份C2因子得分為3.2分,C3因子得分為3.67分,均在29家企業單個因子得分排名中處于前列,說明其具有優秀的償債能力與營運能力。錦江在線、粵高速A排名靠前得益于其較高的獲利水平,龍江交通及外服控股則分別在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上表現優于大部分企業。排名最低的江西長運財務績效表現最差,遠遠落后于其他企業,根據其年報數據分析可知,其業績表現差的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是2022年企業營業成本下降幅度遠遠低于營業收入下降幅度,二是母公司及其子公司2022年度獲得的與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比上年驟減了7 187.12萬元。
根據先前學者的研究經驗,本文以得分0.6與-0.6為分界值,將道路運輸業上市企業財務績效水平劃分為優秀、一般與較差三個等級[3]。根據表6結果可知,2家上市企業財務績效表現優秀;25家上市企業財務績效表現一般,占29家上市企業的86.21%;大眾交通、江西長運2家上市企業表現較差,道路運輸業整體上財務績效水平呈現正態分布,財務績效水平發揮欠佳,仍有提升空間。
從獲利能力來看,企業獲利能力得分占績效綜合得分的47.05%,說明道路運輸企業的獲利能力對其財務績效水平影響較大。29家企業中有45%的企業獲利能力得分為負值,反映出行業獲利能力表現一般,仍有提高的空間。企業償債能力得分占績效綜合得分的34.09%,表明償債能力正向影響行業財務績效。55%的上市企業償債能力得分被評為負值,表明我國道路運輸業企業償債能力表現欠佳。最后,從營運能力來看,營運能力因子得分在績效綜合得分中占比為18.86%,表明道路運輸企業營運能力與企業績效水平正相關,51.7%的公司在該項因子得分中大于0,表明行業營運能力發揮較為一般,道路運輸企業的資金運營能力差,資產流動性弱。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29家道路運輸企業的財務績效進行數據處理和綜合得分排名,結果顯示我國道路運輸業上市企業2022年整體財務績效表現欠佳,企業間水平相差較大,發展不夠均衡。通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在互聯網時代下,網絡貨運是未來道路運輸行業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的基礎。當前我國道路運輸企業運營體系的標準化與數字化建設尚不成熟,需要政府加強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鼓勵企業布局多式聯運與倉儲等,縱向深挖道路運輸產業潛能,提升企業績效。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道路運輸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協同監管機制,共制共管道路運輸市場定價規則與交易秩序,共同營造并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同時,支持培育道路運輸業龍頭企業,以平臺帶動道路貨運行業集約化發展,以集約高效的運輸組織促使社會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