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馬琨
“政、產、學、研、用、金”高水平聯動,直擊行業痛點、難點,中國汽車軟件領域迎來一場高端、務實的行業盛會。

“聚軟件之力,創數智未來”大會論壇現場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世界數字經濟組織、達沃斯世界數字經濟合作論壇主席李晶表示。“汽車軟件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并深度參與到了產品定義、開發、驗證、銷售、服務等全過程中,正持續創造價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如是說。這是11 月3 日上午舉行的2023 中國汽車軟件大會“大會論壇”上,兩位演講嘉賓對汽車軟件產業發展趨勢所作出的基本判斷。
此次大會論壇以“聚軟件之力,創數智未來”為主題。會上,世界數字經濟組織、達沃斯世界數字經濟合作論壇主席李晶,上海市嘉定區副區長曹發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秘書長馮冠霖,中國工程院院士、車輛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鐘志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克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軟件分會理事長、中汽創智首席執行官李豐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基礎軟件分會副秘書長陳俊伊,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汪俊君,西門子數字化工業軟件汽車和交通運輸行業副總裁張先宏,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斌,蘇州智行眾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宏偉,萊科德信息科技中國CTO 孫川翔金句頻出,為軟件領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建議。本場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主持。
王耀指出:“在芯片和軟件的驅動下,“軟件定義汽車”不斷深化,行業對自主研發操作系統呼聲高漲,各方參與者開始競逐市場。汽車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這巨大變革的時間窗口也正是產生新操作系統格局的歷史機遇。”
隨著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發展,汽車軟件正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國家高度重視汽車軟件的發展。早前,國家就提出“要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工信部等政府部門也為汽車軟件發展推出了系列相關舉措。這為汽車軟件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營商大環境。但另一方面,當前汽車軟件業發展面臨著許多新挑戰。例如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等。在此背景下,舉辦一場高水平的中國汽車軟件大會對促進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為促進良好的產業生態,推動汽車行業轉型升級,付炳鋒在會上代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向全體行業同仁發起了三個倡議:一是堅持機制共創,促進“產、學、研、用、金”高水平聯動,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協會平臺作用,廣泛匯聚國內外汽車行業力量,深入推進汽車軟件技術創新和應用,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二是堅持生態共建,跨界協同,以“芯片+操作系統”為核心,以跨產業基礎平臺為載體,構建開源開放、合作共享、網狀互聯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三是堅持合作共贏,深化汽車軟件領域的開放合作,進一步加強科技交流,促進不同路徑、商業模式、技術包容等方面互鑒互享,實現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
“只有通過合作,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李晶在大會論壇致辭中表示,現在數字化和綠色發展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引擎,而汽車軟件的創新將推動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為智能出行提供更多可能性。中國汽車軟件大會作為一個重要平臺,有助于加強汽車軟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針對行業痛點、難點,李豐軍則是提出了四條對策:一是軟件公司一定要提升自己產品的創新力,同時加大與“政、產、學、研、用、金”六大領域的合作;二是通過行業組織不斷推動軟件標準的制定,構建生態體系;三是建立評估和遴選體系,避免行業內扎堆內卷;四是加強人才培養,例如派出企業里的技術骨干進行汽車軟件和基礎軟件共性技術的在線授課。
會上,馮冠霖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指出,中國汽車軟件底層核心技術依然不足,尤其是汽車設計仿真軟件、操作系統等發展相對滯后,需要凝聚“政、產、學、研、用、金”合力,加速突破關鍵技術,構建良好產業發展生態。

《中國汽車工業軟件發展建設白皮書》發布現場
“汽車軟件發展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不能急于求成。在發展過程中,既需要系統地謀劃,也需要以點帶面,還需要換道超車。”鐘志華指出,汽車軟件發展需要建立在硬件基礎之上,需要多學科跨行業協同。在他看來,加強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建立“政、產、學、研、用、金”六個領域的協同攻關機制,注重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國際交流合作,是共同推進汽車軟件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健康發展的關鍵。
陳俊伊也在大會上指出,智能網聯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產業進步發展的重要原動力之一,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對計算平臺產品,包括整個的降本增效、安全可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力打造分層解耦、跨域共用的智能網聯汽車計算基礎平臺的產品,能夠提速中國智能汽車,尤其是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產業發展。”陳俊伊在會上呼吁所有的企業,包括產、學、研、用等各個單位能夠聯合起來,集中資源開展聯合攻關。
根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目前L2 及以上自動駕駛在乘用車的滲透率已經上升至了42%,智能網聯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進步發展的重要原動力之一。李克強認為,未來中國發展智能汽車,應該從一體化的架構體系構建及關鍵技術突破方面做積極的探索,形成新的體系架構。考慮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特征及社會屬性,需要行業共同探索中國方案。
對于如何高質量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李克強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要加強頂層設計的謀劃,搶抓智能網聯汽車網聯化、智能化的窗口期;二是要聚焦卡脖子問題,促進前瞻、共性及平臺等核心技術研發;三是加強行業合作,打造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四是踐行“中國方案”,成為全球技術趨勢開創者與引領者;五是需要研究符合國家安全和產品規模化認可的相關規范、技術標準,實現汽車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真正意義上提升中國標準。
聯合行業共同制定汽車基礎軟件的自主技術路線、共研中國方案的開放架構與技術標準,將對開源協同發展、推動汽車領域基礎軟件生態建設發揮重要作用。李豐軍也在演講中表達了類似看法。在他看來,國內在汽車軟件方面要實現開放開源,并建立多層解耦的立體生態體系,通過滿足中國特殊場景的需要,提出更多中國的方案,形成中國標準。人工智能、工業元宇宙以及數字孿生等技術,將會助推汽車軟件實現顛覆性的創新。
在踐行智能網聯中國方案的背景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需要有效的仿真測試技術閉環和數據閉環體系支撐,為汽車關鍵軟件系統的質量保駕護航。安宏偉圍繞仿真測試閉環工具鏈體系的搭建做了十分詳細的介紹。他表示,軟件定義汽車帶來了整個產品開發價值鏈、價值流上的重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既需要有新的開發工具、新的開發平臺,在整個驗證體系下也需要有相應的技術創新。同時還要滿足功能安全,包括整個“V”字型流程的要求,以及在開發過程中,在各個環節上迭代的需求。
當前,市場發展風云變幻,產業變革日新月異,各大汽車品牌均在探索向新向高的創新發展之路。各家車企更是爭先在電子電氣架構層面發力。負責嵐圖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汪俊君指出,整個軟件協作的開發關系,如今已經演變成和優質合作伙伴的生態綁定,共建發展的新生態。
汪俊君認為在當前背景下,軟件一定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樹立用戶思維,打通軟件、商品、市場和用戶,既要追求開發速度最快,也要追求商品質量好,不搞堆砌式創新,“如無必要,無增實體”。同時,企業還需進一步加大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推動三者融合,構建綜合的防御體系勢在必行。
曹斌同樣指出,在單芯片的行業趨勢下將絕大部分智能化應用盡可能放在一顆芯片上去實現,基于服務化接口訪問車上的全部硬件功能的開放,將會為智能汽車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一方面來說,構建一個開放的服務化軟件接口能夠讓全行業的協作效率提升,降低工程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統一的開發規范和體系框架,也會讓更多更有能力的軟件人才更容易地加入到汽車行業,實現更快速的創新和組合,讓軟件真正走到繁榮的階段。
孫川翔則認為,軟件定義汽車時代是一個產品不定型的時代,本質上是一種產業升級。在實現產業升級時,既需要以點帶面,為新的目標做出全面優化、迭代和更新,也需要注意到整個體系的流程、方法、治理的建設。有了這個框架,才能夠盡情地擁抱變化,擁抱時代,才能夠做到真正隨心所欲。同時,他認為新技術、新方法應該以當前的痛點難點為出發點,滿足實際需求,體驗定義產品需求,需求指導軟件,軟件才能夠去定義汽車。
而張先宏表示,要落地實現真正汽車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一定要圍繞六大數字主線展開:第一條線是自動駕駛,第二條線是汽車電氣化,第三條線是軟件與系統工程,第四條線是加速產品開發,第五條線是智能制造, 第六條線是物聯網與分析。張先宏表示,數字化企業最終是要把真實的世界跟數字世界完整地貫穿,如此才能夠實現數據不斷驅動的產品進化和改進。
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上海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汽車產業體系的典型代表。曹發山在致辭時表示,“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共識。上海嘉定將繼續高舉“汽車嘉定”旗幟,主動順應汽車產業變革趨勢,發揮重大戰略賦能、產業生態完備、政策效益疊加等優勢,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核心承載區和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

《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共建計劃》簽約儀式現場
與此同時,2023 中國汽車軟件大會還舉行了多項同期活動,重磅發布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和行業共識。
會上,中汽協會正式發布《中國汽車工業軟件發展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據悉,《白皮書》由優秀企業代表和專家共同參與編制和評審,從多維度分析了行業趨勢,總結了我國汽車工業軟件產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汽車工業軟件當下使用、未來場景和人才規劃作出了前瞻引導。
《白皮書》的發布,將進一步推進工業軟件標準和規范的統一,凝聚行業智慧,實現汽車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升級再造,助力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更高質量發展。
軟件賦能網聯生態,是智能網聯和智慧交通的靈魂。本屆大會上,新一代車路協同開放路側操作系統“同道”OS 操作系統正式發布。該操作系統是針對目前車路協同缺乏操作系統,并且核心軟硬件被國外壟斷的情況,由上海國際汽車城和合作伙伴一起,基于“雙智”試點研發了可適配國產處理器和軟件生態的路側操作系統,支持多模態的生態開發,為后續的開放應用生態建立了實質性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汽車軟件開源生態平臺啟動儀式、《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共建計劃》簽約儀式及《自動駕駛開源生態共建》簽約儀式三個與“開源”有關的儀式也在本屆大會上同臺舉行。其中,中國汽車軟件開源生態平臺啟動后,將攜手全球的開發者、使用者、合作伙伴共筑一個有生命力的開源社區,積極推動中國汽車軟件行業規范及標準化水平建設,共同推進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和產品化落地應用,打造開源共建、成果共享、合作共贏的汽車軟件產業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