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應當對標國際上與中國相當的經濟體并從全球的經濟金融角度看這個問題。金融強國應當在國際金融領域中具備以下能力,即關鍵貨幣的發行權、全球重要的金融產品的定價能力、全球金融資源配置能力以及全球金融治理和規則制定方面的主導能力。
——連平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
從投行角度,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成長投資,成功的投資,都需要對產業發展趨勢做出正確的判斷,能夠識別出有前景的產業內的優秀企業,這就回到了當下國家對金融行業的期望,就是要服務實體經濟。
——曹海濤
華泰聯合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
養老金機構應積極發展智能投顧,實現內部管理運營數字化,提升個人養老金產品C端數字化體驗,探索智能篩選平臺。金融業與數智化具有天然的耦合關系,AI對與個人金融消費者的交互方式帶來了改變,AI能夠助力個人金融產品的推廣,倒逼金融機構加速數智化轉型。
——楊帆
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董事長

隨著汽車產業變革的深入,汽車消費者的行為與習慣也在持續轉變,企業作為制定營銷策略的主體,思考背后的邏輯,不僅是市場環境下的新課題,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汽車企業正在積極轉變觀念,不斷突破傳統探索新模式,但無論營銷模式如何多元化發展,聚焦點依然是消費者,是信息的傳遞,這個核心是不會變的。汽車行業營銷模式的創新,要始終以“用戶為中心”。數字化時代下汽車營銷呈現出更精細化的特點,在渠道更精準、更聚焦的同時也在不斷強化品牌與用戶的黏性,使消費者持續獲得優質的用車體驗。
——師建華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
區塊鏈、元宇宙、數據市場等為從業者帶來機遇與挑戰。海量的文化資源和數字內容的沉淀積累,提供著巨大的機會,期待更多的從業者和創業者加入進來,大家共同努力,繁榮好整個生態的發展。
——黃濤
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總裁助理
海爾集團財務數智化以“數據驅動”為主線,構建“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以“業財一體化”實現萬物可感知,以財務數據治理、多維分析模型實現萬事可建模,通過財務模型反應業務模式,通過財務數據反映業務行為,最終實現財務價值賦能支持業務決策,實現報表到天、價值到人、追溯到因。
——劉春志
海爾集團首席財務專家
文化創新發展的總目標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而文化創新發展基本目標之一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實現優秀文化雙創。文化創新發展基本目標之二則是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
——孟建
復旦大學教授、博導,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公共關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