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慧,易文翰,陳書崇
(許昌學院 河南 許昌 461000)
增值評價作為一種重視過程的發展性、形成性評價,其通過獲得評價對象在兩個及以上時間段上的成長數據,分析其在一段時間內成長的“增加值”。增值評價不是用評價結果來評判評價對象的優劣,而是關注評價對象相對于前一階段的增值,其本質是關注其進步和變化程度。因此,增值評價研究能夠綜合發揮評價的導向、鑒定、診斷、調控和改進作用。這既是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根本需求,也是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的需要。
近年來,國內高等教育領域在增值評價上也有了一些探索[1]。華東政法大學運用增值評價的理念和手段,開展了融合書院學生自評、他人評價、與非書院學生對比的三位一體的增值評價,共同測量書院制改革帶來的增值[2]。部分高校設立學業進步獎學金,也體現了增值評價理念[3]。增值評價研究的對象也從學生擴大到學校、院系、教師等主體,如湯建民開展了中國民辦本科院校科研競爭力增值評價的研究[4]。邵越洋和劉堅進行了基于學科能力的學校增值評價,并對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在學校教育質量評價上的差異進行了比較[5]。
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增值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培養目標達成評價和就業質量評價。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等已有較為全面的研究[6],而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增值評價還鮮見報道。開展相關研究既是對教育評價改革的探索,也是將增值評價研究對象擴大到學校主體的嘗試。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增值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培養目標達成評價和就業質量評價(表1)。

表1 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增值評價指標
培養目標達成評價從學位授予率、考研率和通用能力達成度等維度進行衡量。學位授予率是指當年畢業學生中,授予學位人數除以畢業生總人數。學位的取得說明其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學位授予率可以用來表示學生專業培養目標達成的總體情況。考研率是指考取研究生的人數與畢業生總人數的比值。與學位授予率一樣,考研率能體現學校學風的優劣,也能說明學生專業培養目標達成情況。通用能力包括理解交流能力、科學思維能力、應用分析能力等,是學生可以在不同工作崗位上遷移使用的能力。通用能力達成度反映學生畢業時掌握的通用能力水平。
就業質量主要從畢業生的就業率、對口就業率、月收入、就業滿意度和離職率等維度進行衡量。就業率主要反映畢業生就業落實情況,對口就業率反映專業培養的達成效果,月收入反映畢業生初始就業的薪資水平,就業滿意度反映畢業生對就業現狀的主觀感受,離職率反映畢業生的就業穩定性。
X 學院采用第三方專業機構的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通過向2018-2021 屆畢業生發放答題邀請函、問卷客戶端鏈接,答卷人回答問卷,對答題和未答題的樣本進行自我選擇性樣本偏差檢驗,使數據具有統計代表性。培養目標達成評價和就業質量達成相關指標數據見表2。

表2 培養目標達成評價和就業質量相關指標數據
在增值評價的具體計算方面,目前尚無通用的方案。本研究利用差值法進行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示如下。
其中,i 為一級指標數,j 為各二級指標數,P1下j 最大為3,P2下j最大為5,△Pi(19-18)為2019 屆比2018 屆在某一級指標上的增值,△P(19-18)為2019 屆比2018 屆的總增值,其他屆間增值計算同理。
X 學院2018-2021 屆畢業生學位授予率保持較高水平,均在96%以上。考研率在2020 屆突破9%。專業培養目標達成的總體情況主要取決于學位授予率和考研率,從數據看,專業培養目標達成情況持續向好。2018-2021 屆畢業生的通用能力達成度分別為89.34%、89.02%、91.74%、94.47%,數值持續提高,反映了畢業生對通用能力的掌握水平在不斷提升(表2)。
由表1 中各指標的權重,計算培養目標達成增值,△P1(19-18)、△P1(20-19)、△P1(21-20)分別為0.63%,1.99%,1.86%(圖1 左)。從結果來看,近四屆畢業生的培養目標達成增值明顯,尤其是從2019 屆到2020 屆,這主要來自考研的貢獻。在學位授予率和通用能力達成度整體變化不大的情況下,2020 屆考研率(9.10%)比2019 屆(6.73%)提高了35%。

圖1 培養目標達成增值評價(左)、就業質量增值評價(中)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總增值(右)
2018-2021 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82.41%、82.84%、73.73%、73.14%。其中,2021 屆畢業生的就業率(73.14%)與2020 屆(73.73%)基本持平,較之前兩屆下降明顯。畢業生從事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持續上升,2018-2021 屆分別為71.74%、71.70%、74.17%、77.00%。薪資水平方面,畢業生的月收入水平呈上升趨勢。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從2019 屆的69.75%持續上升至2021 屆的80.70%,畢業生就業感受向好。2021 屆畢業生的離職率(27.34%)高于2019屆(22.63%)、2020 屆(25.64%),離職率上升,反映就業穩定性有所下降。
根據表1 中各指標的權重,計算就業質量增值情況,△P2(19-18)、△P2(20-19)、△P2(21-20)分別為8.27%,-1.10%,4.55%(圖1 中)。結果表明,X 學院近四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增值波動較大,從2019 屆到2020 屆,出現負增值,這是因為就業率降低和離職率升高,反映出大學生就業和就業穩定性的減弱。
由圖1(右)可知,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增值△P3(19-18)、△P3(20-19)、△P3(21-20)分別為4.45%,0.44%,3.21%。近四屆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增值波動較大,從2019 屆到2020 屆,增值出現明顯下降。在培養目標達成增值上升,整體向好,即校內培養環節質量得以保證的前提下,總增值出現較大波動主要是由就業質量增值導致的,說明社會環境和個人就業觀對就業質量有較大影響,學校應加強在就業創業和職業成熟度等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