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綾
浙江華東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
風景園林的設計是一門藝術,也是考慮生態環境的重要科學。設計園林景觀時,應該尊重自然規律,遵循生態原則,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配置植物種類、密度和布局。因為不僅僅是為了美化空間,更是要考慮到使用者的舒適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以生態原則為指導,設計師應該選擇適宜本地生長的植物,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同時,密度和布局也需要經過仔細的計劃。例如,在設計草坪時,應該減少性質相同的植物重復種植,避免長時間的人工修剪;在種植樹木時,應該在不同季節考慮樹葉的變化,以避免水源資源的浪費。
美學原則涉及設計師在設計中考慮美學因素,以創造令人愉悅的園林環境。在設計風景園林時,設計師應通過合理配置植物種類與數量,來達到景觀效果的最佳體現,以產生令人驚嘆的美。通過使用植物,在園林空間中形成各種幻想的幾何造型,色彩和質感,優化園林景觀的整體美感。植物不僅能為人們帶來色彩繽紛、香氣撲鼻的感覺,同時還能增強園林空間的視覺沖擊力和魅力。比如,在設計小區的內部空間時,可以使用多個小型的花壇、樹立或者修剪成特定形狀的小樹來展現動人的視覺效果。
在設計中,美學效果應該與主題、設計要求以及空間特性相一致。所以在設計風景園林時,設計師應該結合客戶業主的需求與園林所處的環境,運用自己的審美能力,將自然與人文相融合,打造出畢生難忘的園林景觀。強調美學效果不僅可以增加風景園林的藝術性和欣賞性,還可以提升園林的文化內涵和觀賞性,為人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悅。
實用性原則是指優先考慮園林的實用價值,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空間體驗和便捷的使用功能。因此,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除了注重美學效果,還應該結合實用性原則來規劃設計。實用性原則可以涉及園林的空間利用率、合理性、流線性、舒適性等方面。例如,在城市中心的公園建設時,需要兼顧市民日常娛樂和休閑的需求,因此,在空間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兒童和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比如設置配套餐廳、衛生間、兒童娛樂區等;在樹木的種植上,需要兼顧日常管理所需的便利性,并且考慮到樹木的生長周期和高度限制;在細節上,需要考慮通道寬度的合理性、斜坡坡度等因素[1]。
實用性原則以使用者體驗為導向,因此園林設計師需要在保證美學效果同時,充分體現園林的實用性。當園林的實用性與美學效果之間達到完美平衡時,便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設計的效益,并充分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和期待,提高公園的管理效率。在設計風景園林時,實用性與美學效果要兼顧。園林設計應該注重人性化的設計,滿足使用者的日常需求,讓公園更加實用,提高使用體驗。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設計師需要根據項目的預算和資金,合理規劃植物配置,確保在保證園林美學品質和實用性的同時,運營和建設成本不會超過預算。經濟原則貫穿整個園林項目周期,從設計、建設到日常經營維護都需要考慮。首先,在設計過程中,園林設計師需要綜合考慮植物的生長速度、韌性、成本和維護難度等因素,在預算限制下選擇最合適的植物種類。其次,建設用材的選擇也需要有經濟原則的參考,需根據真實的預算來平衡選擇,保證在資金限制下保證質量。最后,在運營維護過程中,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園林的日常管理成本。在考慮經濟原則的前提下,園林的造價要合理,不能過高或過低。過高的造價會過度消耗資金,給預算帶來巨大的壓力,過低的造價則有可能無法滿足園林的實際需求。所以設計師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符合預定標準的合理構思和建議。
風景園林不僅是自然的展示,也是文化的表達。因此,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應該符合文化原則,以考慮園林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能保護當地的歷史文化遺產,弘揚當地的文化精神,提升園林的文化價值。首先,園林設計應該結合園林的文化屬性和地域特色,合理配置植物種類和數量。例如,在設計北京頤和園時,精心選取植物品種并合理配置,非常有利于北京頤和園的文化打造。此外,在文化本身中也有一些符號和條理結構,如漢代宮殿和園林中常用的柱子和枯水池,極具中國古代園林文化的象征和風格,經常被運用到現代風景園林建設中,來彰顯園林文化的價值。同時,文化原則還應該在園林建設中加以保護。保護當地的歷史文化遺產,弘揚當地文化精神,也是文化原則的重要方面之一。例如,在設計西安城墻公園時,園林設計師就將城墻遺產的文化價值結合園林建設進行了充分的保護和利用。在設計時,將設計方案與園林與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文化相結合,以達到保護文化遺產、弘揚文化精神的目的。
風景園林設計應當符合文化原則,以滿足園林文化和遺產的特色。通過合理的植物種類和數量的配置、文化細節的保護等措施,推廣文化底蘊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欣賞風景園林,使園林成為當地的文化地標,為人們的使用和娛樂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
首先,有些設計方案較為陳舊,重復使用一些傳統植物,這些植物雖然歷經歲月考驗,但容易造成整體景觀顯得乏味。其次,一些設計人員可能沒有深入探究園林植物,了解不充分,就隨意選草,這也會導致植物的單一化。此外,通常情況下,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往往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區域氣候、土壤等環境因素限制,所以當一些區域的條件相近時,使用同一種植物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選擇。這種單一性問題不僅會影響園林的美觀度,還會引發疾病和蟲害問題,讓植物的生長環境變得不利[2]。因為植物的單一性增加了病蟲害的傳播風險,一旦植物中的某一種遭受病蟲害的攻擊,很容易通過間接接觸的方式引發其他的植物感染,造成園林植物的大面積死亡,不僅損害園林的美麗,更會導致景區或公園的形象下降。此外,當同種植物密集生長時,植物之間的競爭也會變得比較激烈,造成園林植物的管理難度加重,容易出現生長倒退等問題,影響園林的品質和形象。
園林項目的造價問題主要是由于未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而導致的。首先,在園林項目落地前,很多設計方案存在設計人員對估算園林建設成本和費用規劃的不足,過于理想化和用材不實際,導致建設成本大幅度超支。其次,有些項目的選址不太合理,地形復雜且建設條件不佳,使用起來更加困難,需要更多的費用進行應對,而定位不準確導致資金規劃的不足則會影響園林工程的實際成本開支。另外,一些園林項目在前期策劃階段沒有充分考慮后期的運營成本,由于這些成本是分攤在園林生命周期的整個階段的,因此沒有完全考慮到這些成本會增加整個項目的總費用。
造價問題不僅會影響園林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還會對園林管理和運營造成長期的影響。造價偏高的園林項目會直接導致其后期的維護和管理成本的提高,加重了運營的難度和負擔,也會影響人們對園林的認知、使用和消費水平,降低了整個園林項目的市場競爭力;而造價偏低的園林項目則會導致其建成后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影響園林的壽命和客戶滿意度[3]。
適應性問題是園林項目在設計時一個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因素,這通常是由于設計者沒有在設計方案中提前考慮植物物種的適應性和生命力,而是過于追求綠化效果而選擇了大量美觀而不具適應性的植物材料,這導致園林中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經常會表現出來長勢不好、生長緩慢,缺乏硬度等問題。此外,有些設計方案在施行時,并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當地條件的植物物種,還有的園林項目中,植株沒有及時進行更換和更新,從而滋生病蟲害,加重了后期養護難度,增加了園林運營和管理成本。
若不及時解決適應性問題,就會影響園林的美觀程度以及后期的運營管理工作。由于植物生長緩慢,長勢不佳,可能會導致一些植物在入園后的一段時間內死掉,這也會壞掉園林中的花草景點,影響游客的使用體驗,從而影響園林整體的美觀度和景區的口碑。一旦植物滋生病蟲害,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經費和人力進行維護和養護,增加了園林的運營和管理成本,同時,也會增大養護難度,加重了后期工作負擔[4]。
園林項目的地方性問題,主要是指在設計和建設時,未能充分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因素,導致選擇的植物物種適應性不足,長勢不佳,無法發揮應有的美學功能。例如,在地理條件干旱的區域配置需要大量水分和潮濕環境的植物,或者在寒冷的地區配置熱帶植物等,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植物生長困難,嚴重影響園林的整體效果和美觀度。
生態問題是園林項目設計中較為常見和重要的問題之一。其中,一個常見的生態問題是植物搭配不當,以及未充分考慮生態屬性的問題。由于不同的植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生態關系,如競爭關系、依存關系等,因此在植物的配置和搭配方面必須充分考慮生態屬性[5]。例如,在園林景觀鋪設時未采用綠化草皮,使生長植物的根系結構無法很好地發揮作用,影響環境美感。
針對園林植物單一性問題,需要采取綜合的措施來優化植物配置,豐富植物種類。在設計方案中,需要從多個角度考慮,結合自然環境、文化背景、人文景觀等多個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將同一植物的使用減少到最低程度,注重多樣性和平衡性,同時還需要加強植物的養護管理,定期檢查植物健康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園林植物的景觀效果,逐步優化園林景觀質量,提升園林環境的整體水平[6]。
在規劃和設計園林項目時,應該根據園林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掌控,及時進行成本分析和預算,包括開支的起止時間,建設成本和后期管理成本等,然后結合各個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其次,應該研究選址方案,考慮地形環境和建設條件等因素,選擇最合適的地點,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設備,以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最后,要細致地制定找樣方案,包括定期維護規劃、管理預算等,以確保園林的操作和管理成本合理,從而保證園林項目的經濟效益和長期投資回報[7]。
為了解決適應性問題,需要在設計園林項目時就充分考慮植物物種的適應性和生命力,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植物,保證植物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夠生長良好,并且經久不衰,避免花費更多的人力和財力進行更新和更換的成本。另外,需要采用合適的肥料,及時進行植物的養護工作,監測植物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保證園林中的植物能在最佳的狀態下生長,同時也減少了養護難度和成本,保持園林的美觀度和整體素質。
對于地方性問題,需要更多地參考當地的園林環境,從而選擇適合當地的植物,以保證園林的實用價值和美學效果。首先,應在設計方案中預先考慮到當地環境特征,例如氣候、溫度、濕度等因素應充分考慮,以及地形和土壤等其他因素,該預估會影響植物的適應性和生長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正視當地的植物環境和需求,選擇植物材料和更好的配置方案,改善園林環境和美學價值。
另外,需要在實現過程中加強植物材料的篩選和選擇,以確保選擇的植物能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生長情況。對于地理環境干旱的區域,選擇合適的節水植物,如仙人掌、龍血樹等;對于冰冷地區,應選擇適合寒冷氣候的植物,如西北的綠植、搖鉤花等,這些都是經過長期適應和生長的植物,不僅能夠保證園林的實用價值,而且能夠反映地方特色和文化標志。
為了解決生態問題,需要在園林項目設計之初,考慮植物的適應性、生長習性和應用價值等方面。應該選用具有耐性、病蟲害抗性強、繁殖力強、生長速度適中等生態屬性優異的植物來進行配置和搭配。此外,在確定植物的配置方式時,應注意控制植物的數量和密度,避免多物種搭配時互相競爭和依存導致的問題。此外,在園林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還應注意環保和節能等生態問題。例如,可以選用防滑、透水性強、抗老化的環保材料來進行鋪裝和堆放;考慮合理利用提高景觀效果的同時減少用水和修剪等資源消耗;遵循自然的拂曉和黃昏時段通常可以滿足景觀照明所需的光照強度。因此,設計者在園林項目設計之初,應審慎考慮生態問題,從而讓園林項目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8]。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園林綠化和景觀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植物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植物配置和規劃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要充分考慮生態、美學、實用、經濟和文化原則,各種問題激勵我們去尋求更好解決方案,才能設計出真正合乎人們需求的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