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你們看,那邊坡上就是我們馬家莊村光伏發電的光伏板,是山西國際格盟和河北電建兩大公司投資6.5億元建設的13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占地面積6500畝。”11月12日,晉中市左權縣石匣鄉黨委書記雷建紅介紹說。
近年來,左權縣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探索光伏發電與荒山荒地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提升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僅在石匣鄉境內就投資約8.4億元,占地面積約7200畝,建設了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發電成為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了提高光伏的產業帶動效益,左權縣建設了聯村光伏幫扶電站4座,總裝機容量46.4兆瓦,扶持129個脫貧村增加收益。4座光伏電站由縣國投運子公司左權縣嘉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于2018年5月開工建設,同年10月全容量并網發電。截至今年8月30日,46.4兆瓦聯村光伏幫扶電站總發電量32766.78萬度,總收益27851.76萬元,到村收益21341.63萬元,惠及農戶3萬余人。在脫貧攻堅期間有效發揮了光伏產業幫扶功能,目前光伏收益也是大多數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持續助力了鄉村振興。
隨著聯村光伏幫扶電站的建成運行,由“建變管”成為一項重點課題。“公司健全完善了光伏電站的各項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始終以專業化為原則,保證光伏電站運營管理的體系化、規范化、標準化。”左權縣嘉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維運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對電站進行科學有效的運維管理,有效增加了電站發電量,提高了光伏收益。同時,更好地保障了電站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促進了電站的可持續發展。
“馬家莊村通過發展光伏項目,僅荒山租賃年收益就達35.65萬元,同時,還成立了馬能新能源公司,承攬光伏區域鋤草及日常維護等業務,預計年收入22萬余元。”雷建紅高興地說。
“不僅僅是馬家莊村,大林、柳林等村的光伏項目也在高效推進。”雷建紅表示,創新引領是動力引擎,綠色崛起是發展路徑,石匣鄉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探索光伏發電與荒山荒地相結合的模式,提升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在增加能源供給的同時,促進了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有效改善了當地區域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