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達尼洛·圖爾克
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具有重大影響。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而且成為經濟技術巨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為全球合作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大變局之下,國際合作大有可為,但需要摒棄對抗思維。我們必須全力以赴開展合作,才能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嚴峻挑戰。全球經濟尚未從新冠疫情沖擊中完全復蘇,許多國家的財政經濟狀況依然岌岌可危。與此同時,全球變暖正在引發新的氣候災難。
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大規模戰爭及其他武裝沖突仍不時發生。在此背景下,各國應該在經濟、氣候、安全等所有關鍵領域開展合作。有些國家一邊搞“貿易戰”,一邊在氣候問題上不作為,這是完全錯誤的,也是行不通的。人類都在同一艘船上,共同面臨全球性威脅,必須共同拯救地球這艘大船。
各發展領域都需要全球合作創新,尤其是技術領域。中國現行政策為世界提供了重大機遇,要抓住這些機遇則需要高質量合作,特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則之上的合作。“脫鉤斷鏈”“去風險化”的敘事應讓位于合作共贏的積極行動。特別是政治領導人應借鑒過去的有益經驗。2020 年12 月完成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奠定了良好基礎。第二十四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于2023年12 月7 日在北京舉行。衷心希望歐盟領導人看清并把握與中國加強合作、深化伙伴關系的重要性和難得機遇。
共建“一帶一路”的成功經驗對各個地區都有重要借鑒意義。2013 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2017 年中國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9 年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前不久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又成功舉行。十年來,“一帶一路”合作從無到有,取得豐碩成果。其中,“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諸多進展,在發展中國家新建升級一大批鐵路、公路、港口,并帶動了共建國家貿易發展。如今,“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深度融合,推動世界各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2023年12月1日,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在2023“看中國 聽世界”論壇上發言。
“一帶一路”合作在跨境電商、氣候技術、氣候融資、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碩果累累。“一帶一路” 共建國家貿易額已超2 萬億美元并持續增長。其中,電子商務與數字服務貿易增長尤為迅速。跨境電子貨物貿易和全球數字服務貿易相互促進,均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21 年全球跨境數字服務貿易額超過3.8 萬億美元,較2011 年和2019 年分別增長了77%和15%。一些國家政府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巨大潛力,開始完善海關、稅收等方面措施,目前大部分國家對數字貿易免征關稅。“一帶一路”合作的另一個優先領域是氣候技術與氣候融資,其持續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蓬勃發展的科學技術及中國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此外,在數字經濟領域,國際社會還應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的技術條件。以落實“一帶一路”等倡議為契機,在上述領域及更廣范圍加強合作,各國可以實現高質量共商、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