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竹
電子商務發展對農產品價格水平的影響
李雨竹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貿易學院 湖北武漢 443000)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我國農產品價格水平與電子商務發展的關聯越來越密切。文章選取國內2013年—2021年的電子商務銷售額和采購額數據對電子商務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并采用2013年—2021年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CPI)作為農產品價格水平的衡量指標,探討了電子商務發展與農產品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2013年—2021年電子商務銷售額、采購額在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波動上升,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大多年份保持高速增長;ADF平穩性檢驗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顯示;電子商務的發展程度顯著影響農產品價格水平的變動程度,但農產品價格的變化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無顯著影響。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可提升農產品價格水平,增加農產品生產者的收入。
電子商務;農產品;銷售價格;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居民的消費也越來越離不開電子商務和網上購物[1]。2021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13.1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4.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10.8萬億元,首次突破10萬億元,同比增長12.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5%,增長勢頭強勁。電子商務逐漸成為擴大消費的主導力量,為消費者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促使居民消費品質不斷升級。商務部指出,電子商務是促進居民消費、提升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渠道[2]。
農村電子商務是指將農村的農產品等當地資源或服務以網絡平臺為渠道進行銷售。其能夠為農村居民帶來經濟收益,進而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3]。隨著農村電子商務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黨中央對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盡快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加快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發展,擴寬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渠道,帶動農村居民創業,以快速提升其經濟收益,進而有效改善農村經濟落后的局面[4]。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可以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加快農村的建設,還可以提升電子商務在農村新領域的發展和融合,使農產品能夠以高質量、低價格輸送到城市各地,從而促進城鄉均衡發展[5]。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傾斜和大力支持,農產品逐漸通過電子平臺走向全國,農村農產品的銷售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規模,農村電商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勢。鑒于目前關于電子商務發展對農產品價格水平的影響還沒有確切的研究成果,本文對2013年—2021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與農產品價格水平的關系進行探討,為提升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提供借鑒,以期推動國內經濟持續發展。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農產品價格與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息息相關。由于農產品市場的特殊性以及各種人為、社會因素的影響,農產品市場波動和風險較大,導致農產品價格隨市場波動較大[6]。農產品價格波動太大,會給農產品生產者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使農戶很難合理制訂生產計劃;也會給農產品銷售者帶來壓力,如給其確定采購量帶來困難[7]。有研究表明,農村消費CPI指數與農產品價格的變化呈現出較高的正相關性,短期內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居民的消費支出存在較強的正效應,但是長期內正效應較弱[8]。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我國農業產業集中度不高,農業生產方式不夠現代化,機械化程度偏低,以及銷售方式比較落后。近年來,雖然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較快,但由于農產品對保鮮和運輸要求較高,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9]。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和物流的快速發展,居民網購占比日益增大,農產品價格水平與電子商務發展的關聯越來越密切。因此,研究農產品價格水平與電子商務發展之間的關系,對維持農產品價格的穩定和提高農戶的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選取2013年—2021年的電子商務采購額及銷售額數據(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分析其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程度以及各年的增長率。其中,貢獻程度的計算公式如式(1),增長率的計算公式如式(2)。


式中,C表示第年電子商務采購額(或銷售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X表示第年電子商務采購額(或銷售額),表示國內生產總值,M表示第年電子商務采購額(或銷售額)相對于上一年的增長率。
從圖1中可看出,2013年—2021年電子商務采購額及銷售額占比均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其中2020年占比達到最大值,分別為26.34%和17.03%,這說明電子商務網上消費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程度逐漸提升。從圖2中可看出,電子商務采購額及銷售額的增長率呈現波動性的變化,其中2016年和2020年增長率較高,2020年電子商務采購額及銷售額的增長率均達到了300%以上,且大部分年份為正增長,只有少部分年份為負增長,為帶動經濟和消費做出了巨大貢獻。

圖1 電子商務采購額及銷售額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

圖2 電子商務采購額及銷售額的增長率
采用上文中電子商務銷售額所占比重(1)和電子商務采購額所占比重(2)作為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衡量指標。
選取2013年—2021年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CPI)作為農產品價格水平的衡量指標,但考慮到通貨膨脹問題,采用2013年—2021年的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PI)進行平減處理,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計算公式如式(3)。

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如表1所示,2013年—2021年CPI呈現波動變化趨勢。CPI越高,說明農產品價格相對于農村居民消費價格越高,即農產品價格水平越高,商品就越暢銷,農村居民的收入也會越高。CPI較高的年份為2015年和2016年,其次是2019年和2020年,最低的年份為2018年,僅為94.98%,該年的農產品價格處于低谷。
采用Eviews對電子商務銷售額所占比重(1)和電子商務采購額所占比重(2)以及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CPI)進行ADF平穩性檢驗(Augmented Dickey-Fullertest,又稱增廣迪基-福勒檢驗)。
由表2可知,電子商務銷售額所占比重(1)在原序列的顯著性值為0.889,大于0.05,而在一階差分的顯著性值為0.001,小于0.05,表明電子商務銷售額所占比重(1)的一階差分序列平穩。電子商務采購額所占比重(2)在原序列的顯著性值為0.196,大于0.05,而在一階差分的顯著性值為0.002,小于0.05,表明電子商務采購額所占比重(2)的一階差分序列平穩。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CPI)在原序列的顯著性值為0.285,大于0.05,而在一階差分的顯著性值為0.017,小于0.05,表明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CPI)的一階差分序列平穩。因此,這3個變量均可采用一階差分序列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

表2 ADF二階檢驗結果
由于電子商務銷售額所占比重(1)和電子商務采購額所占比重(2)以及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CPI)在一階差分上均為平穩序列,故將3個變量的一階平穩差分序列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
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可知電子商務銷售額所占比重是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格蘭杰原因,而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不是電子商務銷售額所占比重的格蘭杰原因;電子商務采購額所占比重是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格蘭杰原因,而平減后的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數不是電子商務采購額所占比重的格蘭杰原因。綜上,電子商務的發展程度對農產品價格水平有顯著的影響,但是農產品價格的變化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影響不顯著。

表3 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
由此可知,農村電子商務銷售額和采購額的變化會顯著影響農產品價格水平。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農產品的價格也會同步增長,從而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推動農村農產品生產者收入的提升。
從國內電子商務發展情況來看,近10年間,電子商務銷售額、采購額占比均呈現上升趨勢,在2020年達到最大值,說明電子商務的消費水平一直正向發展,為促進國內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根據ADF平穩性檢驗和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發現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會顯著影響農產品價格水平,但農產品價格的變化不會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因此,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對農產品的價格和農產品生產者的收入具有積極的正面影響。
[1]陳瀟,鐘肖英,黃純,等.電子商務對農村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J].農業經濟,2023(3):134-135.
[2]劉昕.電子商務發展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基于VAR模型的實證[J].商業經濟研究,2021(18):99-102.
[3]吳潔.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蠶業,2023,57(2):105-107.
[4]孫華.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評《農村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J].商業經濟研究,2022(20):2.
[5]黃中群.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探究[J].廣東蠶業,2022,56(9):109-111.
[6]鄒玲,許麗燁.農產品價格波動與居民消費價格關系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11):61-63.
[7]何靜.我國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及原因分析[J].新西部,2017(18):76-77.
[8]郭婷婷.電子商務發展對我國農產品消費市場價格指數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8(14):81-83.
[9]王元君.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廣東蠶業,2022,56(5):133-135.
F323.7;F724.6
A
2095-1205(2023)11-127-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38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2019年度課題(GZYYB2019034)
李雨竹(1992—),女,漢族,湖北荊門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