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亮 郭 玉
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文孔亮1郭 玉2
(1.湖南文理學院 湖南常德 415000;2.中共常德市委黨校 湖南常德 415000)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打造鄉村生態宜居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基于課題組在洞庭湖地區的調研數據,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實證分析了農戶的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認知行為控制對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計劃行為理論可以較好地解釋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行為,其中,認知行為控制對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影響程度最大。
農戶行為;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影響因素
在中國知網檢索欄輸入“農戶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進行文獻查詢,結果顯示,基于農戶視角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的文獻總計14篇,研究成果較少,而且對農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農戶個體特征、家庭情況、養殖規模、政策補貼等內部和外部因素[1],對農戶參與利用行為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旨在進一步豐富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對建立健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體系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計劃行為理論是解釋行為的經典理論之一,其對個體行為的解釋力已被研究證實。計劃行為理論認為,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認知行為控制是決定個體意愿行為的三個主要變量[2]。
在本文中,農戶的行為態度是指農戶對是否執行特定行為所抱持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收入提高、農業技術提升和周邊生活環境改善等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戶對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態度,進而影響行為的發生。
農戶的主觀規范是指農戶對于是否執行特定行為所感受到的外部社會壓力。周邊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戶對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發生。
農戶的認知行為控制是他們所擁有的過往成功經驗和預期實現能力等資源。農戶對自身的時間精力認知、技術水平認知、農業生產經驗認知和資金能力認知等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戶對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發生。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本文提出以下三條假設:
假設1:農戶的行為態度對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行為具有正影響。
假設2:農戶的主觀規范對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行為具有正影響。
假設3:農戶的認知行為控制對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行為具有正影響。
為了驗證上述研究假設,本文采用結構方程模型(SEM)進行分析驗證,通過SPSS 25.0和Amos 21.0計量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本文采用計劃行為理論的測量量表設計建議,在設計開放性問卷的基礎上,參考了其他相關領域的問卷設計并結合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實際情況設計量表,測量題項均采用Linkert五級量表規則,如表1所示。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課題組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洞庭湖地區獲取的調查數據。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498份,剔除無效、矛盾的問卷后,有效問卷有465份,問卷有效率為93.37%。
3.1.1 信度和效度檢驗
信度檢驗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Cronbach's Alpha值[3],SPSS25.0輸出結果表明各因子的Cronbach's Alpha值在0.779~0.916,大于0.7的參考值,表明各因子之間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見表2)。
效度檢驗采用探索式因子分析法,通過KMO檢驗和Bartlett的球形檢驗探討量表的結構效度[3]。表2中KMO檢驗結果中各變量的值均大于0.6,且Bartlett的球形檢驗結果均為=0.000<0.01,表明量表的效度指數達到了較好的水平。

表1 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測量題項

表2 信度檢驗和探索式因子分析法的效度檢驗
3.1.2 結構方程模型回歸分析與適配性檢驗
利用Amo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回歸分析和適配性檢驗。結構方程模型回歸分析通過路徑系數顯著性來評價,結構方程模型適配性檢驗通過絕對擬合指數(2擬合優度檢驗2/d、均方根殘差RMR、近似誤差的均方根RMSEA、擬合優度指數GFI、調整擬合優度指數AGFI)、相對擬合指數(標準擬合指數NFI、Tucker-Lewis指數TLI、比較擬合指數CFI)、簡約擬合指數(簡約基準擬合指數PNFI簡約比較擬合優度指數IPCFI簡約擬合優度指數PGFI)等指標來分析評價模型的擬合優度[3],適配標準值參照吳明隆的研究[4]。輸出的結果表明(見表3),因子間關系的路徑系數顯著性的檢驗結果均成立,模型中的路徑系數均已標準化;擬合指數的檢驗結果均可以接受,結構方程模型能夠很好地擬合數據。

表3 SEM回歸分析與適配性檢驗
注:**、***分別表示在5%、1%的水平上顯著。
農戶的行為態度對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626,且在1%水平上具有顯著性的正相關性,假設1通過驗證。可能的原因是,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可以獲得政策專項補貼資金和專家技術指導,這有助于農戶降低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技術風險和資金成本,并激發農戶參與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改善了周邊的生活環境,這將進一步促進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持續性和積極性。
農戶的主觀規范對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512,并在1%水平上呈顯著正相關,假設2通過驗證。可能的原因是,當農戶身邊的家人、鄰居、村里的養殖合作社都參與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農業活動中后,農戶的主觀規范就越增強,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就越有可能發生。
農戶的認知行為控制對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716,對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的發生貢獻度最大,并在1%水平上表現出顯著正相關性,假設3通過驗證。可能的原因是,農戶自身所擁有的時間精力、經驗、技術以及資金等內生變量是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為發生的決定性因素。農戶作為“理性經濟人”[5],只有當他們認知到自身具備這些內生變量的因素條件時,才會決定是否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打造生態宜居的農村是關鍵。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僅對提升農村環境質量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實現農村經濟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政府應通過政策補貼、農業技術指導以及技術培訓等方式,幫助農戶實現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雙重富裕,從而激發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積極性。同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推動畜禽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的農戶參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農業活動,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形成良性循環。
[1]賓幕容,文孔亮,周發明.農戶畜禽廢棄物利用技術采納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湖南462個農戶的調研[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8(4):37-43.
[2]劉奔騰,楊程,張婷婷.生態宜居視角下的黃土高原鄉村建設質量評價:以隴東地區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3,37(4):72-79.
[3]賓幕容,文孔亮.基于農戶滿意度的循環農業技術采納的績效研究:以畜禽養殖廢棄物利用為例[J].江西社會科學,2017,37(9):93-99.
[4]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5]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梁小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X713
A
2095-1205(2023)11-53-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16
湖南文理學院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農戶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E06021001)
文孔亮(1988—),男,湖南南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農業生態經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