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德市機關幼兒園 何世芳
幼兒區角活動教學是教師結合活動游戲的鮮明特征,創設豐富多彩、寬松和諧的活動情境,優化活動課堂,投放活動材料,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引導幼兒開展自主游戲活動,促使幼兒在學習中相互交往、合作、商討,體驗活動學習的樂趣,從“玩中學”獲得各種知識和經驗的教學形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了教師應基于多元智能理論,堅持以游戲活動為主,為幼兒創建自由愉悅的參與空間,并結合幼兒的經驗、學習、能力和發展水平等差異化情況,創設多樣化、多層次的區角游戲活動條件,指引幼兒朝向全面健康發展。
隨著幼兒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整合利用有效的活動教學資源,成為教師亟需研究的重要課題。優化開展幼兒區角活動教學,對增進師幼之間的互動交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其探求新知的興趣、促進幼兒盡情參與游戲活動、獲得認知和素質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的研究價值和意義。本文圍繞幼兒區角活動教學研究主題,分析幼兒區角活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改進區角活動教學的必要性,并探索有效的改進對策,以進一步提高區角活動教學質效。
目前,在幼兒區角活動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對活動課程的價值理解不到位,忽視了區角活動也是幼兒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其只是幼兒集中教育活動的補充。于是,在活動教學中,該部分教師往往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教育活動設計上,影響了區角活動教育作用的發揮。還有些教師在幼兒區角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比較主觀,忽視了以幼兒為主體及幼兒間存在的個體差異的特點,沒有根據幼兒不同的需求和興趣點出發,不善于發掘利用有益的學習資源,幼兒則在區角活動中表現出閑逛、不感興趣(滿足不了幼兒的活動欲望)。有的區角出現“無人區”狀態,難以更好地鞏固相關的知識經驗,背離了實施區角活動教學的初衷,降低了區角活動教學的實際成效。
幼兒區角活動尤其需要教師的及時有效指導,但從現實的教學實踐情況來看,有些教師明顯缺乏對區角活動的適時觀察和科學指導,導致無法發現區角活動中幼兒存在的各種的問題。在改進區角活動不足方面,有些教師敷衍了事,影響了幼兒的自由玩耍、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降低了幼兒區角活動的效果,還容易使幼兒在活動中出現意外,不利于幼兒活動興趣和愛好的激發,難以點燃幼兒活動激情,不助于幼兒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無法助推幼兒教育實現與時俱進。
教師通過優化、豐富區角活動資源,結合區角設定活動情境,設計富有趣味性的互動游戲,引導幼兒扮演各種角色,能更好地激發幼兒探索求知的興趣,增強活動代入感,滿足幼兒玩耍和學習的需求,讓他們在區角舞臺上自由展現自身的才藝,提高參與區角游戲的信心,緩解幼兒不愿參與活動的心理,持續拓寬區角活動思路,助力幼兒區角活動的高效開展。
由于幼兒正處于啟蒙教育階段,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所以教師必須利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每日教學。活動型教育重在培育和開發幼兒智力,引領幼兒在互動交流中探尋美、欣賞美、創造美,深入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區角活動教學常常融合了音樂和美術等主題藝術學習活動,更有利于實施德育和美育,讓幼兒在溫馨的氛圍中盡情開展區角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共享游戲快樂,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點,認識許多新事物,形成健康身心,逐步提升思想品德水平和藝術審美能力,達成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
區角活動教學有助于推進幼兒綜合素養的培養,教師應積極完善育兒活動體系,將藝術、科學、語言、健康等領域的教育資源引進區角活動,促進幼兒活動潛力的挖掘,助力幼兒在與各種書籍、玩具、學伴近距離接觸的同時養成表達自我、動手實踐、合作創造的能力。極富動手樂趣的美工類游戲活動能讓幼兒充分展現非凡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且,幼兒常常對再用廢舊資源樂此不疲,因此,美工區角游戲活動是進行環保教育的好時機。還有很多精彩的區角游戲活動可以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活動知識,提升智力水平,培養其協作學習、賞析藝術等綜合能力。
開展幼兒區角活動教學必須研究設定活動目標。首先,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愛好設定活動目標。指導幼兒開展區角活動最關鍵的是選擇適合的活動主題,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選擇一些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活動項目,保障區角活動教學的順利進行。例如,為指導幼兒了解各種圖形,教師可以選取“我和圖形寶寶做游戲”開展區角主題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學會認識各種各樣的圖形,能表達出自己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類似圖形,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其次,教師要堅持以幼兒為本,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和學習需求等因素設定目標。實施區角活動,要指引、啟發、教育幼兒,激勵他們主動參加活動,提高其綜合素養。例如,針對語言區活動,教師可以對各學段的幼兒設計不同的活動目標。針對小班幼兒,他們平時選讀的書籍多是畫冊,教師可以為幼兒選用一些有聲讀物,吸引他們深入閱讀學習,了解簡單的語言文字,激發閱讀興趣;針對中班幼兒,他們經常閱讀的是繪本,圖片多而文字少,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引導幼兒選擇一些健康的繪本讀物,通過觀察圖片、了解文字形式汲取有益知識;針對大班幼兒,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能自主閱讀,能將故事前后畫面聯系起來理解繪本內容,識字欲望增強,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嘗試合作閱讀,用不同方式表達閱讀信息,如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等方式,促進幼兒主動地認識常見漢字,落實區角活動目標。
最后,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成長規律設定活動目標。例如,在中班“給媽媽的禮物”美工區角活動中,教師認識到幼兒已具備了較好的自主思考、動手操作、創新意識等能力,于是在設計區角活動時有意識地讓幼兒放開手腳,鼓勵他們利用身邊的畫筆、紙箱、彩紙、木棍、砂石等材料,為媽媽親手制作一份禮物。幼兒總是通過經歷、探索、創造而獲得成長,他們在參與動手制作禮物的過程中滿懷著對媽媽的無限感恩之情,順利實現了區角活動目標。
教師要重視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自由的活動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創建幼兒區角活動教學環境,教師必須做好環境觀察、規劃和設置。
首先,細致做好環境觀察。第一,在開展區角活動教學前,教師要進行充分調查和前期準備,了解每個幼兒的實際需求,為區角活動積極做好準備。第二,要根據幼兒園實況科學制定合理的區角活動計劃,設計既豐富又有趣的活動內容,提供既有教育意義又有指導意義的幫助,設計活動規則和內容,細致安排好活動器材、玩具數量、大小和型號,從而保障區角活動的有序開展。第三,教師還要落實安全保護措施,做好活動指導和內容講解,密切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對有活動困難的幼兒給予及時幫助。只有做好活動前的環境觀察和活動中的過程性觀察,才能切實保障區角活動教學的順利開展。
其次,科學規劃區角活動環境。教師要緊密聯系幼兒的實際活動能力、興趣和愛好以及現有的活動資源條件,科學設計、劃分區角活動區域。例如,為了更好地激勵幼兒動手動腦,發展創新能力,教師可以整合利用區角活動資源,規化立體化的主題教學活動環境,尊重幼兒的選擇,引領他們分別以個體、分組、集體三種形式進行區角活動,引導他們深入開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實踐,盡情體驗益智區(如五子棋、飛行棋、跳棋等)、美工區(如繪畫、剪紙、陶塑等)、音樂區(如彈琴、唱歌等)精彩的區角活動,使幼兒能在愉悅自由、富有趣味的活動環境中獲得快樂成長。
最后,合理設置區角活動環境。在設置區角活動環境時,第一,教師要堅持安全為先,選用的活動物品必須無毒無害且無堅硬棱角,室外區角活動空間要符合體育衛生標準,區角領域要定期清理、按時消毒,從而為幼兒創設安全溫馨的活動環境。第二,教師要科學設計動靜兼具的區角活動區域,滿足不同性格幼兒的活動需求,如將圖書角、美工區、益智區設置為喜愛安靜的幼兒活動區,將角色類、操作類活動設置為性格活躍、樂于行動的幼兒活動區。第三,教師要重視優化室外區角活動設計,靈活設計跳繩、踢毽子、跳皮筋、球類等體育運動區角,拓展活動空間,豐富區角活動形式,讓幼兒更好地親近自然,鍛煉身體,引領他們健康成長。
優化設計區角活動教學情境,能為幼兒營造多樣有趣的探究學習氛圍,有效引導幼兒融進區角互動交流,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情境中探究問題,收獲豐富的知識。由于幼兒特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模式,教師在指導活動過程中應摒棄純理論的灌輸式教學,要靈活實施契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游戲教學法。
例如,教師通過分析幼兒熱愛游戲的需求,根據每月的班級主題教學活動,巧妙設計游戲活動內容。筆者任教的小班男生居多,女生偏少,于是根據小班幼兒的特殊年齡特征,有目的地選擇、設計了“恐龍大世界”主題游戲活動,并在園中設置了區角活動區域,投放了形態各異的恐龍以及與恐龍有關的讀物。幼兒們盡情參加“恐龍”游戲活動,既能觀察恐龍形態,了解恐龍的種類和淵源,又激起了強烈的探索學習欲望,深入進行“恐龍”主題研究學習。
又如,在指導幼兒進行區角活動時,筆者適時插播《媽媽的吻》《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少兒歌曲,將音樂藝術元素融匯入區角活動,設計愉悅的音樂情境,為區角活動鋪墊背景,讓幼兒在靈動的區角游戲情境中快樂探究學習,健康成長。
再如,教師還可以結合多種多樣的區角活動類別設計活動教學情境,如角色扮演類、語言交流類、美工制作類、日常經驗類等都是設計區角活動情境的喜聞樂見的好素材。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類情境,讓幼兒開心地扮上家長、售貨員、護士、快遞員等角色,使幼兒在扮演活動中進一步培養人際交往、表現自我、觀察和聯想等能力;設計語言交流類情境,帶領幼兒通過閱讀畫冊、繪本讀物更好地提升文字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文字素養;設計美工制作類情境,引領幼兒參加繪畫、手工、剪紙、陶藝等區角制作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創新創造、藝術審美等素養。只有通過科學合理地設計游戲活動情境,才能為區角活動增光添彩,讓幼兒樂在其中,達成素質教育目的。
區角活動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科學適宜地投放活動材料,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高效開展活動探索,促進區角活動目標的達成。
首先,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生活實際,緊扣幼兒的認知能力水平,從現實生活中取材,使所投放的區角活動材料更契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熟悉親切的活動環境中釋放自己,學到更多的生活實踐知識。例如,筆者設計了以“親親水世界”為主題的區角活動,將水作為活動材料,指導幼兒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了解和感知水的特征。
其次,要盡量提供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素材。教師應當結合區角活動教學需要,利用幼兒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進行合理投放,適當調整區角活動材料,激發幼兒的探索動力。
最后,要創新利用現實資源,豐富區角活動材料。在活動實踐中,部分幼兒園由于教學經費緊張的原因,園內設施不足。為此,幼兒園和教師可以發揮自身的教學智慧,充分發掘、利用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資源,開展創新創造,制作成區角活動材料。筆者經常利用生活中的廢紙盒、廢紙杯等舊物品設計制作一些新穎的玩具,鼓勵幼兒也利用變廢為寶的方式豐富區角活動材料,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優化幼兒區角活動教學,對創設輕松愉快的探究學習環境,激勵幼兒了解新事物、認識新知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等具有積極的教學價值。教師應深入分析幼兒的特點,創新區角活動模式,設計形式多樣、種類豐富的幼兒區角活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擁有更多展現才華的機會,不斷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人際交往、創新創造等綜合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