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靜
(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9)
智能出版已經成為當前出版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能夠基于不斷發展的信息和網絡技術,搭建虛擬網絡平臺來不斷擴大出版內容的傳播和影響范圍,發揮自身在引導社會輿論和促進社會穩定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在智能出版時代,注重編輯人才的培養,能夠為出版行業的發展提供更有效的助力,對推動出版行業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黨和國家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編輯出版工作。在新時代背景下,為推動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與出版業發展相關的法規政策,在加強黨對出版工作全面領導的同時,也為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提供了更為科學的依據。編輯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需要漫長積累和鍛煉的過程,無論是專業編輯知識的學習還是語言文字的運用,都需要編輯人員投入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基于工作的現實要求來不斷提升編輯的專業能力和素質[1]。
在新時代背景下,信息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為出版行業提供一種更便利的宣傳和發展途徑的同時,也對出版行業提出了一定的挑戰。網絡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出版行業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倒逼出版行業進行現代化發展轉型。同時,在世界經濟聯系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出版行業本身擁有的傳承和發展文化、展現我國良好文化形象的功能和作用逐漸凸顯,出版行業需要擁有高質量的人才,能夠基于出版行業的市場變化發展情況,以出版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來帶動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同時也能夠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提供陣地[2]。基于此,需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對于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重視系統化、高效率的編輯人才培養體系在促進編輯人才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江蘇省出版行業發展位居全國前列,在近年來不斷涌現經營管理以及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出版人才,先后有4 名出版人才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 名出版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 名出版編輯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英才。在取得這些顯著成就的同時,出版行業的發展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在人才結構層次方面,高層次人才總量偏少,全省出版編輯從業人員中,出版高級職稱人員比例不到10%;在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方面,高層次出版人才出現了斷層的現象;在出版人才的培養機制運行方面,還缺少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難以激發出版人才的工作積極性。
在智能時代發展背景下,傳統的出版行業受到了較大的沖擊,網絡環境提供了新型的出版內容和工具,相應地傳統出版行業的傳播手段和經營模式也需要經過一定的變革和發展,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人才工作是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工作內容,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出精準好用的人才政策,是當前各個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標。江蘇的出版行業走在全國前列,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以堅定的步伐從出版大省向出版強省邁進,以多樣化的舉措推動包括出版人才在內的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基于智能出版時代背景,培養編輯人才需要注重人才的高質量、高素質以及發展性,能夠結合當前出版行業的市場環境,積極推動和深化人才培養與評價改革,營造出版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讓出版人才能夠真正在工作中發揮作用,從而有效推動出版行業的高質量發展[3]。
基于此,江蘇省以培養編輯人才為主要目標,應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在引導出版人才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前提下,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和政治能力,能夠將政治導向融入到實際的工作中。同時,也需要堅定自身的文化自信,不斷提升人才的文化素養,為弘揚和發展先進文化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4]。編輯人才自身也需要不斷強化專業能力,積極主動適應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趨勢,全身心投入到出版行業的發展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豐富知識儲備,以此來推動出版行業優質內容資源的融合傳播。
而從出版行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智能化的發展背景,使得媒介融合逐漸成為出版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之一。在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逐漸代替編輯人才完成一些簡單的撰稿工作,出版行業應認識到機器以及人工智能對推動出版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性,利用高質量的編輯人才,來挖掘人工智能與傳統出版行業之間的聯系,讓出版業能夠在智能時代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受眾的需求,從而推動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智能出版時代,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編輯人才,是推動出版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深度轉型的重要途徑及措施。面對新時代下的機遇和挑戰,出版行業應重視對編輯人才的培養,結合不同地區出版行業發展的整體情況,探索能夠提升編輯人才質量的有效方法,將出版專業教育與人才培養有效結合起來,讓高校能夠與出版企業之間實現良好的聯動,為培養編輯人才提供良好的環境[5]。基于此,對智能出版時代編輯人才的培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路徑。
編輯出版工作本身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出版業是能夠實現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編輯出版活動的開展,應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在出版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公眾能夠汲取多樣化的文化知識營養,在豐富公眾精神生活的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基于智能出版時代背景,充分考慮編輯人才對促進出版行業發展的重要性,為培養更符合時代和出版業發展特點的編輯人才,最主要的就是明確編輯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新時代的編輯出版人才,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編輯出版人才,應要求編輯人才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考慮新時代的發展背景,編輯人才應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踐行初心使命,正確看待當前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將現實的編輯出版工作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發展聯系起來。
其次,培養編輯出版人才,還要求編輯人才具有實踐能力。在智能出版時代背景下,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應符合市場對出版行業發展提出的要求,基于市場行為的導向性作用,積極推動編輯人才參與到現實的企業實踐當中,以企業對編輯崗位人才的需求為具體目標,注重在人才培養中融入數字化技術、運用各種數字技術工具能力的實踐內容,不斷提升編輯人才的實踐能力。編輯人才只有具備熟練的數字化技術操作能力,并將其應用到實踐當中,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對出版行業發展提出的要求,從而推動出版業的轉型和升級。
最后,培養編輯出版人才,還要求編輯人才能夠具有為受眾服務的意識。出版業的發展本身能夠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基于黨和國家對編輯出版業提出的新要求,對編輯人才的培養,也應讓人才具備為受眾服務的意識,基于專業的編輯出版知識,站在公眾的角度進行思考,讓編輯出版的內容能夠更符合新時代背景下受眾獲取信息的需求,從而提升編輯出版的實效性。在此基礎上,對編輯人才的培養,立足于為受眾服務,應能夠為出版行業的發展輸送高質量的人才,從而讓這些人才更好地為促進出版行業的發展服務,發揮出版業本身具有的服務社會和促進優秀文化傳播的功能。
在編輯人才的培養中融入先進的培養理念,是當前出版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智能出版時代,出版工具、出版形式、經營模式等方面的轉變,要求針對編輯人才培養的模式和理念也應及時更新和發展,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出版業的發展要求。結合時代的發展特征,在編輯人才的培養中融入先進的培養理念,需要將智能出版時代背景下的出版發展、大眾文化、多媒體等多種經營發展模式和理念融合起來,在編輯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體現人工智能時代的數據化特征。基于此,新時代下的編輯人才需要掌握更廣泛的行業領域知識技能,能夠依靠大數據技術來實現對各類與出版相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能夠基于市場的發展方向和需求,對已經編輯出版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管理和規范能力。在此基礎上,在編輯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引導人才養成關注出版行業市場發展規律和方向的習慣,以出版行業的受眾需求作為出版發展的導向,貫徹以人為本、實用和開放的理念,以此來不斷增強編輯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在智能出版時代背景下,構建完善的培養機制,也是培養編輯人才的良好途徑和方法。高質量、高素質的編輯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編輯知識與能力,而且也需要熟練掌握大數據、信息化、數據化等方面的技術和系統操作能力。因此,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系統性的過程才能夠培養出理想的編輯人才,為出版行業的發展提供助力。為實現這一總體的目標,要求高校、社會以及政府部門等主體能夠充分發揮合力作用,以更健全的編輯人才培養機制,為編輯人才的培養提供更為科學系統的支持。
具體而言,考慮智能出版時代下的編輯人才培養與傳統出版行業的人才培養存在明顯差異,高校首先應轉變自身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編輯出版專業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中,增加與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相關的實踐技能操作培訓課程,并能夠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開展與編輯出版相關的實踐活動,為專業學生提供進行編輯出版實踐的機會,有效提升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層面的編輯人才培養機構以及擁有編輯崗位的企業,應注重結合社會整體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拓展編輯人才培養和培訓的方式,將與時代發展相關的編輯出版專業知識融入到培養內容當中,鼓勵編輯出版人才不斷開拓思路。政府層面則應考慮為培養編輯人才提供更健全完善的保障機制,構建多元化知識體系,為構建編輯出版人才的專業知識體系提供指導,助力編輯出版人才培養機制的健全與完善。
除此之外,以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主要目的,還應明確編輯人才培養的具體內容,為人才培養提供更確切的指導。在智能出版時代背景下,內容仍然是出版行業發展應關注的重點,以進一步提升出版內容質量為主要目的,讓編輯人才能夠依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策劃好的選題內容,開發符合受眾需求的編輯出版產品。基于此,考慮智能技術在編輯出版行業中的應用特點和優勢,在編輯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鼓勵編輯人才運用智能技術對編輯出版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以技術來節省編輯出版人才進行市場和行業發展分析的時間和精力,讓編輯人才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對內容的開發和設計上,在提升編輯出版產品質量的同時,有效推動編輯出版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優化人才培養方法,也是有效提升編輯人才培養質量和效果的途徑。結合新時代對編輯出版行業提出的要求,培養編輯人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提升編輯人才隊伍的質量,讓人才能夠充分憑借自身的專業能力來推動出版行業的發展。在智能出版時代背景下,考慮編輯人才需要熟練掌握網絡、影視、電子設備終端等多種類型的智能場景和形態的運用,通過對現有編輯人才培養方法的調整和優化,推動人才培養內容和培訓方式的變革發展,不斷提升編輯人才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基于此,優化人才培養方法,首先需要重視對于編輯人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增強編輯人才的自主設計能力,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對編輯人才進行更專業的技術培訓。同時,也需要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融入到培訓工作當中,以加強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專業人才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和途徑,不斷提升編輯人才的培養質量。出版企業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專業進修、多崗位歷練、“一對一”幫帶導師制等方式,為編輯人才提供進行專業學習和實踐鍛煉的機會,幫助現有的編輯人才朝著更高層次的方向邁進。其次,從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角度來看,優化人才培養方法,可以為編輯人才的培養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以進一步完善出版人才的現代治理體系為主要目的,積極打造全鏈式的人才發展模式,加強和改進出版人才聯系服務工作,做好人才座談交流、走訪慰問、休假療養、體檢等工作。大力宣傳優秀出版人才的典型事跡和人才工作的先進經驗,努力營造全社會尊重、關心、支持出版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也應遵循分層分類的原則,從加大青年出版人才選拔培養力度入手,綜合青年出版人才隊伍的專業素養、知識儲備、優勢特長等方面,結合未來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積極推動專業編輯人才的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培養編輯人才是出版業適應智能時代,提升自身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基于新時代背景對編輯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培養編輯人才應在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趨勢確立發展目標的基礎上,以更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為指導,促進編輯人才的全面高質量發展,配合更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與更適宜不同地區編輯出版行業發展情況的人才培養方案,為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推動出版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