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麗,于瑞杰
(河南省西平縣中醫院檢驗科,河南 駐馬店 463999)
細菌性感染疾病主要發生于兒童群體,因小兒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抵抗能力較弱,易發生病原菌侵襲感染[1]。細菌性感染可誘發呼吸系統疾病,患兒患病后多存在高熱、 咳嗽、皮疹等癥狀表現,疾病進展后還可能導致肺功能減弱、 呼吸能力喪失,嚴重時將直接威脅患兒生命安全[2],故及早進行準確診斷尤為重要。細菌性感染疾病可誘發局部炎性反應,因此患兒患病期間炎性因子及WBC 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常改變[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CRP、 PCT 與血常規檢驗在兒童細菌性感染疾病中的鑒別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細菌性感染疾病患兒納入觀察組,同時期于我院體檢的100名健康兒童納入對照組。觀察組男性53 例,女性47 例;年齡2 ~9 歲,平均 (5.21 ± 0.54) 歲。對照組男性55 例,女性45例;年齡2 ~11 歲,平均 (5.35 ± 0.56) 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患兒根據臨床表現并參考細菌培養試驗結果明確診斷; ②患兒存在高熱、 咳嗽等臨床癥狀; ③年齡為1 ~12 歲; ④研究期間病情未發生不可控進展; ⑤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 ①存在血液系統疾病或凝血指標檢測結果異常者; ②研究開展前1 個月使用過影響實驗室指標檢測結果的藥物者; ③既往存在慢性感染病史者; ④依從性偏低,無法按照要求配合研究者; ⑤研究資料統計不全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完成炎性因子 (CRP、 PCT)與血常規 (WBC) 指標檢測,CRP、 PCT 檢測儀器使用MAGLUMI 4000 Plus 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WBC 檢測儀器使用BC-6000 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CRP、 PCT 檢測時,抽取受檢對象外周靜脈血液2 mL,將血液樣本在常規條件 (3 000 r/min,15 min,離心半徑10 cm) 下進行離心處理,獲取血清樣本后檢測CRP、 PCT 表達水平。WBC 檢測時,抽取受檢對象外周靜脈血液2 mL 行常規抗凝處理,而后完成對全血中WBC 表達水平的檢測。相關檢測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規范執行。CRP 正常參考值: <10 mg/L; PCT 正常參考值: 0 ~0.5 ng/mL; WBC 正常參考值: 4 ×109/L ~10 × 109/L。
1.4 觀察項目 ①比較兩組的CRP、 PCT、 WBC 水平。②根據兩組研究對象的CRP、 PCT、 WBC 水平檢測結果繪制受試者工作特性曲線 (ROC),統計并比較不同檢測指標的曲線下面積(AUC) 與診斷效能。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炎性因子與血常規比較 觀察組的CRP、 PCT、WB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炎性因子與血常規指標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的炎性因子與血常規指標水平比較 (±s)
組別nCRP (mg/L)PCT (ng/mL) WBC (×109/L)觀察組1006.24±0.254.85±1.3512.91±1.26對照組1000.30±0.070.37±0.115.80±0.74 t 值228.80033.07648.658 P 值0.0000.0000.000
2.2 不同指標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AUC 比較 CRP、 PCT、WBC 聯合檢測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AUC 為0.920,高于三項指標單獨檢測的0.794、 0.786、 0.799 (P<0.05)。見表2。

表2 不同實驗室指標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AUC 比較
2.3 不同指標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效能比較 CRP、 PCT、WBC 聯合檢測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靈敏度、 特異度與準確率均高于三項指標單獨檢測 (P<0.05)。見表3。

表3 不同實驗室指標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靈敏度、 特異度與準確率比較 [n=200,% (n/n)]
細菌性感染疾病起病急驟,病情較為復雜,患兒患病期間風險程度較高,若未經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疾病發生明顯進展,最終危及患兒生命。現今對細菌性感染疾病患兒主要參考其臨床表現進行初步診斷,該過程極易發生漏診與誤診,而診斷準確率較高的細菌培養試驗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可能導致患兒不能及早進行相應治療,影響其預后結局[4]。因此,尋找一類更加快速、 準確的診斷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細菌性感染疾病患兒患病期間機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因此臨床可對患兒炎性因子水平進行檢測,為其疾病發生及嚴重程度的鑒別提供數據參考[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CRP、 PCT、 WB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P<0.05),表明細菌性感染疾病患兒發病期間CRP、 PCT、 WBC 均會出現異常升高。CPR、 PCT 以及血常規中的WBC 均屬于臨床評估機體炎性反應程度的主要指標,細菌性感染疾病發生后,細菌產物與宿主模式識別受體 (PRR) 如Toll 樣受體的相互作用引起炎性反應,導致正常細胞炎性因子分泌量增加,該狀態下往往需要更多的白細胞對細菌實施殺滅行為[6]。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聯合檢測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的AUC 及效能均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 (P<0.05),表明多項指標聯合檢測更能對細菌性感染疾病進行準確診斷評估,有利于合理治療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機體炎性反應的發生伴隨炎性因子分泌量增加,CRP、 PCT、 WBC表達水平相應提高,但誘發炎性反應的原發疾病類型較多,如組織器官損傷、 病毒性感染、 原發性免疫系統疾病等均可能導致患兒機體內炎性因子分泌量增加,上述疾病狀態下患兒的CRP、 PCT、 WBC 檢測水平仍然會呈現升高趨勢,故單一指標的診斷結果可能并不準確[7-8]。多項實驗室指標的聯合檢測可為醫師的臨床診斷提供更加豐富的數據,避免漏診與誤診的發生,綜合診斷價值顯著。
綜上,細菌性感染疾病患兒患病期間CRP、 PCT、 WBC 均呈現明顯升高趨勢,聯合檢測CRP、 PCT、 WBC 水平可對細菌性感染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有利于相關治療方案的制定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