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何芳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河南 商丘 476000)
2 型糖尿病 (T2DM) 為內分泌系統常見的慢性疾病,相關調查[1]顯示約10%的成人患有糖尿病,且隨著年齡增加,其發病率呈現升高的趨勢。T2DM 的發病原因主要為胰島素分泌不足、 葡萄糖代謝紊亂等。T2DM 患者在發病早期多無典型癥狀,機體在長期的高血糖環境下,多個系統可出現損傷。T2DM患者由于體內葡萄糖代謝紊亂,大量在體內聚集,可對脂質的吸收、 轉化過程產生干擾,導致體內血脂指標含量增加[2]。T2DM 隨病情進展,可致多種慢性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 視網膜病變、 糖尿足及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等,并且糖尿病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及早明確診斷并干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有效方式。T2DM 患者由于早期無特異癥狀,難以依靠癥狀、 體征進行判斷。糖尿病患者發病早期血清中糖脂代謝相關指標存在異常,檢測相關指標水平有助于對T2DM 的早期診斷[3]。本研究將空腹血糖 (FBG)、 甘油三酯 (TG)、 糖化血紅蛋白A1c (HbA1c) 作為觀察指標,分析其診斷T2DM 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T2DM 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 ①符合T2DM 診斷標準[4]; ②首次確診為T2DM; ③入組前未服用影響糖脂代謝的藥物。排除標準: ①Ⅰ型糖尿??; ②合并高脂血癥、 高血壓等; ③合并全身感染性疾??; ④合并糖尿病相關并發癥。以同期100 例健康人為對照組。對照組男55 例,女45 例;年齡32~81 (57.81 ± 8.67) 歲,體質量指數 (22.89 ± 3.16) kg/m2,收縮壓(121.81±2.86) mm Hg,舒張壓 (77.41±2.08) mm Hg。觀察組男60 例,女40 例;年齡30 ~80 (56.34 ± 9.07) 歲,體質量指數 (23.08 ± 3.51) kg/m2,收縮壓 (122.34 ± 2.48)mm Hg,舒張壓 (78.02 ± 2.43) mm Hg。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檢測方法 采集受試者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 (FBG) 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甘油三酯 (TG) 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A1c (HbA1c) 水平。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 表示,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危險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診斷效能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 (ROC) 曲線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FBG、 TG 與HbAlc 水平比較 觀察組的FBG、 TG、HbA1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FBG、 TG 與HbAlc 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的FBG、 TG 與HbAlc 水平比較 (±s)
組別nFBG (mmol/L) TG (mmol/L)HbA1c (%)觀察組1007.91±1.542.88±0.838.20±0.79對照組1004.55±0.871.44±0.375.34±1.02 t 18.99615.84622.168
2.2 影響T2DM 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FBG、 TG、 HbA1c 為T2DM 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P<0.05)。見表2。

表2 影響T2DM 的多因素分析
2.3 FBG、 TG 與HbAlc 診斷T2DM 的價值 FBG 診斷T2DM的AUC 與TG、 HbA1c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Z = 1.058,P = 0.290; Z = 0.200,P = 0.842); TG 診斷T2DM 的AUC 與HbA1c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Z = 1.139,P = 0.255); 聯合檢測診斷T2DM 的AUC 高于FBG、 TG、 HbA1c 單獨檢測 (Z= 4.398、 5.025、 3.540,P<0.001)。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構建FBG、 TG、 HbA1c 聯合診斷T2DM 的模型: F = -20.230 + 1.293× FBG + 1.853 × TG + 1.251 × HbA1c。見表3、 圖1。

圖1 FBG、 TG 與HbAlc 診斷T2DM 的ROC 曲線

表3 FBG、 TG 與HbAlc 診斷T2DM 的效能
T2DM 的發病與飲食、 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存在聯系[5]。T2DM 在發病早期若未能給予及時的干預,后期可致全身微血管病變,并可繼發多種嚴重并發癥[6],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明確診斷T2DM 至關重要。
臨床診斷T2DM 主要選擇檢測FBG 水平,通過直接檢測血清血糖水平對疾病進行診斷,但FBG 的水平僅可反映機體瞬間的血糖水平,反映胰島素的分泌功能,在監測病情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FBG 易受到飲食種類、 空腹時長及機體病理因素等的影響。HbA1c 是紅細胞內血紅蛋白在高糖環境中由非酶促反應形成的糖基化產物,其不受患者自身飲食及胰島素等藥物應用的影響,可反映患者6 ~8 周內的血糖水平,故在診斷T2DM中價值較高[7]。但HbA1c 僅可反映既往2 ~3 個月的血糖水平,無法反映日內及日間的血糖波動,對于每天的低血糖或高血糖情況無法了解。隨著研究深入發現,T2DM 可對機體的血脂代謝產生不良影響,約50%的糖尿病患者伴隨異常脂蛋白血癥[8]; 并且有研究[9]表明,脂肪細胞因子與T2DM 的發病、病理進展關系密切。本研究將FBG、 TG 及HbA1c 作為觀察指標,分析三者在T2DM 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觀察組的FBG、 TG、 HbA1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三者為T2DM 發病的危險因素,提示檢測三者水平可用于T2DM 的早期診斷及病情評估。本研究結果還顯示,FBG、 TG、 HbA1c 三者聯合檢測診斷T2DM 的AUC 高于單獨指標檢測,表明三者聯合檢測可融合各指標的優勢,有效避免誤診或漏診的發生,提高診斷效能。
綜上所述,FBG、 TG 及HbA1c 聯合檢測診斷T2DM 的效能較高,可為臨床早期診斷T2DM 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