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梅芳,潘雪琴
(樂平天湖醫院檢驗科,江西 景德鎮 333300)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心血管危重病,其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經皮冠脈介入 (PCI) 為治療AMI 的有效方式,然而PCI 術后部分患者可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導致患者預后不良[1]。早期評估患者預后對指導臨床早期干預具有積極意義。血清指標具有檢測方便、 快速的優點,在心臟疾病的診斷及預后評估中價值較高。已有研究[2]表明,脂蛋白a [Lp (a)] 為冠狀動脈硬化發生、 發展的危險因素,高水平Lp (a) 具有促進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能與AMI 患者的預后存在聯系。β2-微球蛋白 (β2-MG) 是一種多肽類物質,相關報道[3]表明β2-MG 可用于預測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且隨著其濃度的升高,患者死亡風險也升高。因此,本研究將Lp (a)、 β2-MG 作為觀察指標,分析二者與AMI 患者預后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 例AMI 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 ①冠脈造影檢查確診; ②臨床資料完整; ③無心臟外科治療史。排除標準: ①合并惡性腫瘤; ②患有血液系統疾病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③存在意識障礙; ④入組前1 個月發生急性感染性疾病。入組患者均接受為期6 個月的隨訪,根據隨訪期間MACE (心衰、 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死亡) 發生情況,將患者分為MACE 組 (n =17)和非MACE 組 (n =51)。
1.2 方法 ①臨床資料: 收集患者的年齡、 性別及基礎疾病(高血壓、 糖尿病、 高脂血癥)、 Killip 分級。②血液指標: 采集患者靜脈血,離心分離,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空腹血糖 (FPG) 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Lp (a)、 β2-MG 水平。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 表示,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影響預后的危險因素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預后效能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 曲線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AMI 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MACE 組的Killip 分級≥2 級占比以及Lp (a)、 β2-MG 水平均高于非MACE 組 (P<0.05)。見表1。
表1 影響AMI 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s,n (%)]

表1 影響AMI 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s,n (%)]
指標MACE 組(n=17)非MACE 組(n=51)統計值P年齡 (歲)58.12±7.2058.32±7.120.1000.921性別0.1200.729男性14 (82.35) 40 (78.43)女性3 (17.65)11 (21.57)高血壓9 (52.94)17 (33.33)2.0780.150糖尿病5 (29.41)11 (21.57)0.4360.509高脂血癥7 (41.18)13 (25.49)1.5110.219 Killip 分級≥2 級8 (47.06)10 (19.61)4.9360.026發病至入院時間 (h)3.16±1.233.05±1.160.3340.740 TC (mmol/L)4.81±1.304.53±1.210.8110.420 TG (mmol/L)1.97±0.501.86±0.560.7190.475 FPG (mmol/L)11.48±2.6510.96±2.110.8240.413 Lp (a) (mg/L)358.79±52.64 265.71±40.16 7.638
2.2 影響AMI 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Lp (a)、 β2-MG 為AMI 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影響AMI 患者預后的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2.3 血清Lp (a)、 β2-MG 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價值 利用Logistic 回歸分析構建Lp (a)、 β2-MG 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模型: F = -18.903 + 0.037 × Lp (a) + 3.483 × β2-MG。聯合檢測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AUC 高于Lp (a)、 β2-MG 單獨檢測(Z = 2.434,P = 0.015; Z = 2.310,P = 0.021)。見表3、 圖1。

圖1 血清Lp (a)、 β2-MG 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ROC 曲線

表3 血清Lp (a)、 β2-MG 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價值
AMI 作為心血管危重病,其病情進展快,預后死亡率高[4]。隨著PCI 技術的普遍開展,AMI 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降低,然而PCI 術后部分患者可發生MACE,影響預后轉歸。本研究以68例AMI 患者觀察對象,隨訪期間25.00%的患者發生MACE,略高于既往研究[5],可能與納入患者的個體差異以及樣本量等有關。早期預測AMI 患者預后情況,可指導臨床采取積極的干預,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早期血清學檢查對評估AMI 患者短期預后意義重大。Lp(a) 是脂蛋白顆粒,其與載脂蛋白A 共價結合形成聚合物。Lp(a) 可促進膽固醇在血管壁異常沉積,促進巨噬細胞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吞噬作用,形成泡沫細胞,引起氧自由基的合成釋放,促進冠狀動脈血管斑塊的形成,加重患者的病情。高濃度的Lp (a) 可促進血管的形成及炎性反應,導致AMI 患者預后不良。β2-MG 廣泛存在于有核細胞中,張群生等[6]的研究表明,β2-MG 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呈異常高表達,并且其可用于患者心臟功能的評價。一項大樣本研究[7]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篩選與患者預后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結果顯示β2-MG>1.9 mg/L 為患者全因死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本研究將Lp (a)、 β2-MG 作為觀察指標,分析其與AMI 患者預后的關系,結果顯示MACE 組患者的Lp(a)、 β2-MG 水平均高于非MACE 組,并且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Lp (a)、 β2-MG 水平為AMI 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表明高Lp (a) 及β2-MG 水平的AMI 患者發生MACE 的風險較高。進一步ROC 曲線分析顯示,血清Lp (a)、 β2-MG 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AUC 分別為0.869、 0.868,但單獨檢測診斷的敏感性較低,因此本研究利用二者聯合檢測評估AMI 患者的預后,結果顯示聯合檢測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AUC 為0.990,敏感性明顯提升,表明聯合檢測可提高早期評估的效能。
綜上,血清Lp (a)、 β2-MG 為AMI 患者發生MACE 的危險因素,聯合檢測二者水平有助于早期評估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