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龍輝,張文彬,林志宏
(廈門市同安區中醫醫院骨傷科,福建 廈門 361100)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 (OVCF) 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并發癥,嚴重的疼痛和活動功能障礙是OVCF 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1]。經皮后凸成形術 (PKP) 常用于治療OVCF,然而,諸多并發癥如骨水泥滲漏、 再骨折、 遺留腰背疼痛等也成為困擾臨床醫生與患者的重要問題[2]。骨填充網袋技術是通過PKP術式改良的新型椎體成形術,有研究[3]發現其可以有效降低骨水泥滲漏、 再骨折等并發癥發生率。祖國醫學將骨質疏松歸為 “骨痿” 范疇,OVCF 主要病機是本痿標痹,其中本痿以腎虛為主,標痹以血瘀為主,治療提倡固本 (補腎)、 除痹 (活血)[4]。補腎通絡湯是我院骨傷科師承王和鳴教授學習林如高經驗方化裁而來,全方以補腎健脾、 活血通絡為主,在臨床上應用于治療OVCF。本研究觀察補腎通絡湯聯合骨填充網袋技術治療老年OVCF 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骨傷科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OVCF 患者93 例,其中男42 例、 女51 例,平均年齡 (68.82 ± 4.65) 歲,骨折節段T7~ T1258 例、 L1~ L435例,雙能X 線骨密度平均 (-3.15 ± 0.23) SD; 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三組各31 例,A 組接受我院自擬方補腎通絡湯內服+ 經皮骨填充網袋椎體成形術,B 組接受經皮骨填充網袋椎體成形術,C 組接受中藥補腎通絡湯內服保守治療。
1.2 治療方法 ①手術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在C 臂引導下,穿刺針插入椎弓根上緣,正側位透視時刻確認穿刺針的方向和深度。當達到滿意的位置時,插入球囊進行擴張,此時椎體內已被制成一空間。插入特殊的后凸成形術設備 (包括穿刺裝置和網袋),調制骨水泥至較粘稠的拉絲期時,使用螺旋槳注入骨水泥,在C 臂透視下逐步控制壓力注入。當網袋擴展到腔體邊緣時,骨水泥繼續灌注,骨水泥在壓力作用下逐漸滲出,少量骨水泥通過網眼進入骨小梁間隙。將網袋留置于骨折椎體中維持傷椎高度。正側位C 臂透視確定骨水泥分布。②中藥處方:自擬補腎通絡湯,藥物組成包括: 杜仲12 g,淫羊藿12 g,骨碎補12 g,續斷12 g,穿山龍9 g,地龍5 g,川芎10 g,厚樸10 g,白芍15 g,甘草6 g。A 組和C 組患者入院后即給予中藥內服,早晚兩次服用,7 劑為1 療程,共4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資料主要包括性別、年齡、 骨折節段、病程、 入院骨密度及住院時間。②功能評分及影像參數: VAS評分: 滿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 ODI 評分: 滿分100 分,主要包括10 個問題,分數越高表示功能障礙越嚴重; Cobb 角: 骨折節段上位椎體上終板水平橫線與下位椎體下終板水平橫線的夾角。③再骨折、 遺留腰背痛等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計量資料以±s 表示,不同時間點組內比較采用One-way ANOVA 分析,三組間兩兩之間比較采用Fisher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資料 三組患者的性別、年齡、 骨折節段、 病程和入院骨密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但A 組及B 組的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C 組 (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 (n,±s)

表1 三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 (n,±s)
項目A 組(n=31)B 組C 組(n=31)(n=31)χ2/t值P 值性別0.061 0.753男141315女171816年齡 (歲)68.68±11.93 68.05±8.12 69.11±10.07 0.034 0.975骨折節段1.171 0.087 T7~T12192019 L1~L4121112病程 (h)11.57±4.31 12.12±3.45 11.70±5.05 0.485 0.681入院骨密度(SD) -3.11±0.70 -3.20±0.91 -3.19±0.85 0.678 0.888住院時間 (d)3.13±0.21 4.51±0.32 12.71±0.99 7.917 0.007
2.2 功能評分及影像參數 治療后1 周,A 組與B 組的VAS 評分、 ODI 評分及Cobb 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但均顯著優于C 組 (P<0.05); 末次隨訪時,VAS 評分、 ODI評分、 Cobb 角A 組最佳,B 組次之,C 組最差,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的功能評分及影像參數比較 (±s)

表2 三組患者的功能評分及影像參數比較 (±s)
指標時間A 組(n=31)B 組C 組(n=31)(n=31)F 值P 值VAS 評分 (分)治療后1 周 1.08±0.31 2.13±0.75 6.15±1.86 527.735 0.000末次隨訪 0.87±0.15 1.75±0.21 4.87±1.07 512.057 0.000 ODI 評分 (分)治療后1 周 29.31±8.95 30.15±8.17 84.13±8.83 741.518 0.000末次隨訪 11.47±6.16 16.17±6.78 48.98±9.16 725.141 0.000 Cobb 角(°)治療后1 周 11.27±4.01 12.45±3.71 20.78±6.25 664.128 0.000末次隨訪 11.58±4.09 15.16±6.07 22.19±5.90 678.239 0.000
2.3 并發癥 A 組的再骨折、 遺留腰背痛等并發癥發生率為3.23% (1/31),低于B 組的16.13% (5/31) 和C 組的22.58%(7/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祖國醫學將OVCF 歸為 “骨痿” 范疇,該病主要病機為腎虛血瘀,腎主骨,腎虛則骨失榮養,久虛生瘀,瘀阻脈絡,不通則痛,故而出現腰背疼痛、 活動受限。PKP/PVP 術后相鄰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生率高,據文獻[5]報道為4.55% ~19.2%,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新發骨折節段需要再一次接受PVP/PKP 手術。骨填充網袋技術是基于PKP 研發的一種新技術,可以有效恢復椎體高度,并最大程度預防骨水泥滲漏[6]。尹航等[7]的研究顯示,網袋組的手術時間及透視次數少于PKP 組,且網袋組骨水泥滲漏率和鄰椎再骨折率低于PKP 組。熊福生等[8]的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OVCF 微創手術治療的遠期效果。曾斌等[9]通過總結老年OVCF 中醫防治策略,認為中醫外治或內服結合西醫微創手術不僅可以減輕疼痛、 恢復并維持椎體高度,而且能夠減少便秘、 腹脹等并發癥的發生。
本研究采用補腎通絡湯聯合骨填充網袋技術治療OVCF,并與單純手術治療和中醫治療進行比較,結果顯示,A 組及B組的住院時間均短于C 組 (P<0.05); 治療后1 周,A 組與B組的VAS 評分、 ODI 評分及Cobb 角均優于C 組 (P<0.05);末次隨訪時,VAS 評分、 ODI 評分、 Cobb 角A 組最佳,B 組次之,C 組最差 (P<0.05); A 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B 組、 C組 (P<0.05)。提示補腎通絡湯聯合骨填充網袋技術治療老年OVCF 患者可減少住院時間,降低鄰椎或傷椎再骨折發生率,減輕患者后期遺留腰背疼痛的風險,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補腎通絡湯聯合骨填充網袋技術治療老年OVCF 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