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武
家長要對孩子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幫助孩子選擇有益讀物,規避不良讀物,歸根到底就是解決“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引領孩子通過閱讀不斷領略健康多彩、積極向上的人生,這才是營造書香家庭的目的所在。

有這樣一個女孩:7歲時,一年級語文課本發下來,寒假就把課文全背下來了;9歲時,300多頁的《格林童話選》,任翻一頁,隨便念一句,就知道說的是哪個故事;10歲時,能一字不差地背誦《木蘭辭》……她就是我的女兒,現在已大學畢業,在北京某高校工作。
每當談起這些,我總有說不完的甜蜜和幸福。女兒的成長故事有很多,在這里,簡單歸納幾點。
我們這代人,文化底子都很薄,參加工作后猶感捉襟見肘。所以,在女兒出生后的1991 年,我參加了成人高考,被河北大學哲學系錄取,三年函授,眼界大開,更覺知識重要。期間,調到縣進修學校做教師培訓工作,幾乎讀遍學校圖書館所有與教育有關的藏書。
基于上述積累感悟以及盼女成鳳的渴望,我開始關注家庭教育。除了讀遍當時所能找到的所有散見于《中國教育報》《中國婦女》等知名報刊的家教文章,我還自費訂閱了《家長》《家庭教育》《父母必讀》《啟蒙》等雜志,并從1997年開始陸續參與家教宣傳工作。一是參加《中國教育報》“教育孩子的藝術”征文活動,撰寫《關于喜歡老師的對話》,獲全國二等獎。二是被聘為縣家庭教育兼職教師,開始在一些學校、幼兒園舉辦講座和宣傳。三是參加唐山市家教研究會成果征文,撰寫《加強農村家庭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議》,被評為優秀成果并在全市大會上交流,我也當選為唐山市第二屆家教研究會理事。
有同事見我如此醉心家教事業,曾問我:“廣武,你想干啥?想把閨女培養成神童嗎?”我答曰:“不想干啥,我女兒也不是神童,我只是想給女兒提供一個好條件。”現在看來,這個條件就是家長要了解教育的規律,給孩子做榜樣示范。這是營造家庭濃郁書香氛圍的前提,也是儲蓄教育源頭活水的必由之路。
作為教師,我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女兒牙牙學語時,我就開始有意無意地引導和滲透,給女兒以循序漸進的啟蒙。主要做法是:背兒歌、講故事、讀古詩、示范誦讀,不斷培養和激發女兒的讀書興趣。
講故事,是我的拿手好戲。只要和孩子在一起,什么阿凡提、孫悟空、梁山好漢,只要是適合孩子的故事,我都會漫天開講,把孩子牢牢粘住,女兒也因此成了故事迷。
印象最深的是講《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記得那是一個秋天的下午,天氣還很熱,我和愛人在室外干活,不到四歲的女兒為了聽故事竟跟我們一起曬了一個多小時。
當然,因孩子喜歡,我講得就越發起勁。當講到唐僧被白骨精騙進妖洞,孫悟空變成蟾蜍精進來,引白骨精說出怎么離間師徒時,我加重語氣,拉長聲音,模仿唐僧愧悔交加的神態,動情地講道:“此時唐僧如夢方醒,愧悔連連,不禁仰天長嘆!徒兒啊,你在哪兒?為師——錯——了!”女兒“哇”地大哭起來,連連追問:“孫悟空在哪兒呢?唐僧怎么辦呢?”逗得我和她媽媽哈哈大笑。
在我看來,如果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有捷徑的話,那就是在她還不識字的時候就先把她培養成故事迷。孩子一旦聽故事著了迷,就會主動去聽,磨著你講,直至自己去找,自己去讀去念,樂此不疲,進而為孩子主動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女兒讀一年級后,閱讀需求大增,我就采取多種方法豐富女兒的閱讀生活。
一是每隔幾周必帶女兒去逛縣城書攤,選些適合她的讀物,如童話、探險故事等。買書一次不要多,一兩周內讀完最好,讓她覺得既輕松又有新鮮感。
二是經常到單位圖書館“淘寶”。當時我所在的教師進修學校有一個很不錯的圖書館,一些藏書很適合孩子閱讀。比如,有一本《少數民族機智人物故事選》講的主要是阿凡提的故事,每一個故事可讀性都很強,而且人物機智、故事幽默。還有一本《古代笑話選》也很吸引孩子。我如獲至寶地借來,和女兒一起閱讀,既讓她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故事的神奇,又讓她領略了人物的智慧和勇敢,如徐文長竿上取物、文彥博灌水取球等。
三是給女兒訂報紙。從三年級開始,我給女兒訂了一份《小學生智力開發報》。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制造一種隨時攝取知識的氛圍,使女兒盡早養成廣泛涉獵知識、豐富自己的習慣。
四是指導女兒辦剪報。這是她四年級以后的事,我鼓勵她搜集整理各類小知識、小故事,我們共同辦剪報。現代社會,信息量大,適合孩子的閱讀內容最好隨時積累、整理,用起來就很方便。所以我一直認為幫助孩子辦剪報是積累、豐富知識的好方法,即便在電腦、手機普及的現在,簡報也有存在的價值。
五是適時給孩子選購精品讀物,如科幻小說、偵探小說、文學名著等。前提依然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斷用優美健康的精神食糧充盈、熏陶、豐富孩子的純凈心靈。如四大名著、《海底兩萬里》《愛的教育》等。
知識浩如煙海,孩子嗷嗷待哺,家長應該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有選擇、分批次地提供給他們,不應該不加選擇或不管不問。家長要對孩子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幫助孩子選擇有益讀物,規避不良讀物,歸根到底就是解決“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引領孩子通過閱讀不斷領略健康多彩、積極向上的人生,這才是營造書香家庭的目的所在。
關于巧妙點撥,我撰寫的《家庭教育其實很簡單》連載文章中,很多都體現了這一點。如《關于喜歡老師的對話》,講的是抓住“女兒說老師像媽媽”的契機,與女兒談論老師的優點,引導女兒“親其師,信其道”,教育女兒尊重熱愛老師的故事。
關于舞詩弄文,這是我讀書學習的一個直接成果。如為鼓勵女兒珍惜機會、備戰高考,我曾以《愛希望》為題,給女兒寫了一封長達4 萬字的“信”。我還曾為女兒題詩:“提高效率貴堅持,一分辛勞一分智。心態平和志精專,攀枝折桂自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