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太倉市科教新城實驗小學 李佳禎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以趣促學,打造小學英語活力課堂成為小學英語教師共同思考的命題。基于此,教師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以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媒介,以與課本內容相契合的英語繪本為輔助,綜合運用包括情境教學法等在內的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從而以趣促學,促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小學英語活力課堂的打造增磚添瓦。本文圍繞如何以繪本為輔助開展生動化的英語教學進行探討,詳細闡述了以趣促學打造小學英語活力課堂的具體策略。
導入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能夠為整堂課教學奠定基本基調,決定著總體教學效率的高低。從以往的教學經驗發現,許多學生整堂課表現得很平淡,沒有聽課的欲望,也沒有認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許多,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之外,教師沒有在上課之初就用趣味十足的導入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就很難有一個好的結尾。如果導入環節無法引起學生的關注,那么他們就不會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更高的期待,這樣自然也就無法提高課堂活力,教學質量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基于此,要想更好地以趣促學,打造活力十足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首先應當充分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審美喜好等出發,圍繞課堂所要講的內容對導入環節進行趣味化創新,從而以趣促學,為學生注入動力,為課堂增添活力,讓英語教學贏在導入、贏在開始、贏在最初。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Our animal friends”教學為例,這一課的主題是動物,涉及了包括Pig和duck等在內的一系列動物名詞,教師在上課之前應思考“動物”這個主題適合設置一個怎樣的趣味導入環節。許多小學生非常喜歡小動物,尤其是貓和狗,因此,教師可以從小動物切入,問學生家里是否養過小動物以及喜歡哪種小動物。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人與動物相處的視頻。相信這樣的趣味導入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一種以互聯網為支撐、以信息化為底層邏輯的新型教學技術,深刻地影響了現代學校教育,能夠為具體的課堂教學增添科技、時尚、動感與活力,讓課堂更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最重要的是,多媒體自帶的這些時尚感與科技感能夠將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這對英語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課堂的形式和內容都變得更加有趣,更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和心理特質,他們才會懷揣著飽滿的熱情投入英語學習當中,才能最終實現以趣促學的既定目標,釋放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率。
基于此,作為現代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當牢牢把握“創新”這個基本點,堅持“形式”與“內容”兩手抓,以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媒介,綜合運用圖片、視頻、音頻以及動畫等多種方式開展創新性課堂教學,從而化靜為動、化枯燥為有趣,最終成功構建生動有趣而又不失專業化的英語課堂。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便能夠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能夠帶著興趣學習英語,研究相關的單詞、語法和句式等,最終為小學英語活力課堂的打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以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下冊“Seasons”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各社交平臺中汲取靈感,制作一個以顏色變換為主要形式的視頻,并將其投影到多媒體屏幕上。視頻中每個季節的變化特點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而變化。具有律動的視頻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事物,他們在上這樣的課時是興致盎然的,課堂的活力也能夠因此得到充分釋放。
如何以趣促學,打造小學英語活力課堂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命題。要想很好地解答這個命題,首先應當搞清楚、弄明白“活力課堂”中“活力”兩個字的內在含義。活力,顧名思義,就是鮮活、有生命力,能帶給人“跳動感”,這一切的基礎便是好奇心。好奇心不僅是一種珍貴的品質,也是高質量學習的助推劑。上文提到,課堂缺乏活力、教學效率低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導入環節缺乏趣味性、引導性和激勵性。其實,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沒有被充分激發也是重要因素。當學生沒有了好奇心與求知欲,自然也就沒有了足夠濃厚的學習興趣,無法擁有一個發自內心想去探尋的知識目標。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使學生能夠認真學習和充滿活力,也只是迫于老師壓力的一種“假認真”和缺乏可持續性的“假活力”。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呢?創建帶有懸念性的教學情境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基于此,教師在以趣促學時,應當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當作一項重要的任務去推進,并抓住其中一個或多個點創建具有懸念性的情境,從而讓學生內心產生疑問、產生好奇,產生探索和追尋的愿望,這樣,學生便會積極地跟著教師的思路學習和思考,并始終保持思維的活躍。這樣的教學情境不僅具有懸念性,也兼具生動性,能讓學生的思維沉浸于課堂、沉浸于教師所講的知識當中,從而更快、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
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想當公主或者王子嗎?如果公主和王子遇到了三只小熊,會發生哪些故事呢?”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時,學生內心便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會將自己的思維帶入其中思考問題的答案,而教師應當抓住時機,將話題引向這一課的具體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正是以趣促學的生動體現。
從客觀上來講,英語學科和語文學科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究其原因,是受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以及語言習慣等影響,英語語言與漢語言有著很大差異,無論是構詞方式、行為理念還是常用的語法等。因此,許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感到難度很大,甚至產生畏難心理與情緒,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是如此。畢竟,他們的年紀較小,認知水平也較低,對英語的認識與熟悉度更是無法與初高中的學生相提并論。因此,小學生在面對這門全新的陌生的學科時自然會產生心理距離,此時,如何以趣促學,構建小學英語活力課堂就顯得異常重要。
上文提到,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將原本相對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教師應當把情境教學法當作常用的方法,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創設情境。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既需要帶有上文提到的懸念性,也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英語知識之間的距離。有了這個作為基礎,活力課堂的構建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基于此,在應用情境教學法展開教學時,教師應將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當作重要的目標,在全面分析學生審美喜好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從而以生活化感染學生、以情境打動學生、以真實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熟悉的場景中,從而扎實地掌握相關英語詞匯、句子以及語法等。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代,日常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素材,因此教師可以將英語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學生熟悉的情境來調動其積極性。以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下冊“My day”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寫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在假期的每日生活,如在假期某一天做了什么、對事物有什么感悟或規劃等,讓學生通過對事物的回憶來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做什么事,都應當結合實際、尊重事實,從自身的實際需求出發去創造條件,從而實現既定的目標。小學英語活力課堂的構建同樣是這樣的道理。因此,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應全面分析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年齡特點、英語基礎以及心理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找準定位、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真爛漫,他們喜歡一切新鮮有趣和浪漫的事物。從這一點來說,英語教學應當力求圖像化,力求用真實具體、色彩豐富的畫面代替單一的英文字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動小學生。繪本恰恰具有這樣的特質與功能。在構建活力課堂時,教師可以把繪本當作重要的輔助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將繪本應用于具體的英語教學中呢?多媒體教學技術無疑是不二法門,其既具有繪本色彩方面的優勢,也具有創新與動態方面的優勢。如果教師能夠將兩者巧妙結合,那么便能夠獲得優勢疊加的效果。
基于此,教師應以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媒介,以與課堂主題相對應的英語繪本為輔助,綜合運用圖片、視頻以及動畫等多種手段對所講內容進行生動化解構,從而從聽覺和視覺等多個感官層面刺激學生,帶給學生新奇的體驗,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相關句子與文段含義。
以譯林版五年級下冊“Chinese festivals”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挑選與主題有一定契合度的繪本,將其作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繪本內含色彩鮮艷、主題鮮明且風格獨特的圖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所學習的內容。從內容上來說,主要包含了節日的氛圍、節日的由來、節日的習俗等文化內容,若教師能夠帶領學生認真欣賞這些圖片、分析這些文字,那么便能夠使其快速地掌握一些與季節有關的詞匯和句子。這樣,當學生再學習“Chinese festivals”相關內容時便會事半功倍。同時,為了讓“繪本+多媒體”教學效率更高,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制作精美的PPT 課件,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把繪本中的季節要素引入其中,并適當插入一些能夠充分體現相關節日特征的音樂,如配以民俗類音樂。
除了這些之外,教師也可以從網上搜集一些帶有童話特質且與季節有關的小視頻,并將之與音樂等有機融合,最終打造出動靜結合、色彩豐富,與小學生審美喜好相契合的課件。相信當學生看到這樣的課件時,必然會興致勃勃,帶著積極性去觀看課件、聽老師講課,并最終扎實地掌握相關內容。需要強調的是,在通過課件為學生講解時,教師應時刻注重繪本與課內主題的有機結合,保證內容選擇上的平衡,只有這樣,繪本才能真正為課本服務,為活力課堂的構建增光添彩。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無論價格多么昂貴、色彩多么豐富的繪本,歸根到底都是為學生服務的。既然是為學生服務,就必須與其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等實際情況相符合。除了這個因素之外,繪本與課本內容的匹配度也是教師需要注意的,畢竟不是每一課的內容都能夠找到與之完全相匹配的繪本,即使能夠快速找到,也有可能出現繪本內容不適合相應年齡學生閱讀的尷尬狀況。因此,靈活變通,對繪本進行合理改編就變得至關重要,這是運用繪本構建小學英語活力課堂的基礎。

基于此,為了讓挑選出來的繪本內容盡可能地與課本內容相契合,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除了需要精心挑選繪本之外,教師也應在能力范圍之內對其進行刪減、優化或改編。在改編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著重考慮適配度這一重要因素之外,也需要朝著讓繪本變得更有趣、更受學生喜愛的方向努力。相信經過上述改編,能夠讓繪本真正贏得學生的認可,能夠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有了這些作為基礎,學生便能夠在樂中學、在學中樂,課堂也會變得活力十足。
以譯林版四年級下冊“Protect the Earth”一課教學為例,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聽懂、會說、會讀一些詞匯,讀懂課文對話,掌握us,should 等單詞的用法。因此,教師應當圍繞這樣的教學重點挑選繪本。通過初步篩選不難發現,對繪本的合理改編可以讓其在具體內容上與這一課有著更高的契合度,能夠為教學提供高質量的輔助作用。更重要的是,從趣味度層面來說,“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除了圖案新奇、內容獨特,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之外,還能夠形象具體地展示單詞內容和運用單詞的情景。因此,教師應當將繪本與本節課的內容有機結合,用興趣帶動學習、用積極性增添活力,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一些典型的句式,掌握必備的動物詞匯。
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必須發現繪本需要改變的地方。繪本存在難度較大的單詞和句子,如果教師完全照搬繪本原文,那么學生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有的甚至會因此而產生消極情緒。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總體的教學效果。面對這些潛在的負面可能性,教師應結合課本的實際內容對其進行合理改編,把課文里的protect,save,useful 等單詞融入繪本句子里面,將We use…to 和We should…問答句融入主人公的對話中。這樣,課本與繪本的結合會變得更加緊密,學生則在學習繪本時,能夠同時了解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詞匯和句式,由此便能夠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可見,由于繪本的趣味性較強,學生也比較喜歡,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為其增添充足的活力。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教師應將以趣促學,打造小學英語活力課堂當作重要的目標,全面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審美喜好等,以此為基礎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運用能夠提高課堂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獲,培養其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