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樂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
來自四川的小彭(化名),從小就發現自己“與眾不同”。她走路外八,坐下時雙腿不能并攏。下蹲也特別費勁,膝蓋要“畫個圈”才能蹲下,偶爾還能聽到關節發出的“嘣嚓”聲。不少人喜歡坐下后蹺個二郎腿放松下,但她卻做不到。身邊人都調侃她天生“骨骼清奇”,二十多年了,這一直是她生活中的困擾,更成了她心中過不去的那道坎。
事情的轉機出現了。前段時間,小彭得知醫院里的運動醫學門診可能有治療方法,于是趕緊前往就診。接診醫生說,小彭患的疾病叫臀肌攣縮癥。經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后,小彭再也不用那么難堪了。
臀肌攣縮癥是指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纖維變性攣縮導致的髖關節屈曲、內收和內旋受限,并呈現特有步態和體征的臨床綜合征,不僅會導致生活功能障礙,還會引起骨盆結構改變、遺留下肢畸形及功能障礙等一系列并發癥。
它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目前公認臀部肌肉注射是導致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針頭的機械損傷、以苯甲醇作為溶媒的化學刺激可引起局部的出血、水腫和肌纖維炎,最終形成臀肌的纖維化和瘢痕攣縮。
大部分學者認為,一旦確診臀肌攣縮癥,如果無明確手術禁忌證,建議盡早手術治療,手術松解攣縮臀肌是有效的治療措施。
臀肌攣縮癥手術方法主要有開放性手術和微創手術。傳統的治療方法需要進行開放性大切口手術,而現在可以采用關節鏡微創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具有創口小、出血少、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勢,已作為臀肌攣縮癥的常規手術方式。
臀肌攣縮癥對大部分老百姓來說都很陌生,但事實上這類患者并不少見。生活中,還有許多臀肌攣縮癥患者,只不過他們自己并不知曉。即便已經出現了相關癥狀,如走路姿勢呈外八、搖擺,跑步一跳一跳的、跑不快,騎自行車時膝蓋往外撇等。大部人以為自己“天生如此”,然而隨著年齡的變化,這些問題可能最終會導致骨盆傾斜、脊柱側彎和關節提前退化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