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怡昕 任怡晴

不知不覺間,冬天真的來了。對于健身愛好者來說,寒冷的天氣也擋不住運動的熱情。然而,由于早晚溫差大,氣候干燥,空氣污染嚴重,如果不注意運動的科學性,極易造成身體傷害,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因為冬季溫度低,人體肌肉伸展性降低,關節比較僵硬,從而極易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等情況。一般情況下運動前的熱身活動在5分鐘左右,但冬季應多花一倍的時間做熱身,最好達到10~15分鐘。熱身時最好先做動態拉伸,然后做一定強度的快走或慢跑等,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張開為止。
首先,選擇適宜的時間。許多人認為,清晨空氣新鮮,最適宜鍛煉。其實并不盡然,空氣的潔凈度是隨季節變化的,冬季空氣潔凈程度在上午8時以前和下午5時以后都是比較差的,所以鍛煉的最佳時間應該是上午9時~11時左右。其次,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要根據年齡、健康狀況、體質水平等不同情況,恰當地選擇冬煉方式和強度,如健步走、瑜伽、慢跑、廣場舞、太極拳、氣功、散步、徒手操等。第三,選擇舒適的環境。如氣溫高、空氣質量好的時候,選擇室外運動,反之就建議在室內。
首先注意呼吸節奏。在冬季體育鍛煉時,保持用鼻子呼吸,不要張大嘴巴呼吸。如運動量大,只用鼻吸不能滿足供氧時,那就得借助嘴巴來幫助呼吸。一般情況下,口張開,上齒輕觸下唇,舌微舔上顎,讓冷空氣經牙縫進入,再經舌頭阻擋吸進,就不會嚴重刺激呼吸道。第二,衣物厚薄要適宜。運動開始時要多穿些衣物且所穿衣物要輕軟,不能過緊,熱身后,就要脫去一些厚衣服。鍛煉后,如果出汗多應當把汗及時擦干,換去出汗的運動服裝、鞋襪,同時穿衣戴帽,防止熱量散失。第三,運動強度要適中。運動量要根據年齡、性別、身體條件、訓練水平來決定,要循序漸進,在室外鍛煉時運動量不宜太大,要結合自我感覺和脈搏數(以每分鐘140~160次為宜)及時調整運動量。運動結束后積極做好肌肉和心境上的放松,加強營養的補充。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