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夢嬌
幼兒教育是為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奠基的教育,其質量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幼兒園美育課程作為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幼兒正確的審美意識與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作用。美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路徑。為此,教師要在大美育視角下深化幼兒園課程內涵,不斷提高美育質量。下面,筆者圍繞大美育視角下的幼兒園美育課程進行了分析闡述,以供參考。
一、大美育理念概述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了學前教育階段美育的重要性,對美育課程目標進行了科學定位。大美育是一種涵蓋藝術、美感和審美體驗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創造力和藝術能力。以大美育為基礎的幼兒園美育課程強調以幼兒為中心,將幼兒視為學習的主體,注重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求,強調教育者應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教育活動。同時,大美育理念強調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幫助他們發展對美的感知能力,包括欣賞自然界的美、藝術作品的美和日常生活中的美。為此,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富有創造性的表達機會,可以開展繪畫、手工制作、音樂、舞蹈等活動,讓幼兒在各種藝術活動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表達想法和情感。
大美育理念鼓勵跨學科教育,倡導將美育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教育融合起來,如教師可以在科學課上引導幼兒觀察自然界的美,或在語言課上講述具有美感的詩歌和故事。大美育理念認為,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學習最為有效,因此,教師應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和實踐機會,讓幼兒通過動手、觀察和感受深化對美的理解。此外,大美育理念強調社會互動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接受美育的過程中與同伴合作、分享和交流,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大美育理念認為,藝術和美感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應貫穿整個學前教育階段,而不是僅作為特定課程的一部分。總體來說,大美育理念強調通過藝術感知、創造性表達等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培養他們的審美情感,促進幼兒的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大美育視角下的幼兒園美育課程需要堅持大文化觀、大人文觀、大藝術觀、大科學觀、大自然觀,以美育為基礎實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標,在實踐中助推幼兒發展。
二、幼兒園美育的重要性
幼兒園美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對幼兒的綜合發展和成長具有深遠影響。美育課程重在培養幼兒對美的感知和表現能力,培養幼兒正確的價值觀。在大美育視角下,幼兒園美育包括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等方面內容,這些多樣化的美育內容能夠豐富幼兒的思維,潤澤幼兒的心靈,對幼兒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教師開展繪畫、手工制作、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能夠讓幼兒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享受創作的快樂,接受美的熏陶,這對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至關重要。此外,在豐富多彩的美育課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分類、比較和推理,能夠促進幼兒認知發展,讓幼兒學會觀察細節,理解事物間的聯系。
(二)有助于促進幼兒的情感表達和社交能力發展
在參與美育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藝術創作自由地表達情感、想法和觀點。此外,美育課程的開展也為幼兒提供了與同伴互動和協作的機會,有助于促進幼兒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在美育課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鼓勵他們開展合作,有助于豐富幼兒對美的認識,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三)有助于文化和價值觀的傳遞
在美育課程中,教師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文化、藝術形式和價值觀,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跨文化意識,讓幼兒的思維更加開放和包容,這對幼兒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美育課程的開展對幼兒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幼兒時期是人生中認知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幼兒心中種下藝術和美的種子,有可能激發他們的終身興趣,這有助于培養未來的藝術家、設計師和文化工作者等。
幼兒園美育對幼兒的全面成長和終身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能夠為幼兒提供藝術欣賞和感知美的經驗,還能讓幼兒了解豐富的文化,向幼兒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大美育視角下幼兒園美育課程的核心要點
(一)感知與表現
在具體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帶領幼兒欣賞藝術作品、自然景觀等,引導他們發現其中美的元素,如顏色、形狀、線條、音樂旋律等,讓他們學會品味不同的美,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提高幼兒的藝術鑒賞水平。此外,教師還需要培養幼兒的表現能力,鼓勵他們通過繪畫、手工制作、舞蹈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創造力和想象力
為凸顯大美育視角下美育課程的教育價值,教師需要重視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育。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設計和創作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注重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開展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活動,幫助他們構建豐富的內心世界。另外,教師還需要重視文化傳承和多元文化教育,引導幼兒了解各國的優秀文化,拓寬他們的文化視野。
(三)跨學科整合
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將美育與其他學科領域進行整合,如科學、數學、語言等,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增強教學效果。為此,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資源,包括手工制作材料、樂器等,并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如美術室、音樂角、戶外藝術空間等,以更好地啟發幼兒的創作思路。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興趣和發展階段,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
四、大美育視角下開展幼兒園美育課程的策略
(一)立足幼兒特征,滲透兒童本位教育理念
首先,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包括認知、情感、社交和運動發展等方面,并弄清每名幼兒的興趣、性格特點和學習風格,從個體差異角度考慮幼兒的注意力時長、能力、情感需求,以此為基礎創設富有美感的教學環境,包括美術室、戶外藝術空間和游戲角,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其次,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美育課程,讓幼兒通過互動和探索進行學習,以培養幼兒的協作和溝通能力,促進幼兒社交能力的發展。最后,教師要立足兒童本位教育理念,以幼兒的需求、興趣和能力為中心開展個性化教育,鼓勵幼兒提出問題、探索答案,讓幼兒參與課程規劃和活動設計,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決策能力。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合作者、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色,立足幼兒的特征開展多元化的美育課程。
(二)重視多元整合,強調美育人文教育特性
在大美育視角下,教師需要將不同人文教育元素融入美育課程,融合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蛘?,將美育與其他學科整合,如將繪畫與科學、數學等領域的教育相結合,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欣賞不同國家的藝術作品,促進幼兒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幼兒園要構建富有創造力、文化多樣性和美育特性的課程體系,幫助幼兒在審美、情感和社會性等方面獲得均衡發展。
(三)創新活動形式,強化“對話”教育生成優勢
這里的“對話”是指幼兒在活動中能夠主動、積極參與,通過交流、實踐等方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美育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或在線博物館資源,帶領幼兒參觀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和藝術展覽。在虛擬之旅中,教師可以與幼兒互動,引導他們提出問題、分享觀點,并促進其與藝術品和文化“對話”。幼兒園可以每月或每季度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鼓勵家長和其他社區成員前來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傳統藝術形式,包括民間舞蹈、傳統手工藝、民歌等。幼兒可以參與其中,并與社區成員對話,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另外,幼兒園可以與當地藝術家合作,邀請他們走進課堂與幼兒互動,為幼兒展示各種民間藝術,使幼兒更好地理解藝術創造的過程。
(四)注重家園共育,凸顯美育課程教育價值
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議、座談會,向家長介紹美育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并完善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渠道,以方便家長了解幼兒在美育課程中的表現。幼兒園還可以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家庭作業,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文化藝術活動,從而拓寬美育的途徑,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此外,幼兒園可以定期舉辦與美育相關的親子活動,如音樂會、戲劇表演活動等,讓家長與幼兒一同參與,使家長更深入地了解美育課程的教育價值,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結語
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要想更好地實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標,教師就要在大美育視角下構建科學的美育課程體系,不斷豐富幼兒園美育課程的內容,擴大美育課程的范圍,開展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藝術活動。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勝園街道東升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