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建立基于網絡的課程教學資源庫,既可以實現高品質的教學資源的共享,也可以滿足專業課老師的授課和學生的自學需求,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以《純電動汽車原理與檢修》這門工程學科為例,通過對優秀課程資源的科學整合,充分利用網上教學平臺,指導學生進行自學。在此基礎上,對“混合”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研究結論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資源庫;在線學習;汽車原理與檢修
中圖分類號:G712 收稿日期:2023-06-20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9.040
1 前言
為了更好地推動電動汽車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電動汽車企業培養出合格的汽車人才,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學校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最終形成了一批能夠滿足汽車后市場服務崗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的個性化校本教學資源。課程在線資源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對電動汽車的原理和故障診斷的方法和步驟有所了解。學生在畢業之后,可以充分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在此基礎上,以實際工作為中心,基于《純電動汽車原理與檢修》課程進行了課程內容的設計?!敖虒W設計”是指以“學”為單位,對“學”的課程內容等方面進行的一種相互補充。
2 課程資源庫建設的目的、內涵以及存在的問題
2.1 《純電動汽車原理與檢修》課程資源庫建設的目的
a.為專業老師提供教學服務,指導專業老師使用網絡和資源庫中的共享資源,隨時瀏覽、查詢相關的教育資源、新技能、標準等,為專業老師的教學提供指導和示范。b.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學生利用互聯網絡和課程資源庫來查找所學的資源,并引導學生使用仿真軟件來模擬出汽車出現的故障。c.為汽車從業人員提供學習和參考的平臺,通過課程資源庫,電動汽車維修人員有了繼續學習的基地。d.加強師生間的學習交流,建立教學與教學間的信息交流通道,使專業老師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專業的引導和總體的控制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網上自主學習。
2.2 在線學習資源庫建設內涵
a.推動職業教育機制改革。新時代的指引下,在課程與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提高教師的素質,這是構建高職教育規范體系、推行“課證融通”、促進高職高專、促進“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徑。b.實現網絡教育與線下教育的整合。在慕課的影響下,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知識、技能,其狹隘的眼界變得更為開闊,注重自主性的發展。教師制作成熟的課程資源,為學校慕課平臺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c.在線學習與自主發展相融合。依托網絡平臺,整合優秀的教育資源,構建智能化、個性化的在線課程。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學習,達到人人隨時可學的目的。
2.3 在線學習資源庫建設和應用存在的問題
a.缺乏一個立體的、多樣化的教學資源系統。大多數在線課程缺少一種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的教學資源,通常來說,教學資源的準備工作都是由任課教師獨自完成的,這樣做存在著一些限制,很難實現立體、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庫的構建,而優質的在線教學資源能夠對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1]。b.缺乏有效的教學資源管理機制?,F在的網絡課程的開發和建設者都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課程的設計、實施和管理上,而忽略了對網絡課程的建設和管理,導致了網絡課程的某些課程,在課程的進行中,教師隊伍也會不斷地添加新的教學內容,但卻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的體系。c.在線資源庫建設難以滿足現代教育教學模式的需要。數據庫缺少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缺少評價體系,很難適應移動化和碎片化的網上學習形態[2]。為此,高校應對其進行科學化整合,對課程資源全面開放;同時,還可以利用網絡上的資源,實施“倒轉”、“分層次”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
3 課程資源庫建設的思路
3.1 校企合作、共同開發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筆者所在學校組建的一個由電動汽車專家組成的課程資源開發小組的目的,筆者全程參與了該課程資源的開發[3]。在汽車維修公司的工作崗位上,對大量的生產項目進行了收集,總結出汽車維修的對象、內容、使用儀器及工具、工作流程等。根據汽車的結構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整個學習單元進行了設計,根據汽車原理和維修的工作流程,將教學內容進行了組織和典型的故障案例教學。在課程教學時,邀請電動汽車企業的技術人員參加到實訓中去,讓學生到電動汽車企業頂崗、輪崗實習,讓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企業的文化和實際工作的過程。
3.2 虛擬和真實相結合
以“模擬汽車故障”的方法進行《純電動汽車原理與檢修》課程的教學,從而為“汽車醫生”的培養,以及對學員的汽車故障排除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在汽車仿真訓練中心,學員在計算機上進行了模擬訓練,老師利用該軟件對車輛進行了故障診斷,學員進行了故障診斷和處理。通過在實際車輛和訓練平臺上設置故障位置,以提高學員在實際車輛上的排故能力。
3.3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建立一個既能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外都能得到的教材,又能為同學們的課余研究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借助資源庫進行自主學習[4]。比如,在完成每一個學習單元之后,學生可以用做自考試題來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還可以用操作汽車故障仿真軟件來對自己的汽車故障排除能力進行檢測。
3.4 以職業行動能力為目標
以工作過程為主線,分六個步驟進行教學,做到“教、學、做”的統一,讓學生掌握汽車故障癥的處理方法及處理過程,達到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學生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教學資源庫的實用性和開放性。
3.5 工學交替相結合
為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掌握汽車故障的處理方式,在每一次的教學之后,都要讓他們去新能源汽車實訓中心完成項目實操,實訓技術人員會對他們進行講課,并對汽車修理方案進行講解。采用工學交替的方式,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同時,還能到維修企業一線進行實踐,從而使他們能夠真實地了解維修企業一線的工作流程,以及如何對汽車故障進行診斷與排除,從而為他們未來的頂崗實習和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都冸妱悠囋砼c檢修》課程教學資源主要建設內容如表1所示。
4 在線學習資源庫建設實施策略
4.1 制定資源庫建設方案
a.采用實驗法,并重視網上資源的有機融合,進行了兩年多的實踐,并對其進行了對比分析,獲得了一定的科學結果。首先,通過對比分析,選取兩個課程安排相同的實驗班(在線自學)與對照組(沒有在線自學),對其資料資料進行橫向對比[5]。其次,線上資料庫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改進,并對各試驗班級資料資料的變動進行了縱向對比,并對結果進行分析。b.基于試驗需求,設計了《建筑圖形識別與構造》線上自主學習的問卷,并向試驗及控制班級分發,以獲取相關資料,建立了“科學施工”資源庫。c.以“學習通”為基礎,把網上的資源庫和自己的計劃書結合起來,教師根據課時的多少,將視頻、電子課件、習題、試卷、專業圖紙,全部放入這個學習平臺中??梢宰寣W員在手機上全天上課。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線上進行互動和回答問題,從而達到隨時隨地都能學的個人需要。
4.2 資源庫建設與課程教學相融合
a.制訂教學試驗計劃。針對學校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征,重視其自主性,增加其相互幫助的機會;同時,根據每一學期的實驗結果,對資源庫進行了多次調整,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調節學習目標,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自我調節學習評估體系,以促進自我調節學習的有效性。經過教學實踐,積累并整理大量資料,形成典型課例[6]。b.將網絡資源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三個階段”的研究,提出了一種“三步”教學模式。①根據教材內容安排教學資源,并進行網上小測驗,積累日常學分。此外,當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他們發現了知識上的困難,他們可以在網上進行詢問,或者是向老師尋求幫助。在完成一節課的學習之后,通過線上測試、問卷調查、主題討論等方式,來進行自我檢測和自我提高。學生把所知識進行轉換,保證了課堂學習的質量[7]。②網絡資源的使用,利于班級交流。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對任務進行分配,并掌控整個過程。③網絡文獻室作為校外活動的“加速器”;可加強知識鞏固與提高學習能力。從系統題庫抽取有針對性的題目,做到對學生差別化指導,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5 在線資源庫運用結果的成效與思考
5.1 應用成效
a.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利用課程資源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并在實際工作中對自己的理論知識進行了進一步的強化,從而提升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激發了自己的創新思維,從而極大地提升了自己的教學質量。b.推動了師資隊伍建設。在實踐中,通過深入企業、培訓和參加汽車檢驗與維護技術比賽,促進了教師的實踐技能的提高,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從而加快了教材資源的更新和優化。c.促進了課程資源建設。為其它課程資源庫的建設提供借鑒和示范,有助于推進課程資源庫的深入發展,更好地健全課程體系,推進課程資源庫的建設。采用“理實化”、“實用化”、“典型故障案例”、“模擬軟件”等多種教學手段,構建了《純電動汽車原理與檢修》課件資源庫,并在實踐中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5.2 運用結果的思考
a.網上教研室的建設,是深化院校“三教”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在建設的過程中,研究團隊對三教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優化教學模塊和資源庫,提升教學質量。b.通過建立在線資源庫,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隨著課程的不斷進行,逐漸提高任務難度,學生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在實踐教學中,學生的解題能力、作業質量等都有了明顯的提高。c.網絡資源平臺,是教師與教師之間進行更高層次思想交流的“搭橋者”。老師對同學們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教師用信息化建模軟件設置一些問題,讓同學們進行探討,利于培養學生有規律的學習習慣。d.網絡資源庫可提取出相對復雜的工程設計圖,可以用來解決主要的專業課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工作,在教學中進行教學,從而更好的將“工學結合”的理念落實到教學中去。
6 結語
對課程在線數據可的建設,利于教師整合優質教學資源,搭建比較完整的課程資源架構,跳出教與學活動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于進一步推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展。當然,目前在資源庫的構建上,無論是在深度還是在廣度上都存在著不足,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繼續開展深層次的研究與探討,并在實踐中,提煉出規范化的操作資源庫平臺,以便其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與普及。
參考文獻:
[1]宋亮.水利工程制圖課程實訓體系構建與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2020(11):31+34.
[2]趙素君.基于精品在線課程的高職英語形成性評價體系構建研究——以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3):205-207.
[3]徐敏.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在線課程配套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11):161-163.
[4]吳雙.慕課背景下高職教育在線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研究[J].才智,2019(27):57.
[5]董玉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14):229-230+238.
[6]鄭濤.在線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文存閱刊,2020(30):97.
[7]郭淑穎.機械類專業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2,38(12):15-18.
作者簡介:
黃夏歌,女,1984年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