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主流媒體積極拓展網絡新聞評論的內容和形式,并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在傳播效率、傳播形態、引導輿論上取得了新的發展、突破和創新。然而,在眾聲喧嘩的新媒體時代,互聯網用戶人人都是意見表達的主體、人人都有成為“意見領袖”的可能,面對如此復雜的傳播環境,主流媒體如何進行輿論引導、如何進行社會價值觀的塑造都面臨著巨大挑戰。新聞評論是主流媒體引導輿論、溝通受眾的重要方式,新聞評論寫作的優劣,往往也體現了一家媒體機構業務能力的高低。文章通過對中國青年報觀點頻道“中青評論”欄目2023年的212篇新聞評論進行分析,采用內容分析法并進行編碼分類,探討其標題、選題、正文框架、作者等評論文章要素的特色。研究得出,中青評論欄目的評論標題,具有簡潔明了、富有針對性、引人入勝、強調價值觀、態度立場鮮明等特點;其選題強調價值觀、態度立場鮮明、時效性強。與此同時,分析“中青評論”欄目評論作者楊鑫宇和黃帥的行文風格,探究其對中青評論欄目調性的影響,以及媒介定位對作者的影響。在語言風格的分析上,得出中青評論文章具有客觀、理性、溫暖、趣味、嚴謹、年輕的特色。此外,就該欄目欠缺互動、多媒體表現等不足提出建議,旨在為主流媒體新聞評論在新媒體時代的良性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新聞評論;中青評論;評論特色;主流媒體;網絡評論
中圖分類號:G206;G2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2-0007-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新疆大學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立足新疆區情的新聞業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JU-2021JG10;2021年度新疆大學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新聞傳播實務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JDX2021YKCSZ22

新聞評論是新聞媒體的靈魂與旗幟,近年來,各大主流媒體的新聞評論借助網絡平臺的傳播優勢蓬勃發展,與新聞門戶網站一同成為構建新媒體矩陣,提高主流媒體傳播影響力的重要一環。“中青評論”公眾號是中國青年報傳媒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將中國青年報的優質內容通過新媒體的形式傳遞給更廣泛的受眾。
(一)評論話題與題材分析
本文將“中青評論”評論題材以社會熱點類、政策解讀類、高校教育類、文化娛樂類進行劃分(見表1)。“中青評論”主要的網絡評論題材集中于社會層面發生的熱點事件,同時也會對國家政策發展以及相關問題提出評論、建議。在內容上,“中青評論”的選題主要集中于年輕人關注的時事熱點、就業、考編等實際問題,體現了“中青評論”作為中國青年報關注中國青年群體,積極報道與青年有關的社會議題的媒介定位。
(二)“中青評論”受眾分析
根據“中青評論”2023年3月23日發布的專欄作品推薦表提及:在2022年,“中青評論”在各平臺累計點擊量達11242.2萬次。微信公眾號18~25歲用戶占47.59%,26~36歲用戶占29.90%[1]。由此可以得出,“中青評論”受眾廣泛,但主要集中在經濟、文化領域的專業人士、政府機構和公共組織人員、學生和學者等群體。
(一)選題:關注社會熱點,評論范圍廣泛
“中青評論”在新聞選題方面,主要集中于社會熱點,且對社會熱點中以青年群體為行為主體的事件的關注度更高,擅長用青年視角去分析熱點事件。對212篇新聞評論進行詞頻分析發現,“年輕人”“學生”“社會”和“就業”是“中青評論”中頻繁出現的詞匯,如圖1所示。
這些社會熱點事件關鍵詞,體現了欄目關注社會熱點的重心和視角——聚焦青年群體及其所關心的事件。如《沒收學生手機泡水盆,“毀滅式”做法解決不了問題》[2](2023年5月10日)、《對學生扇巴掌噴辣椒水?對“叛逆學校”的調查不能“難產”》[3](2023年5月11日)、《女生高考誓師表情難看?網暴者“為黑而黑”才真的丑》[4](2023年2月27日)、《讓年輕人“敢生”,除了發補貼還能做些啥?》[5](2023年2月23日)、《考研越來越“卷”?上岸不是唯一目標》[6](2023年2月22日)都是關注年輕人所關心的校園熱點、考研考公事項等,“中青評論”對其進行關注討論,并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
(二)標題:態度立場明確,修辭靈活多變
對其標題特色進行分析,發現其標題具有簡潔明了、富有針對性、引人入勝、強調價值觀、態度立場鮮明的特點。清楚凝練的題目不僅清楚交代了評論的感情傾向,還指明了文章的評論主體,便于讀者快速知曉文章內容,進而進行輿論引導,如《“網紅青蛙”的頭套下是生活的苦辣酸甜》[7](2023年5月16日)、《巴厘島命案受害者的生活,不是惡意“腦補”的素材》[8](2023年5月8日)等。另外,也有很多標題運用了一系列修辭手法,使得標題更具吸引力,促使讀者產生閱讀欲望,如《五一假期還沒出行,就挨了“酒店刺客”一刀?》[9]《勸退初三“差生”,是哪門子“雙贏”》(2023年2月17日)[10]分別采用借代、反問等手法,讓題目的批判性變得更強,有力地調動起讀者情緒,從而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
(三)欄目評論員風格分析
一是評論員楊鑫宇的新聞評論。楊鑫宇曾獲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他的評論選題多聚焦于當前時代背景下的弱勢群體或少數群體,如《外嫁女不能分土地?“村規”不能凌駕法律》[11](2023年4月27日)、《重返一線城市“回籠漂”?年輕人的選擇取決于預期》[12]。楊鑫宇的評論選題著重關注普通人的生活現狀和社會管理問題,在描述現象的基礎上,以平等交流的口吻,深入分析和思考了社會熱點背后反映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一定建議。在語言表達上,其評論文章既具有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從而深深地吸引著讀者。
二是評論員黃帥的新聞評論。黃帥評論的選題更多關注網絡個體所引發的社會輿論事件,以個體為切口揭示背后的社會問題,進而展開價值判斷和輿論引導,如《女子上班第一天被辭,已婚未育不該是求職“絆腳石”》[13](2023年1月12日)、《不倒翁小姐姐生娃后顯老態?別再炮制“生育焦慮”》[14](2023年2月9日)。總體來看,黃帥經常從心理層面和法律層面進行分析評論,語言風格更加客觀,展現了其對事件的深入思考。

(一)關于“中青評論”新聞評論的不足
1.傳者與受眾之間的正向反饋與雙向互動比較欠缺
微信公眾號平臺在新聞評論領域的應用對傳統的單向溝通模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在交互性和便捷性方面有所加強。在對“中青評論”的研究中,發現其在處理讀者跟帖和留言的反饋方面稍顯不足。在212篇評論中,僅有不超過1/10的評論得到了回復。平臺重視思想和觀點的交流與爭鋒,讀者的留言和回應具有重要意義,而“中青評論”的忽視則會導致讀者反饋的積極性降低。
2.新聞評論的多媒體表現形式仍有不足
“中青評論”的文章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表現形式較為單一。212篇新聞評論中有且僅有文字加圖片的呈現形式。然而,在中國青年報網頁版的評論專欄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中青視評”“中青漫評”“中青特評”等評論形式出現,大部分用戶實際上很少瀏覽網頁閱讀新聞評論,這就導致網頁版呈現樣態多但傳播效果差,公眾號呈現形式單一但傳播效果相對較好的問題。
(二)關于“中青評論”新聞評論的發展建議
1.打通雙向交流渠道,助力評論革新
傳播學者施拉姆認為,“最典型和最頻繁的傳播模式是一種長時段的雙向關系”[15]。在新聞評論的發布和反饋中,只有優化反饋渠道,及時了解評論主體、讀者心理的變化,才能結合實際寫出優質的評論作品,從而提高其輿論引導力,保障傳播過程的良性循環。因此,中青評論不僅要為受眾提供有效的反饋途徑,還要加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以此來促進評論專欄的發展。
2.借力平臺優勢,豐富評論形態
“中青評論”可與中國青年報的評論專欄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微信公眾號傳播效率高、時效性強、便于閱讀等特點,將評論專欄中的優質新聞評論轉載到“中青評論”微信公眾號中,以此來謀求更好的傳播效果。同時,中青評論自己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的優勢,通過視頻、漫畫、動畫、聲音等手段,豐富新聞評論的表現形式,促進新聞評論多元化發展,使評論告別枯燥、單一的呈現形態。
新媒體時代,借助網絡平臺,受眾話語權得以回歸,輿論場意見與觀點呈現也更加多元。在此情境下,主流媒體要用好新聞評論,用符合主流價值觀的論點,理性引導讀者,塑造和諧穩定的輿論生態環境。“中青評論”作為以青年群體為主要受眾群體的主流媒體,必須踐行“推動社會進步,服務青年成長”的宗旨,潛移默化地影響當代中國青年的價值形塑過程,為當今主流媒體的新聞評論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借鑒和示范。
[1] 新媒體新聞專欄參評作品推薦表[EB/OL].新聞頻道-中國青年網,http://news.youth.cn/gn/202303/t20230322_14402853.htm,2023-03-22.
[2] 任冠青.沒收學生手機泡水盆,“毀滅式”做法解決不了問題[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 ygOcJHQk8jpySRUec0dzqw,2023-05-10.
[3] 任冠青.對學生扇巴掌噴辣椒水?對“叛逆學校”的調查不能“難產”[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 qq.com/s/kcGnrZSfA156ezHbwkpzxA,2023-05-11.
[4] 黃帥.女生高考誓師表情難看?網暴者“為黑而黑”才真的丑[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 Ddqj5qF9vkdGzG4Fa4j3mg,2023-02-27.
[5] 趙志疆.讓年輕人“敢生”,除了發補貼還能做些啥[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TmAAU3g6U0dl FWWDtL0FOA,2023-02-23.
[6] 王鐘的.考研越來越“卷”?上岸不是唯一目標[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w.qq.com/s/Ssa59uh-ppzF12JKhTXPbQ,2023-02-22.
[7] 楊鑫宇.“網紅青蛙”的頭套下是生活的苦辣酸甜[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hyeu0y7JHEWO_ DUjV0QEzg,2023-05-16.
[8] 李康尼.巴厘島命案受害者的生活,不是惡意“腦補”的素材[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 m0X6pUQ4wL5R66L6wwTIPg,2023-05-08.
[9] 楊鑫宇.五一假期還沒出行,就挨了“酒店刺客”一刀[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ITQNi-Hd5rQT7m JTC4d2Yw,2023-04-25.
[10] 任冠青.勸退初三“差生”,是哪門子“雙贏”[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YQR4ph2aTvDoEA_-naM39A,2023-02-17.
[11] 任冠青.外嫁女不能分土地?“村規”不能凌駕法律[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yo88yzulKxrN4_JxkkO1rQ,2023-04-27.
[12] 任冠青.重返一線城市“回籠漂”?年輕人的選擇取決于預期[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 H_mVsgHGLbTwfctU-kNnYA,2023-04-11.
[13] 黃帥.女子上班第一天被辭,已婚未育不該是求職“絆腳石”[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 c8Sa3gOXCeDaRt8dASF4oA,2023-01-12.
[14] 黃帥.“不倒翁小姐姐”生娃后顯老態?別再炮制“生育焦慮”[EB/OL].中青評論-中國青年網,https://mp.weixin.qq.com/s/ StB_cthUGY7fiDckJ_B7rw,2023-02-09.
[15] 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5-26.
作者簡介 郭愚,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實務。李京航,研究方向:新聞學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