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考,女兒小雅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國內某著名雙一流大學的應用數學專業。得知消息,親朋好友都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大家感覺:小雅身為女生,能考取這個專業,真是太不容易了。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理科似乎是男生的專利,而女生大多是文科生。
同事小玫對我說:“姐,你女兒太棒了,怎么這么聰明。要是我女兒能有她一半聰明就好了。”聽著小玫又是羨慕又是崇拜的語氣,我不禁啞然失笑:“你可別小瞧了自己的孩子,說不定哪一天她也可以成為小雅的師妹呢。”“你就別拿我開玩笑了,”小玫拼命搖著手,“有幾個女生能像小雅那么優秀。女孩天生就不擅長數理化。我呀,就不做這個夢了。”看著小玫認真的樣子,我有點急了:“為什么要妄自菲薄呢,誰說女生天生就不擅長數理化?”
小玫一臉懵地看著我,也許想不明白我為什么會這么著急。我冷靜了一下,調整了語氣:“其實,女生真的不比男生差。你要是愿意聽,我就給你講講小雅的成長故事。”小玫連連點頭,看來她對小雅究竟為何會如此優秀充滿了好奇。
其實,當初的我也曾經和許多人一樣,有一個固有的觀念,就是在學習理科方面,女生不如男生。還記得小雅剛出生那會兒,抱著這個粉嘟嘟的小寶貝,我和老公有過無數的遐想。這么漂亮的小女孩兒,長大了能不能當個電影明星?或者舞蹈家?當個作家也不錯。就是沒有想過她將來會成為一個科學家。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呀,她是女生。女生嘛,天生就不適合學理科,女生把文科學好就行了。
所以,我給小雅的第一個玩具就是一個漂亮的洋娃娃。我覺得女孩子天生就該喜歡洋娃娃。可是小雅偏偏對那個娃娃不感興趣。當時我還猜測,是不是這個洋娃娃不符合小雅的審美。因此后來一口氣又給她買了好幾個洋娃娃,可我發現她的態度始終是淡淡的,看起來是真心不喜歡洋娃娃。
讓我驚訝的是,對洋娃娃不怎么上心的小雅,卻對樂高、拼圖這些“男生的玩具”特別感興趣。
有一次,家里親戚聚會。大人們在一起聊天,小孩子們就湊在一起玩兒。結果一群男孩趴在地上拼七巧板,玩得不亦樂乎。小雅也混入其中,玩嗨了。等我發現她時,只看到她的粉色羽絨服已經變得灰不溜秋了,頭發上也沾了不知哪里來的灰塵。我當時火氣就上來了,一把拽起她,并警告她:“以后不許和男生一起玩了。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樣子。”小雅眼淚汪汪地看著我不敢吱聲。
小雅上小學時,我準備給她報課外興趣班。我理所當然地給她準備了舞蹈、繪畫等這些在我看來可以培養女孩氣質的興趣班。
可沒想到,小雅一看就全盤否定了:“媽媽,這些我都不喜歡。你給我報個奧數班吧。”“什么?”我驚訝地看著小雅,“奧數,你聽得懂嗎?”我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小雅很不高興,她說:“你怎么就知道我聽不懂?”我一時回不上話來。看我怔怔的樣子,小雅緩和了一下口氣:“既然是興趣班,就應該按照我的興趣來,我想報奧數班。”小雅的態度雖然有些緩和,但口氣卻不容置疑,想了想,我還是滿足了她。我當時覺得小雅只是一時興起,等到她真正跟不上了,自然就會退出。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小雅還真堅持把這一學期的課上完了,不但沒有一點知難而退的意思,反而還特別有興趣。每天做完自己在學校的功課,就是對著興趣班老師布置的作業津津有味地研究,還纏著我去書店給她買了很多相關的輔導書。而興趣班的老師更是對她贊不絕口:“小雅雖然不是班里最出挑的學生,但絕對是最勤奮的學生,她對數學是真正地發自內心的喜歡。小雅媽媽,你這個女兒好好培養,未來可期呀。”
老師的表揚讓我聽了挺受用,但心里還是多多少少有些疑惑。小雅真的有這么優秀嗎?還是老師純粹就是說點好話,鼓勵一下呢?畢竟,在當時的我心目中,還是根深蒂固地保持著“女孩學不好數理化”的錯誤理念。
第一個學期的奧數課上完后,拗不過小雅的堅持,我又給她報了第二學期的班。看著她每天把大量時間花在奧數學習上,我還有些擔心,怕她因此耽擱了正常的學習。因此,我和她約法三章,絕對不能因為奧數學習而影響正常的學習,學習成績必須保持班里的前五名,如果有所退步就退出奧數班。我的本意是想給小雅一點壓力,讓她知難而退。但我沒想到,她不但學習成績絲毫沒有退步,而且在奧數班也得到了老師越來越多的表揚。高興的同時,我也有些疑惑:難道我女兒真的是天賦異稟?
我的疑慮最終還是被小雅的奧數老師解開了。他給我看了一篇文章,是關于男生和女生大腦差異的分析的。其中提到了四點:一是與腦發育有關的化學物質,這一點決定了男孩更喜歡打鬧,而女孩更愛跟人交往;二是男孩體內灰質更多,女孩白質更多,也就是說男孩更加專注,而女孩更擅長一心多用;三是海馬體的差異,女孩的海馬體一般比男孩大,所以更擅長記憶;四是女孩負責語言加工的腦區發展快,男孩負責空間加工的腦區發展快。
這篇文章另一個讓我感觸頗深的結論就是,通過實驗發現,大腦是可以被改變的。也就是說男生和女生的大腦結構雖然存在細微差別,但是大腦的可塑性非常強,它可以被重新塑造和改變。小雅所謂的數學天賦并不是她多么聰明異于常人,而是興趣和持續不斷的努力造就的。
小雅高考填志愿時,我還是有些許擔心的。雖然我知道小雅的理想就是考進那所著名大學的數學應用專業,但我還是怕她選讀這個專業學習起來會太累。這個專業以后究竟有沒有發展前途?她又能不能在這個人才薈萃的專業里繼續表現良好?這些都令我擔憂。
老公看出了我的擔憂。有一天他下班回家,拿出好幾份雜志和報紙遞給我。我好奇地問:“這是什么?”“你看看,上面全是老趙兒子的文章。”老趙?我腦子迅速一轉:“哦,是達達啊。”老趙是老公的同事,達達是他的兒子。和小雅完全不同的是,達達明明是個男生,卻從小就對理科不感興趣,反而喜歡文科。尤其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兩年前高考,他力排眾議,考進了大學的中文系。當時我還很是不理解,一個男生考什么中文系?當時,老公只回了我一句:“人家達達的理想是當一名作家。”我只是一笑置之,作家哪里那么好當?可今天看著老公遞給我的一沓資料,我來了興趣。吃完晚飯,一口氣便看完了。
“你還別說,達達的文筆真的不錯。”看完之后,我由衷地和老公感慨。老公說:“所以,只要是孩子自己喜歡的,就放手讓他去做,去選。”老公話音未落,我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點點頭:“你放心,我絕不干涉小雅的選擇。”老公微笑著點點頭。我心里豁然開朗,確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也有自己的特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管文科、理科,只要是他們自己喜歡的,并且愿意為之努力的,就是最適合他們的。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完全信任他們,欣賞他們,支持他們。
聽完小雅的故事,小玫若有所思地點著頭。我想,她一定明白了自己該怎么做。希望她的孩子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