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要求,貴州能源集團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引領,以現代信息化主流設備、應用技術為依托,以數據利用為核心,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數據集成能力,形成數據融通,數字化賦能的發展格局,為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
據了解,目前貴州能源集團26對生產礦井全部完成了輔助運輸系統智能化改造,現有智能綜采裝備23套,在用工作面21個,有智能綜掘機22臺,在用掘進工作面21個。
走上智慧化礦山建設之路
日前,在貴州能源集團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腳樹礦智能化監控中心,依托5G無線通信系統,該礦黨委副書記、礦長侯建國正與井下工作人員視頻語音通話進行工作調度,輕點井下總控臺的啟動按鈕,井下的采煤機、刮板運輸機、膠帶運輸機開啟,割煤、推溜、移架……采出的煤炭通過傳輸皮帶源源不斷地被運送至地面。
調度視頻顯示,數百米深的井下采煤、掘進、通風、機電、運輸等環節運行數據一目了然。
如今的山腳樹礦,已然走在了“機械化減人、智能化減崗、數字化集成”的智慧化礦山建設之路上,生產能力從最初的45萬噸/年躍升至310萬噸/年,并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通過“復雜地質條件輔助運輸機器人”國家級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中期驗收、成功建設了8個智能輔助生產系統、1個綜合信息化管控平臺,4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1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
山腳樹礦利用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信息與智能技術,構建智能化煤礦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基礎設施、綜合管控平臺、智能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安全管理系統、生產技術管理系統、生產經營管理系統、通信系統和專家支持等系統建設,實現各系統的智能化協同運行、安全風險預控、產運銷業務聯動、決策管控支持;實現重大災害與隱患動態識別、實時監測、有效預警、超前控制;實現安全主動保障;實現全礦井安全生產全流程多要素的協同控制,無人或少人作業。
激發數字創新活力
前不久,貴州省科技項目“基于北斗物聯網的智慧輸電線路技術研究及應用”在貴州能源集團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盤南公司正式啟動。根據盤南公司輸電線路運維需求,項目涉及線路總長度約55公里,最終實現盤南公司輸電線路的智能化運維。
項目的實施是貴州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的又一發力點,也是煤礦智能化建設的一部分,項目建設完成后,不僅可大大減少線路運維人員的勞動量,降低工作強度,還可以借助智能巡檢終端實現對輸電線路運行情況的實時掌握,有效指導線路檢修工作,保證煤礦電力系統能夠安全運行,實現煤礦輸電線路運維檢修工作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為煤礦安全高效生產提供動力保障。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公布了首屆國企數字場景創新專業賽獲獎名單,盤江技術研究院《喀斯特山區煤礦采空區地表形變實時在線監測及預警系統》和《煤礦供電系統安全智能運維平臺》兩個項目分別獲得三等獎。未來,該院將繼續筑牢數字科技創新體系,激發數字創新活力,充分發揮數據生產要素作用,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提升管理水平
據了解,貴州能源集團下屬二級涉煤企業各生產礦井均建有瓦斯監測系統、人員定位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安全生產管理系統,集團26對生產礦井全部完成了輔助運輸系統智能化改造,井下建有輔助系統智能化工業、安全監控、人員定位、雙控系統、視頻監控5張環網(不含有線調度電話),采煤工作面、皮帶運輸、泵房等實現單擊自動化。集團現有智能綜采裝備23套,在用工作面21個,有智能綜掘機22臺,在用掘進工作面21個。
2020年10月,貴州能源集團本部正式上線運行的“安全生產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數據融通共享,豐富安全監管手段,完善應急資源信息庫,提升應急指揮效能。
2023年5月25日,在2023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大賽總決賽上,貴州能源集團下屬的貴州省煤礦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表現出色,參賽項目“煤礦瓦斯災害全時空動態精準防控平臺”勇摘煤礦賽題一等獎桂冠。大賽作為2023數博會“一大賽”當中的重要活動之一,吸引了全國205支隊伍踴躍報名參與,經初篩評審,最終只有6個賽題的24支團隊進入總決賽。
接下來,貴州能源集團將加快推動數字貴州能源項目建設,全面統籌實施貴州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快速形成數據服務能力,為集團經營決策、精細化運營提供支撐。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統的運用,推進企業管理改革進程,提升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營效益。